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疫情為育人情,站好雲上講台,展現新時代教師風采——西峽一高:這裡的風景最美

2020-03-16     南陽網

西峽一高:這裡的風景最美

西峽教育的最美風景線在哪裡?坐落於寺山腳下、鸛河之濱、滲透著現代化氣息的省級示範高中——西峽一高,當之無愧。

在西峽一高教學樓西側,有一座2018年剛剛建成的校史館。這座面積不大的三層小樓,卻承載著一代代西峽一高人團結拼搏、嚴謹育人、自立自信、奮發向上的記憶和歷史。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教育部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北京師範大學教材教學示範基地、全國語文試驗教材教學基地、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級平安校園、河南省中小學師德師風先進學校、河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先進單位、人民滿意的學校……榮譽牆上,一個個燙金匾額耀眼奪目,它是西峽一高成為西峽教育最美風景線的檢閱台,也是西峽一高現代教育領先一步的功勞簿。

美在顏值——河南教育名片

就讀一年,受益三十年

西峽一高被省教育廳譽為「河南教育名片」,絕對是顏值擔當。它在基礎教育上的成績是河南教育推向全國的一個品牌——

教育聖殿:小地方辦大教育。自1938年育德中學搬遷至西峽起,該校一直銘記「不敷衍、不作弊」的校訓,堅守愛生、嚴謹、勤導、育人的職業操守,砥勵奮進八十一載,用平凡鑄就非凡,用匠心守望初心,如今已是一所擁有9000餘名在校生的河南省首批示範高中,是全市縣級高中的龍頭。

課改傳奇:小課堂變高效課堂。2009年,創立「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獲省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 「西峽一高模式」風靡全國,吸引了省內外上千個教育團隊,數萬人前來觀摩考察,教學模式被20多個省市採用。

專利大戶:小發明培養創新能力。自2012年以來,該校在校生每年都有200多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迄今已獲發明專利1251項,其中106人在全國青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

英才輩出:小山溝里培育英才。自2003年起,連續十七年為清華北大輸送優秀新生,累計輸送76人,且本科過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2019年達到97.87%,高考本科進線人數、進線率及增幅實現「十七連增」,先後成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全國30多所重點高校優質生源基地。

西峽一高教學成果花香四溢,社會認可、家長滿意、學生仰慕,中原名校實至名歸。「在西峽一高就讀三年,會讓你受益三十年。」一個西峽一高的往屆畢業生如此感嘆。

美在氣質——國際視野育人

大力育人,育大氣的人

走進西峽一高校園,首先映入眼帘的「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國際型人才」「世界都在等待你成功的消息」巨幅標語,大氣磅礴,砥礪人心。其中,「創新能力」「國際人才」,兩個關鍵詞是該校獨有的育人方向。

鼓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2009年該校開展「三疑三探」教學法,增設了創新課,就為孩子們插上了探疑、創新、思辯的翅膀,真正實現了讓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創造能力。在西峽一高,學校領導第一引以為傲地是學生們獲得了一千多個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排第二的才是高升學率。

鼓勵培養學生的領袖氣質:大力育人,育大氣的人。在班級管理上,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管理才能和領袖氣質,推行"一班兩部"管理法,每部的部長、幹部公開競選產生,每天10分鐘的小班會,評出文明之星、質疑之星、合作之星和感動班級人物,學生最大的獎勵不是物質獎勵,而是校長邀請他們同餐同敘同解,從小在學生心中種下兩顆種子,一顆是創新的種子,一顆是責任的種子,培育大科學家、大發明家、大政治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

「西峽一高走出的學生不僅要有優異的成績,還要具備靈動的思維、廣闊的視野、博大的胸懷,無論走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會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氣質。」"西峽一高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是金燦燦的獎章,也是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會持續發力,奮力打造省內領先、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中,為社會培育更多有創新能力的國際型人才。"校長杜偉奇一臉自豪地對記者說。

美在內涵——文化教育引領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西峽一高目前占地350畝,分為東、西兩個校區,120個教學班,9000餘名學生。學校教學樓、實驗樓、學術報告廳、餐廳、學生及教師宿舍樓、體育館、圖書館等一應俱全。再加上裝有固定電話、雙溫空調和淋浴設施,設立獨立衛生間和陽台的學生宿舍,校園網、寬頻網、無紙化辦公、雙溫空調、電視、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的教室……齊全的硬體設施和設備,為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堅實基礎。

漫步校園,教室里,走廊邊,餐廳內,寢室里,甚至草坪上,全是精心製做的名言警句展示牌;電子螢幕滾動播放的著政治、文化及教育新聞,校園廣播里放著音樂美文;牆壁上圖繪著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燈箱上張貼著往屆考入大學學生的名字照片;同學們的課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本校師生編撰的校刊和多樣校本讀本等,整個校園文化引領,和諧美麗,潤物無聲。

校園文化、校園環境都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長杜偉奇說,「學校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我們非常重視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和對師生道德、品格修養的引導,讓學校到處是文化內涵的浸潤、文化思想的滲透,才能使全校師生在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環境里健康成長」。

美在擔當——社會課堂檢閱

變疫情危機為成長契機

今年春節,面對突入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學校、老師、學生都面臨著一場大考。學校管理層發揚「負重拼搏,敢為人先」的西峽一高精神,勇於擔當。在全市最早行動起來,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業,更好保證學生網上學習的效果,學校積極組織教職工,從2月20日起,把各年級的有關教材及資料進行分類逐個學生裝袋打包,通過郵政和順豐快遞快速寄送到學生手中。近9000名學生,近9萬本書,近50萬頁資料,老師們花了10天時間,才將書籍整理、打包、裝車、郵寄完工。

變疫情為育人情,站好雲上講台,展現新時代教師風采。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西峽一高讓疫情危機變成學生們的成長契機,他們努力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加大檢查督導力度。每天上午、下午對網上教學情況進行兩次通報。對疫情期間網上教學情況每周評選出的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學生進行通報表揚。在全體學生中開展「共同抗疫情、我與祖國共成長」徵文活動。加強高三教學管理工作,網上開展2020年高考百日衝刺誓師大會活動,並通過微信群發送致高三教師、家長、學生一封信,激發全體高三學生備考熱情。同時加大對學生生命健康教育、文明生活習慣、自律行為教育及遵紀守法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們堅忍不拔、從容不迫的奮鬥精神和赤誠仁愛、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真正與祖國一起成長。

東方風來滿眼春,經歷了疫情「大考」後,西峽一高高三的同學們又將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奮鬥只爭朝夕,創新不負韶華,他們一定會再創輝煌,為西峽教育最美風景線再添新彩。(全媒體記者 王秀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N3f4HABjYh_GJGVBj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