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無聲息的逆行者 堅守抗疫一線檢驗病毒標本

2020-02-12     南充新聞網

檢驗科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病毒檢測。

南充新聞網訊(記者 羅虹 文/圖)「張主任,今天病人又留取了樣本,請儘快收取。」「今天隔離病區的樣本收取過了嗎?」……頻繁的電話和檢測,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都十分繁忙。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憑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敏銳的直覺,市中心醫院檢驗科主任張兵立即向醫院領導請示,做好相關準備工作。1月23日,檢驗科12名業務骨幹主動請纓,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科分子組團隊」,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悶熱的實驗室里,加班加點,堅守崗位,用一顆顆堅強、無畏的心,直面看不見的防控戰場。

「從1月23日起,我們開始開展新冠病毒RNA檢測。」張兵介紹,每天分兩批次檢測,一次檢測5個小時,第二批晚上10點多出結果。張兵和11名隊員每天時刻繃緊弦,加班加點,以保證第一時間完成樣本檢測、第一時間出具檢測報告。

「我們的隊員每天與新冠病毒『零距離』接觸,極易發生感染。」張兵說,檢測時隊員都要穿著防護裝備,以防感染。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浪費,檢測期間隊員們都選擇不進食、不喝水、不上廁所,一直堅持到檢驗完成。防護服密不透氣,工作時間又長,每輪實驗下來,都是對隊員們腦力和體力的考驗。

之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如果檢測出陽性,還需報市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檢測確認,需要耗費一定時間。2月1日,市中心醫院檢驗科經過省疾控中心專業人員檢測後,確認檢驗科可以直接出具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報告。一般來說,90%以上的實驗都可以當天出結果,這極大地縮短了患者的診治時間,使患者早隔離早確診早治療。

記者了解到,在這支隊伍中,隊員趙佳今年31歲,孩子5個多月大。接到疫情命令時,她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工作崗位。「我是分子遺傳組的組長,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趙佳說,白天忙著實驗,晚上回家後再給孩子喂奶,雖然身體很累,但心裡卻很充實。

今年40歲的魏劍林也是該團隊成員之一,是一名有著10多年黨齡的黨員。他的岳父被查出食道癌晚期,但得知要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科分子組團隊」時,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我作為一名老黨員,此時不站出來,還要等啥時?」魏劍林說。

自1月23日至今,這支12人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科分子組團隊」就這樣一直堅守陣地,無一人退縮。這個春節,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春晚、沒有新年鐘聲、沒有年夜飯,他們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鬥的最前沿,為疫情的研判提供最有力的依據,達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目的,讓更多人避免病毒的感染。

正如張兵所說:「作為檢驗人,我們不像一線醫生護士那樣頻繁接觸發熱病患、不知曉每一份檢測標本背後的故事,但是我們冒著風險努力架起醫生與病原學證據之間、患者與病原學報告之間的橋樑,繼而幫助搭建起醫生與患者之間的心橋。為此,我們一直在堅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M-oOnABgx9BqZZItT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