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在工廠化中的階段式養殖
文/ 工業化水產圈 植銀素
為了降低對蝦養殖過程中的病害和不可控性,越南Growbest Ha Tinh Co.,Ltd.決定從室外養蝦轉變為高科技室內工廠化模式並取得了不錯的收益。Growbest Ha Tinh公司從2019年初開始在占地3.5公頃的車間開始進行高科技工廠化養蝦,總投資超過250億越南盾。
該公司目前同時開展了室外和室內工廠化對蝦養殖模式。
在2018年前,該公司平均每年最多只能養殖2造蝦,但在2019年已經收穫了3批蝦,還有30%的養殖面積是最後一輪投苗的,算作第4批成果。對於對蝦室內工廠化養殖的成功,Vu Van Tuan先生分享道,Growbest公司將蝦類養殖分為為「養水」和「養蝦」兩個部分。
在以前,Growbest公司所擁有的36公頃的塘都用來養蝦。「2016年我們放了6次蝦苗,但都直接死掉排塘了;到2017年蝦接近收成的時候,我們又遇到了一場大風暴,所有設備和蝦都被席捲而去。」Vu Van Tuan回憶說,基本上,在那兩年中,公司損失了數百億越南盾。這也是他們決定轉移到室內養蝦的主要原因,其中水污染也是導致蝦養殖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在為了確保流入蝦塘的水是乾淨的,該公司「犧牲」一部分池塘進行水處理,特別將重點放在使用生物技術處理糞便殘餌和降低水中有害微生物。
工廠化在反季節養殖獲得更高收益
至於養蝦,該公司採用的是分段式養殖。
第一階段:投苗,在45㎡大小的育苗池養殖12天,集中標粗後轉移到更大的蝦池;
第二階段:在180㎡大小的蝦池養殖12天,然後轉移至750㎡的外塘繼續養殖;當密度達到300-500尾/kg時,如果天氣溫暖,就繼續在外塘養殖直到養成;如果在寒冷天氣或者水源不穩定的時候則轉移至室內工廠化養殖,密度約400尾/㎡。
第三階段:經過60天養殖後蝦達到85尾/kg再分塘降低密度,也就是第三階段養殖,密度為150尾/平方米,養殖30天蝦可以達到上市規格。
「室內養殖,為蝦提供一個良好穩定的生活環境,尤其在冬季和天氣變化大時尤為重要。同時,第一階段集中標粗增加對蝦對病害的抵抗力,縮短外塘養殖時間從而降低養殖風險。」 Growbest公司董事Vu Van Tuan先生說:「到現在,我們已經賣出了800多噸蝦,預計到12月底將收穫約280噸,產量提高了2-3倍。」
雖然對蝦養殖在我國已有多年的歷史,但是每年仍有不少因天氣和種苗等多種原因導致失敗,分段式養蝦可以讓養殖戶在蝦苗期篩選出劣質蝦苗,減少養殖風險;室內工廠化養殖可以降低天氣帶來的損失,反季節養殖提高效益,二者結合相信能為養殖戶帶來新的養殖機會。
【關鍵字】:對蝦工廠化三段式養殖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