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解禁,旅遊高峰期即將到來,了解一下如何帶孩子逛動物園

2020-05-29     哈嘍領養嗎親

原標題:全國解禁,旅遊高峰期即將到來,了解一下如何帶孩子逛動物園

六一兒童節馬上就到了,國內基本全面解禁,各地的動物園也相繼開放啦!家裡的小朋友早就想出去玩了吧,到動物園看看平時窩在家裡看不到的動物就成了小朋友日常的碎碎念。那家長們準備好了帶小朋友們去動物園了嗎?

背上背包、帶一杯水和一些小零食、拿著小朋友喜歡的相機,然後訂票,就這樣準備出發?你以為這樣就夠了嗎?來看看帶小朋友逛動物園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逛動物園之前,除了必要的物質準備,家長們還需要準備什麼

很多人帶孩子去逛動物園,是為了讓孩子放鬆放鬆,或者是為了獎勵孩子。所以逛動物園基本上都是定好了哪一天去,然後準備好必要的物品到點就出發。

但是小朋友正是求知慾旺盛的時候,尤其是看到那麼多平時看不到的動物,這個時候他們就要問自己的爸爸媽媽「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這個長得像馬但是為什麼有角呢?那隻脖子上長著長長的毛的是羊嗎?那隻鳥的嘴為什麼那麼長?」

盤羊

家長們碰上小朋友問這種問題怎麼辦呢?園區許多地方確實有介紹牌,介紹這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家長們可以根據這些介紹牌回答出來。

但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按照介紹牌長的啊,很多動物不仔細分辨,還真分辨不出來它到底屬於什麼物種。那這個時候家長們按照介紹牌解答小朋友的問題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回答錯啦。

鵜鶘

所以家長們準備帶小朋友逛動物園的時候,必須要做的就是提前了解一些動物。了解一些小朋友喜歡的感興趣的,平時經常能在電視上見到的。

家長在了解的時候也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讓小朋友先對這些動物的形態有一個大概的認識,這樣在動物園裡看到某一種動物時,家長們就可以問小朋友,這個動物是什麼呀?小朋友也會驕傲的回答,「我知道!」

我們要知道,帶著孩子逛動物園,絕對不僅僅是來遊玩了。開眼界、長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讓小朋友們知道這些動物長什麼樣子,這些動物生活在什麼環境中,讓孩子從中感受到動物的可愛,從而喜歡上這些動物。

逛動物園,不是去觀賞動物去了,而是去了解動物、尊重動物。不能讓小朋友們停留在滿足了好奇心的層面上,所以我們在逛動物園的過程中,要怎麼做呢?

可以觀察動物的體態行為,但不要干擾動物的生活

面對一些不同於家裡的小貓咪,路邊的小麻雀的「龐然大物」,小朋友們都是驚嘆「它好大呀!」。圍欄里或者玻璃後的大象、河馬、棕熊,在裡邊活動幾下都能讓小朋友興奮到尖叫。

有時候家長想要轉移陣地去看別的動物了,小朋友卻不願意走,分分鐘就哭出來扒著欄杆不讓走。

對於可愛的小鹿和羊駝,小朋友們更是會拿出準備好的胡蘿蔔、白菜喂食,趁機摸它們幾下,拍幾張照片。

馬鹿

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小朋友這種行為是會干擾到可愛的動物們正常的生活的。

大家都聽過不少大猩猩的新聞,有小朋友掉到大猩猩生活的區域,大猩猩過去查看,本來大猩猩並沒有狂躁的表現。但是周圍人群不斷地大喊、尖叫,這讓大猩猩感到害怕焦躁,於是行為開始激動起來。人們最後為了救出孩子只好擊斃大猩猩。

這樣的事件已經出過好幾起,然而情景再現人們還是會尖叫不停。

我們要知道很多動物的聽覺比人類靈敏的多,它們在大自然中依靠靈敏的聽力捕捉獵物或者從天敵爪下逃生。高分貝的聲音會讓動物們產生害怕的反應,它們或許會躲藏、或許會變得有攻擊性。

而在動物園,我們常能聽到小朋友的驚呼聲。所以家長們,下次一定要告訴小朋友,給大動物鼓鼓掌加油吧,不要大聲叫喊哦。

還有就是讓動物園方傷盡腦筋的投喂問題,小朋友看到動物很可愛,想吸引動物的注意力,就會想喂動物食物。家長們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告訴小朋友,喜歡這些動物的話,可以經常來看它們,可以跟它們打招呼,但是如果喂它們食物,它們就有可能要生病了。

家長要給小朋友講明白為什麼不能喂它們自己帶的食物,如果想喂的話,可以找園區的工作人員,問一下有沒有配好的飼料,可不可以喂。

園區里的這些動物是野生動物,可不是我們自己家養的小貓咪小狗狗。我們投喂這些動物可能就讓它們喪失捕食天性啦!

