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馬斯克挑頭、千人「請命」叫停,再有義大利、加拿大等國家「封禁」、嚴查ChatGPT,這一AI風口面臨前所未有的抵制。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4月初ChatGPT的大面積封號,也讓一批灰產——帳號販子、共享帳號出租商家,宛如驚弓之鳥。
如今,Open AI官方下場封號一個月之後,共享帳號出租、帳號買賣的灰產又在琢磨什麼?多數玩家是否真的與GPT無緣了?
「 01 」
共享帳號出租沒戲了?
「我有言在先哈,現在的帳號絕不能用亞洲節點登陸。 」
在一位玩家的介紹下,我們聯繫上了一位暱稱為「小召」的 GPT帳號出租商販。小召表示,自從4月初以來,她手上用於出租GPT帳號已有超過六成被封。
其中,幾乎所有用「特製工具」批量註冊的帳號都被封了。據她分析,批量註冊的帳號之所以會首當其衝被封,應該是註冊時用的都是相同的IP位址,結果被一鍋端。
「我們現在用於出租的GPT共享號,都是人手註冊的,安全性相對也比較高。」小召也坦言,相比之前批量註冊的帳號,人手註冊的共享帳號租金也比較高,「以前不到兩塊錢,即可租一個月,現在至少要三四塊了。 」
的確,有媒體報道:此前在部分電商平台上搜索「GPT」一詞,即可找到大量Chat GPT共享帳號出租的信息,最低的只需一元即可租一個月。然而如今,大部分電商平台都已無法搜索ChatGPT相關的詞彙。
「之所以會有共享帳號出租業務,是因為國內很多玩家只是想嘗嘗鮮。」小召坦言,註冊GPT帳號,需要使用海外手機號、郵箱驗證,然而國內的玩家,尤其嘗鮮的用戶,幾乎不會投入成本、精力折騰,大部分都會選擇租號。
正所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GPT 共享帳號出租,自然也成了一門生意。
- 早在 GPT走紅之初,最高峰時,她手頭握有幾百個用於短期出租的共享帳號,「有時一個GPT 號,好幾個玩家輪流使用,需求很大。 」
- 至於註冊、驗證GPT帳號所需要的海外手機號碼從何而來,小召則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回答。
- 對此有資深玩家表示,一部分海外手機號接碼平台可實現帳號驗證,每接一次驗證碼,平台收費在0.5~1 美元不等。
由此可見,出租GPT共享帳號真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
既然批量註冊的帳號會被封,那麼人工註冊的帳號是否就絕對安全?對此,小召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表示,目前用於出租、人手註冊的 GPT 共享帳號,也有不小機率會被官方封禁。
其中原因,是小部分租號的玩家依然選擇亞洲節點登陸,「人手註冊的帳號有時突然被封,就是有租號的,通過亞洲的節點登陸,或者是在ChatGPT上使用中文,也會增加被封號的機率。 」
正因如此,近期包括小召在內,大部分出租GPT帳號的商家,都會跟租號人特彆強調,不要用亞洲節點登陸,同時避免使用中文,甚至將用戶的介面語言調整為英文,以避免共享帳號被封。
「可即便這麼強調了,還是會有帳號被封。除了租號的人不遵守規則之外,也不排除有同行從中搗亂。畢竟,3月底以來,部分同行批量註冊的GPT帳號被封了,有人見不得別人賺錢。 」
她懷疑還有部分GPT 帳號販子、黃牛,也在通過租號、違規登錄的方式,導致出租商家的共享帳號被官方封禁。畢竟,共享帳號被封,或將導致獨立帳號價格上漲,最終得益的還是帳號販子。
「 02 」
獨立帳號漲瘋了?
