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文化藝術的欣賞水平的確是和他的生活水平有關係的,而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對精神消費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所以漸漸的電影票房成了衡量一部電影水平的重要標準。
中國在某些方面的電影製作水平一直不被看好,甚至受到國人的吐槽,尤其是特效方面,中國電影特效常常被拿來和美國大片作比較,毫無疑問,中國肯定是有所欠缺。但近年來,這種情況似乎有所改善,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電影製作也開始崛起。
日本動漫一直都是很出名的,中國也有很多日漫的粉絲,所以很多粉絲也期望中國也能拍出優秀的動漫作品,到現在大家的期望似乎變成了現實。
今年的暑期可以說是橫空出世了一個「哪吒」,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暑期電影最大黑馬,從開映到現在票房還在持續升高並且突破40億,排在中國電影史票房紀錄的第四位,有望衝擊前三甲的席位,國人也希望它能超過第三名《復仇者聯盟4》,這樣加上《戰狼2》和《流浪地球》的話前三就都是中國的電影。此外,哪吒還即將走出國門,走向北美,網友也開始積極為裡面的一些經典台詞翻譯出謀劃策,目前也已經出了北美預告。當然,哪吒的好評如潮並不是說在此之前的動漫電影並不好,相反,之前的動漫電影已經有了進步,而到了哪吒這裡有了一個重大的突破,大家也正是因此看到了動漫崛起的希望。
幾家歡喜幾家愁,科幻也一直是中國電影的劣勢,尤其是在美國一些大片的對比之下,中國科幻特效就顯得很遜色。但正如之前提到的,《流浪地球》的成績證明了中國也能拍出好的科幻片,也給中國的科幻電影之路開了一個好頭。
8月9號上映的《上海堡壘》同是科幻片,然而反響卻和《流浪地球》有著天壤之別,有網友評論被《流浪地球》打開的科幻之門又被《上海堡壘》關上了,為此後者導演滕華濤也專門道了歉。近日,滕華濤再次對電影票房結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是他選錯了演員鹿晗。
而他的這句話遭到了網友的炮轟,認為他過河拆橋,甩鍋給鹿晗,甚至連向佐也發微博指責他。
但實際上,有些人被某些營銷號故意帶節奏,滕華濤的意思其實是由於經驗不足,對科幻的理解不夠到位,當時考慮到鹿晗的少年感很適合演江洋,所以就確定由他來演,但電影上映之後收到的反饋卻不是很好,他也反思了一下自己,覺得沒有將演員放在適合他類型的角色上,單純的從少年感考慮是不夠的,而不是在怪罪鹿晗說因為他導致電影票房比較低,也不是說鹿晗演的不夠好,不是個好演員,只是對於這個角色而言不是適合他的類型。他甚至澄清了鹿晗沒有收天價片酬,也把一些對投資方等的誤解給解開了,承擔了相應的責任。他意識到並承認了這次錯誤和失敗但他不後悔也不愧疚,因為至少他嘗試著做過了,比沒有做過強。
中國科幻電影不會因為一部電影就不再進步,也絕對不會因為一部電影就讓原本的進步付之東流,它永遠在進步的路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多包容,多鼓勵,包容人們對它做出的一切嘗試,鼓勵那些為它付出努力的人,畢竟事物都是螺旋式曲折發展的,我們還是要繼續期待中國電影帶給我們的驚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