通過逛動物園,要讓小朋友對一兩種動物加深認識,喜歡上它們

還有多少小朋友對動物園裡「平時見不到的動物」的認識還停留在只有老虎、獅子、大象、犀牛、河馬、長頸鹿、大黑熊、大熊貓、鴕鳥上。

不妨問一下小朋友,知不知道大熊貓之外還有一種動物叫做小熊貓。小熊貓可不是大熊貓的小時候,它們跟大熊貓長得都完全不一樣,甚至小熊貓長得更像小浣熊一點。

小熊貓

大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獲得了很多小朋友的喜愛,那家長們就可以帶小朋友去近距離觀察一下大熊貓,觀察大熊貓吃的竹子是什麼樣的,生活的環境里有什麼,還可以去問問園區的飼養員,平時大熊貓是什麼時間吃飯的,大熊貓喜歡喝「盆盆奶」是真的嗎?

逛動物園的時候,我們可以不求一次看完所有的動物,但是一定要停下來至少半個小時,讓小朋友在自己喜歡的動物面前多停留一會。多觀察動物生活的環境、它們的體態特徵、它們的行為,比如它們是怎樣的跟夥伴交流的,它們是怎麼吃東西的,它們是怎麼玩的,它們奔跑時是什麼樣子的等等。

《獅子王》里的丁滿原型:狐獴

通過近距離的仔細的觀察,小朋友們往往能從中發現樂趣,發現動物們令人費解或者難以想像的行為。疑問越多要了解的也就越多,越了解也就越喜歡。小朋友們對動物有了足夠的了解,才知道動物的可愛,才知道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家長們除了要保持著小朋友的興趣,準備一兩個動物的冷科普可是必要的哦。比如看見犀牛,家長們可以告訴小朋友犀牛角並不是長在骨頭上,犀牛角其實是它們的皮膚角質層堆積起來的,但是還是很堅硬。

看到鹿可以說,大部分的鹿只有公鹿才有鹿角,而且它們會定期脫落再長出新的。新的鹿角就像帶了一個橡膠套,特別可愛。看見大象可以說,大象懷胎要懷兩年,小象寶寶剛生出來就有一米那麼高。

告訴小朋友這些冷知識,科普的同時還能收穫來自小朋友崇拜的眼光!

帶孩子逛動物園,是讓孩子了解到動物是多樣的,明白人類是可以和動物和諧相處的

前文說了,許多小朋友對動物的認識還停留在那幾種電視里常能見到的動物上,但其實動物園裡還有很多類動物。比如兩棲爬行類、小型動物類、水禽等,還有平時知道的動物其實也可以分為不同種類,它們或許長相不一樣,或許習性不一樣,但是沒有哪兩種動物是完全相同的。

火烈鳥

我們就是要讓小朋友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種動物。它們都是這麼可愛,孔雀的羽毛原來有這麼多顏色,它們原來會飛,而且還能飛到房頂。這麼多動物的行為都是不一樣的,而不只是局限於已知的那幾種動物的幾種行為。

少年強則國強,小朋友們是未來的希望。只有讓這些小朋友知道了這些動物,知道這些動物不是只會攻擊人,知道長得大的動物不一定就是吃肉的,知道有些長相可怕的動物其實行為並不可怕,這樣才能在心裡種下對動物的喜愛。

多看、多觀察、可以互動但不要影響了它們的生活,這樣才能讓小朋友真正了解這些動物,明白保護動物多樣性的意義。

帶小朋友逛動物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是在喧囂的城市裡最好的親近自然親近動物的機會。認真逛一次動物園,小朋友們會發自內心的敬愛這些動物,知道要保護這些動物。

你知道該怎樣帶你家小朋友逛動物園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Eq3XnIBiuFnsJQVIS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