「誰說OpenAI封號,得益的是賣獨立帳號的?我也是受害者好嗎! 」
韋晨向來自稱是「善於發現網際網路商機」的連續創業者。在國內ChatGPT概念迅速走紅的2月份,他就開始瘋狂掘金。
由於OpenAI的限制,國內AI玩家很難通過正常的途徑體驗ChatGPT。於是,他便聯合幾位夥伴租了一台海外伺服器,搭建起了一個帳號交易平台,銷售起獨立的GPT帳號。
「有的帳號,是自己人工註冊的,有的是部分早期玩家在平台上寄售的。」
韋晨坦言,此前平台所出售的GPT 帳號,部分甚至還含有餘額,可用於API調用,「當OpenAI開始大量封號之後,獨立帳號價格的確漲了不少。」
據他透露,一開始,GPT普通獨立帳號價格在15元上下,玩家購買之後,可以自行更改登陸密碼。然而,隨著大量共享帳號被封,不少租號登陸的用戶開始轉向購買獨立帳號。
「現在,行業內ChatGPT普通帳號,已經賣到了三四十元,有餘額的,在此基礎上,進行折現銷售。例如帳號還有5刀餘額的話,價格就是90元。」至於一部分開通 Plus 權限、支持GPT-4的帳號,售價會超過兩三百元。
玩家付費購買,平台自動發號——為了提升帳號的競爭力,他的平台甚至承諾給玩家30~60天不等的所謂質保。當然,隨著一個月前Open AI加大封號力度,質保承諾兌現也越來越難。
「有帳號出租的商家說,我們賣帳號的在裡面搗亂,故意租商家的帳號到處共享,甚至用亞洲節點登陸GPT ,導致帳號大量被封,以抬高獨立帳號的銷售價格。他們也不想想,官方大面積封號,對出售帳號的平台也是沒有好處的。」
韋晨坦言,儘管隨著官方封號潮來襲,網售的獨立帳號、Plus帳號價格上漲,但GPT帳號出售業務,已經成了一門「不可持續」的生意。由於OpenAI關閉了部分區域的新帳號註冊,相當於現有的帳號賣一個少一個。
「原先我還打算招代理的,賣一個號給20%的提成。現在倒好,賣號業務能做多久都是個問題。而且整天還得擔驚受怕,生怕還沒出手的帳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被封禁了。 」
有AI行業人士認為,隨著各地提升對ChatGPT的監管門檻,風靡全球、紅極一時的ChatGPT概念,也有「急踩剎車」的可能。對於租號、賣號的灰產而言,斂財的風口或許要結束了。
其實不然,有些精明的人開始想辦法從危機中獲利了。
「 03 」
解封攻略暗藏套路?
「自打Open AI開始大面積封亞洲帳號之後,圈裡又開始賣解封教程了。」
較早接觸ChatGPT的玩家、開發工程師Carver坦言,自己註冊的帳號也未能倖免。而在官方開始封禁部分亞洲帳號之後,網絡上出現了大量相關的解封攻略、教程,有一小部分是付費解封,不過都是打著「公益」的旗號,協助玩家解封帳號。
「好幾個朋友都說,付費的也不靠譜,還有很多是收錢不幹活的,只為趁機收割一波智商稅。」至於免費的解封號教程,Carver透露,攻略中介紹的操作流程大都靠譜,「給官方發送一封郵件,向官方申訴,但只有較低機率可以解封帳號。」
有部分教程,甚至針對英文不好的玩家,推出了申訴郵件的英文模板,供玩家複製填充使用。但他表示,大部分像他一樣有一定技術儲備的早期玩家,即便被OpenAI封號,也知道該如何寫申訴郵件。
因此,類似的教程,更多是針對那些,註冊帳號只為了在ChatGPT上尋找機會的小白用戶。顯然,教程作者的目的,就是吸引這一批小白用戶,加入所謂GPT的討論小組。
在網絡上搜索「GPT解封」關鍵詞,的確能找到不少Carver口中的解封攻略,即便是熱度最少的攻略,短短几天閱讀量也有六七千。Carver也進過幾個GPT交流群,可進群發現全都是商販在「賣鏟子」。
「什麼GPT的精通教程,一套賣上百元、幾百元不等,還真的有小白去買。」他表示,由於不少小白使用ChatGPT的目的,是試圖從中找到能變現的機會,而大量「鏟子」似乎正好符合小白玩家的需求。
更有甚者,向小白玩家兜售最新註冊GPT帳號的「秘籍」。要知道,儘管OpenAI關閉了部分區域的帳號註冊權限,但只要更改下節點,依舊能註冊全新的GPT 帳號,這無疑是商販在利用信息差斂財。
顯而易見,OpenAI官方給共享帳號、賣號的黑灰產關上了一扇門,但同時也給另一部分「賣鏟子」商販開了一扇窗。只要GPT這一股「AI熱」不退燒的話,網絡上類似的「故事」還將陸續上演。
【結束語】
目前ChatGPT也正如之前元宇宙、NFT概念走紅時一樣,誕生了大量投機、炒作的機會。
ChatGPT在成為生產力強有力工具之前,已然成為某些人投機、斂財的工具,這在灰產圈是如此,投資圈也更是如此。由此看來,其實是時候給火得一塌糊塗的GPT 概念降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