澳門新特首:浙江走出的商二代,62歲參選只為一個目的……

2019-08-26   環球人物雜誌

回歸祖國20年後,澳門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這位新任掌舵人將引領澳門走向何處?

|作者:阿曄 咖喱

香港動亂仍未平息,隔海相望的另一邊,澳門回歸馬上迎來20周年。在危機與機遇共同交織的背景下,澳門新任特首人選備受關注。

8月25日,澳門特別行政長官(特首)選舉落幕,原澳門特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以392票當選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高達98%的得票率,加上此前提名時94%的一致推薦率,充分說明了賀一誠的威望以及社會對他的認可。

在中央政府正式任命後,賀一誠將於今年12月20日宣誓就任澳門第五任行政長官,任期五年。

深耕政商兩界多年的賀一誠,祖籍浙江義烏,父親是愛國商人。濃濃的故鄉情始終是賀氏家族企業發展的底色,也成為他此次參選的重要動力,用他的話說,站在今天的位置,「完全源於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澳門的深厚感情」,家國情懷可見一斑。

回歸祖國20年後,澳門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這位新任掌舵人又將引領澳門走向何處?



愛國的賀氏家族


澳門向來有「三大家族」的說法——第一任特首何厚鏵所屬的何賢家族、現任特首崔世安所屬的崔德祺家族、馬萬祺家族,也有人在此基礎上加上「賭王」何鴻燊家族,合稱澳門四大家族。

和這些大家族相比,賀一誠所在的賀氏家族似乎不夠有名氣。不過,低調的賀氏家族也不是無名之輩。

賀一誠的父親賀田是賀氏家族初代掌門人,曾被譽為「澳門現代工業第一人」,是有口皆碑的愛國商人。

1936年,賀田畢業於南京機械工程專科學校自動車系。20世紀40年代末,他移居到澳門,在澳門打拚十幾年後,終於在1956年成立了賀田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賀田工業),並迅速成長為當時澳門大型的塑料、電子以及電子信息產品的製造商之一。

發家致富了,賀田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浙江。

改革開放之初,他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回到內地投資,先後在浙江杭州、寧波等地開設工廠。之後,他又帶領賀田工業與杭州市在技術和產品研發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成立了賀田-浙江大學工業研究所。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來自浙江的兩位運動員——吳小旋和樓雲都斬獲了金牌。滿載而歸的兩人獲得了不少獎勵,而其中有一件獎品讓樓雲印象非常深刻,他回憶說:

「有一個澳門同胞叫賀田,他當時獎勵了我和吳小旋兩位奧運冠軍,獎品是一輛摩托車,那個年代能開上摩托車已經很好了。」




樓雲摘得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跳馬金牌 。


樓雲不知道的是,這位出手闊綽的澳門同胞其實和他是老鄉。

大到開設工廠、成立工業研究所,小到給來自浙江的奧運冠軍買禮物,賀田始終心繫故鄉,而故鄉人民也沒有忘記他。至今,義烏仍有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大道——賀田大道。

在賀田的帶領之下,「做人不忘本」「一顆愛國心」早已成為賀氏的家族文化。

賀田的孫子、賀一誠的侄子賀培正,就是在這種家族文化薰陶下長大的。他小學一年級是在浙江麗水外婆家度過的,之後到澳門念完小學,賀田又把他送回了麗水,直到中學畢業才回到澳門。

當時,年幼的賀培正並不能完全理解祖父的做法:為什麼家裡要讓他從繁華的澳門到麗水去念書。不過現如今,賀培正倒是很感謝當年的那段經歷。

在接受採訪時,賀培正坦言,祖父對自己的影響很大,以前祖父每次從內地回到澳門,都要說家鄉的變化大、變化好,並且時刻提醒他,要對家鄉、對祖國有感情。

賀田如此教育孫輩,自然也是如此教育兒輩。

此前,賀一誠表示,自己這次做出參選的決定,其實是源於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澳門的深厚感情。而這份對祖國的熱愛,恐怕和他父親賀田的教育分不開。


賀一誠其人


儘管賀一誠在澳門土生土長,但他跟絕大多數只是祖籍在內地的遊子不同。

在賀田工業成立一年之後,即1957年,賀一誠出生。年輕時,他跟隨自家公司發展的腳步,踏遍了祖國的各大城市,還曾經前往浙江大學深造,就讀機電及經濟專業,對故鄉浙江稱得上「非常熟悉」。

