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保暖丨一場小雨突襲蘭州,26日蘭州高溫降至12℃

2020-03-26     新甘肅客戶端

注意保暖丨一場小雨突襲蘭州,26日蘭州高溫降至12℃

前幾天,

小編提醒大家就算氣溫一路向暖,

棉衣也別著急脫,

一定要記得「春捂」!

這不,

一場小雨(雪)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來了……

今早寒潮和強對流兩個預警齊發,最新預報顯示,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在未來四天影響我國。3月25日至28日,中東部大部地區降溫幅度有6至10℃,部分地區降幅可達12℃以上。

氣溫「斷崖式」下跌,怕了嗎?

3月25日,蘭州中心氣象台發布的天氣預報稱,受冷空氣影響,25日夜間到26日白天,河西五市多雲間陰,祁連山區有小雪;隴南、天水、平涼三市陰,部分地方有小雨或雨夾雪;省內其餘地方陰間多雲,局部地方有小雨(雪)或雨夾雪。另外,酒泉、嘉峪關兩市有5-6級偏東風,白銀、蘭州、平涼、慶陽等市有5-6級偏北風,局部地方有沙塵。受冷空氣影響,我省自西向東氣溫明顯下降。甘南、隴南、天水三州市清晨局部地方有霧。

26日夜間到27日白天,甘南、隴南兩州市陰轉多雲,部分地方有小雨(雪);省內其餘地方多雲,祁連山區陰有小雪。

27日夜間到28日白天,臨夏、甘南、隴南、天水、平涼等州市陰轉多雲,部分地方有小雨(雪);省內其餘地方多雲。

蘭州市26日、27日天氣預報為

26日,多雲,最低氣溫2℃,最高氣溫12℃。

27日,多雲轉陰,最低氣溫4℃,最高氣溫16℃。

那麼天氣如此寒冷,

到底咋會事呢?

聽聽專家怎麼說...

寒潮又來了?

你品品這春日裡的寒潮還挺全能——

前段時間,我國大部地區一致向暖,春季前沿已推進到京津冀一帶。華北、黃淮等地升溫明顯,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到20℃,城市中像哈爾濱、長春、呼和浩特、西寧、西安的氣溫也都創出今年以來新高,其中哈爾濱3月25日的最高溫度已達16℃。

不過在此次冷空氣的打壓下,不少地方的最高氣溫將遭遇腰斬。預計3月25日至28日,中東部大部地區將自北向南出現4至6級風,陣風風力7至9級;日平均氣溫下降6至10℃,內蒙古中東部、華北北部、江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在12℃以上。28日早晨,河北中北部、北京大部、山西大部等地最低氣溫降至0℃或以下;29日,江淮、江漢和江南大部最低氣溫4至9℃。

這次寒潮天氣影響範圍廣,而且還是裹攜雨雪、風沙齊襲的「全能型寒潮」。25日至26日,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內蒙古西部、甘肅中西部、寧夏等地還將有沙塵天氣,局地有沙塵暴,需注意防範。

冷空氣還將給北方不少地方帶來雨雪天氣。預計未來24小時,新疆沿天山地區、華北、東北等地將有明顯雨雪天氣,內蒙古中部等局地大雪,請公眾提高警惕,及時增添衣服,謹防感冒。

由於最近北方氣溫普遍偏高,氣溫驟降會讓很多地方出現一日兩季的體驗。那麼,造成此次大範圍降溫的原因是什麼?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解釋稱,一方面是有這麼一股較強冷空氣南下,另一方面由於前期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氣溫明顯偏高,有些地方的平均氣溫還突破了歷史同期極值,兩個因素疊加造成了這次冷空氣帶來非常強的降溫表現。

春天裡來迎寒潮,正常嗎?

如今都過了春分節氣,怎麼還有寒潮?這正常嗎?

其實,常年冬半年的最後一個寒潮預警常在三月中旬,今年是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了。

張芳華介紹,每年春季,特別是初春3、4月的時候,是我國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的階段。因為這時處在冬夏季風交接時期,天氣一方面逐漸開始回暖,但是北方的冷空氣依然活躍,整體上還是以冬季風為主,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容易造成春季出現冷暖起伏較大的寒潮天氣。據相關統計表明,冷空氣或強冷空氣在11月、12月、3月和4月發生的頻率相對較高。

根據1961-2005年的各月寒潮過程頻次來看,全國寒潮最活躍的時段是11月,但立春節氣(2月2日或3日)之後的冷空氣表現也十分搶眼,最晚更是曾經在5月出現寒潮。

在冬季時,儘管寒潮強度足夠,但由於水汽條件較差,北方往往難見雪的蹤影,華北地區尤甚。到了立春以後,冷暖空氣都更加活躍,輸送到北方的水汽更多,豐沛的水汽自然給北方帶來了更大的"見雪"機會。

強對流也來湊熱鬧,咋應對?

值得注意的是,預計3月25日至27日中東部地區還有大範圍降水。其中,西南地區東部、江漢、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大部等地有中雨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上述地區累計降雨量將有30至80毫米,局地可達100至160毫米,強降雨主要出現在26日至27日。

「春季,南方暖濕氣流也開始活躍,碰上從北方南下來的冷空氣,天氣相對來說是不平靜的,造成強對流天氣頻繁發生。」張芳華說。

中央氣象台強天氣預報中心副首席預報員盛傑表示,跟往年相比,在這個時候出現強對流天氣是正常的。強對流過程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及江南、華南地區,上述地區在往年三月中旬左右,也開始陸續出現大範圍強對流過程。此外,北方地區在此次強對流過程中,對流性不是很強,可能在一些山區出現雷暴天氣,伴有閃電。

那麼,此次降水與較強冷空氣的「相遇」會造成怎樣的疊加影響?張芳華告訴記者,25日之前,南方地區降水主要受暖濕氣流影響。隨著北方冷空氣南下,26日開始,冷暖空氣交匯致使中東部地區的降水範圍增大、對流性變強;隨著冷空氣快速東移南壓,南方降水也隨之東移南壓並減弱結束。

目前,我國北方多地供暖進入尾聲,對於近期的降溫,公眾應該注意什麼?張芳華建議,大風降溫易引發感冒,需防範大風降溫對人體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南方還需防範局地強降雨和強對流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及對交通運輸、城市運行等方面的不利影響。另外,由於北方地區風力較大,需做好臨時設施加固防風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此外,這次冷空氣給北方帶來的降水有利於土壤增墒、冬小麥拔節生長,但設施農業和牧區需做好棚舍加固、防寒保溫工作,還需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輕降溫對進入開花期的果樹的不利影響。南方土壤過濕區需及時清溝排水和散墒,並防範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對春播和油菜開花結莢帶來的不利影響。

小夥伴,

天氣乍暖還寒,

還得穿上秋褲,

保暖為主啊!

文:新甘肅·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張繼培

圖:新甘肅·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陳若夢

綜合經濟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EMIFXEBnkjnB-0zf-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