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新生日記2》,大家喜愛的說唱歌手GAI跟妻子王斯然曾在節目中談到生孩子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的問題。
王斯然想也沒有想就表示"我很想順產!",在一旁的GAI表達了不同意見"我建議是剖。"夫妻倆的意見不同意,瞬間氣氛變得尷尬。
在一旁的劉璇趕緊出來打圓場,對王斯然說"他是不想你受苦!",GAI趕緊說"對!就是怕又出來又出不來,特別疼!"
在剖腹產盛行數十年後,大家的目光重新回到順產上來。很多人重新認識到順產的好處,認為順產的產婦恢復快;順產的胎兒頭部受過產道的擠壓會更聰明;順產對子宮傷害小,有利於生二胎,而且現在大力推行無痛分娩,能大大減輕順產的痛楚,所以有很多的媽媽偏向於順產。
@芝芝:
健身一年半備孕,孕後14周開始上課,每天散步每周遊泳爬山。順產宮縮兩小時,破水十五分鐘見娃,無痛簽了沒來得及打。
@悠悠媽媽:
娃6斤8順產,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自己給娃換尿布了。
看著這些順產的媽媽,事後雲淡風輕的描述,很多人都很羨慕。但是並不是所有順產的媽媽都如此幸運。
@君君媽媽:
我生寶寶的時候,寶寶預估超過八斤。當時婆家希望我順產,我自己當時也非常年輕,身材高大也願意順產。但是因為胎兒巨大,我整整經歷了兩天多的陣痛,等到十指全開,因為胎兒太大,頭一直出不來。當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淚和汗水迷糊了我的雙眼......千辛萬苦生下孩子,因產道嚴重撕裂,在床上整整躺了兩個月,前一個月連坐都不行......
這位艱難順產的媽媽,確實令人敬佩。但是為了一句"順產對孩子好",在條件並不好的情況下堅持順產,而讓產婦吃那麼多苦,讓人感到不是滋味。那些被婆家逼著艱難順產,寶寶身體不好就被人指責是因為剖腹產而導致,這些媽媽們著實令人心疼。
@Cookie:
最怕就是那些婆婆,說自己當年就這樣生的,現在的人嬌氣之類....其實每個人的痛點和忍度真的不同。
@幸福倆娃:
我娃提前四天,凌晨一點多突然大出血,到醫院開七指,我自己都摸到娃的頭了。由於大出血醫生建議刨腹產,我老公果斷簽字刨腹產。但是一直大出血,醫生問保大人還是保小朋友,我婆婆還沒等我老公說話,她就問了一句"男孩女孩?"醫生直接叫保安拉出去,我老公說保大人。現在兒子六歲了,還不敢考慮二胎。
@珊珊媽媽:產檢被醫生留下,讓直接剖或者住院保胎。提前十幾天剖腹生下娃,還被婆家說成是想省事才剖腹產的,欲哭無淚。
生孩子本就是九死一生,鬼門關走個來回。對於堅持"順產對寶寶好"而不顧及產婦的感受的人,我們應該毫不留情地懟回去"你行,那你來!"。
選擇剖腹產確實有一定的弊端,比如產婦出血量偏多,恢復起來偏慢,手術會造成腸道粘粘等方面的併發症,新生兒肺炎的幾率增大......,但是這些問題,都只是機率問題。剖腹產作為現代醫學發展的產物,在遇到危險時,它能夠極大地保證產婦和胎兒的安全。
@筱筱:
剖的,提前好久預約剖,產前早10點開始到下午5點,期間的痛也沒有多痛,產床上能跟醫生聊天,產後二天下床給娃換尿片,五天出院自己帶娃自己坐月子,娃也很好很聰明還好看。
生產的過程中,情況千變萬化,很多媽媽不得不由順轉剖,遭受雙重痛苦。如臍帶繞頸,胎兒宮內窘迫......還有一些原因來自產婦,比如產婦宮縮無力等......這些就是蓋口中的"又出來又出不來"。此時,的產婦不僅要經歷陣痛,還要遭受剖腹產的痛苦。
@小牛媽:我是宮口開全後發現娃抬頭卡著下不來,羊水也污染了,胎心不好又拉去剖了,(但我覺得刨並不疼)雖然兩個罪都受了,只要孩子平安比什麼都好。
@豆漿媽媽:我娃提前四天,凌晨一點多突然大出血,到醫院開七指,我自己都摸到娃的頭了,由於大出血醫生建議刨腹產,我老公果斷簽字刨腹產。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都是偉大的。剖和順只是生產方式的選擇,最重要的是產婦和寶寶的平安。在安全面前,順還是剖真的不用太執著,選擇最有利於產婦和孩子的生產方式,才是最好的。
節目裡,王斯然最終表示生產"要順其自然",在節目之前已經成功分娩的她,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順產+無痛分娩的生產方式。
經歷十級陣痛的產婦,就是在經歷人間煉獄。順還是剖的執念應該早早放下,因為生產的過程充滿不確定性,順和剖不是任何人一己之念能決定的。最重要的是根據具體情況,好好配合醫生。同時應該多理解產婦的感受,在安全的前提下,產婦怎麼舒服就怎麼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FDTl3UBjdFTv4tAnQ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