在澳門回歸之前,賀一誠曾連續擔任四屆浙江省政協常委。因此,在各類採訪中,大家經常能聽到他操著一口帶點江浙口音的普通話回答記者提問。



賀一誠


澳門回歸之後,賀一誠到澳門特區政府任職,成為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其親姐賀定一則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副秘書長。



任職期間,賀一誠的做事風格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

一是兢兢業業,作為第九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賀一誠保持著「零請假」的紀錄。

二是乾脆利落,不喜歡拖泥帶水,這一點從他的三次辭職就能看出來:

今年4月份,他宣布初步決定參加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同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6月18日,他宣布正式參選澳門特首,並將展開辭任立法會主席及議員的相關程序,他表示自己不會保留議員職銜去進行有關競選工作;

此前,他在2009年參加立法會議員角逐並順利當選澳門立法會副主席時,很快便辭去了特區政府行政會委員的職務。而按照規定,這兩個職務本可兼任。


面對各種職務、權力,賀一誠保持著難得的清醒。

早在10年前的那次辭職之後,他就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如果我是一個普通的立法會議員,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到了立法會的領導層裡面之後,身份上和政府行政委員就是監管和被監管的關係了,行政是你,裁判也是你,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安排。另外一點,我退出行政會,也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參與,一個人不要占太多位置。」


賀一誠在政商兩界深耕多年,在外界看來,他參選特首隻是時間問題。2009年,首任特首何厚鏵任期將滿時,澳門就曾有聲音傳出賀一誠將會是下一任特首的有力人選。

但當時賀一誠表示,自己在法律方面頗有體會,想做的事是發揮專長,為澳門社會做一點事情,沒有考慮過當特首的問題。自那時起,賀一誠以工商界別代表身份進入特區立法會,這一干就是10年。

甚至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他還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應該(是自己的)最後一班崗,直到退休」。

直到今年2月,賀一誠才鬆口表示「積極審慎考慮」參選問題。他在公開場合表示,最終決定參選與粵港澳大灣區有關,「想為澳門多做點事情」。

而最終高達98%的得票率,足見賀一誠的當選是眾望所歸。



香港「風波終會停止」


澳門毗鄰香港,同樣實行的是「一國兩制」,香港風波難免波及澳門,這也成為賀一誠此時當選備受關注的一個問題。

在當選後的記者會上,被問到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是否會受到香港「修例風波」影響時,賀一誠稱:

「風波終會停止,再大的颱風都會過去。我們的導遊業、很多的行業都受到有關的影響,但我們要先做好內需工作,我們自己與其他(大灣區)九個城市合作的工作,不會因為某一事件而拖慢,這個我們會加快。」


早在8月10日,賀一誠舉行記者會時就曾表態,澳門的旅遊人口、消費力方面都會受到香港「修例風波」影響,「如果香港再不穩定,下半年澳門會面臨一個較大的危機。」但同時,他也表示,相信香港行政區政府能處理好此事。

就在昨天下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信恭喜賀一誠當選,並表示,香港與澳門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香港與澳門均為核心城市,可以優勢互補,為大灣區做出貢獻,同時為兩地人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2月,賀一誠突然改變主意表態參選特首時,就曾解釋稱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關。在他看來,澳門一定要融入大灣區發展,如果錯失這五年,澳門將會失去可貴的發展機遇,變得邊緣化。

大灣區發展計劃能否順利推行,毫無疑問是關係澳門長遠發展的「命門」。

過去的澳門四大產業是旅遊博彩業、製造業、地產建築業和銀行保險業。自從2002年開放賭權以來,澳門博彩業快速帶動經濟增長。到2007年,澳門的人均GDP就超過香港、台灣等地區,排名亞洲第二。而原本的四大產業變成博彩業一支獨大,博彩業的過速膨脹也導致了澳門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單一化,澳門各界因此對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質疑。


賀一誠深知其中利害關係。賀氏過去通過與杭州在研發方面的合作,完成了企業的轉型,從工業擴展到多領域的發展,包括現在的環保產業。

而這一次,面對澳門經濟如何轉型升級的問題,賀一誠又將目光投向了內地。他在參選會上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澳門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外界有人質疑賀一誠行政經驗比較薄弱,可能在處理澳門事務上有所欠缺。不過也有聲音說他擔任人大常委會委員期間,能夠發現並切實解決問題,同時他在澳門立法會浸潤多年,對澳門和內地的法制非常清楚,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過程中,能夠幫助澳門和其他內地城市更好銜接,這些經驗都是最好的加持。

未來已來,祝福澳門,相信賀一誠一定能夠帶領澳門走向一個更加朝氣蓬勃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