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尷尬正道門派,周邊全是邪派,無一宗師卻就是沒有被滅

2022-04-12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金庸筆下最尷尬正道門派,周邊全是邪派,無一宗師卻就是沒有被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難免充斥著各種紛爭,也許是為了爭奪各種武功秘籍,也可能是為了國恨家仇,甚至還有可能單純的只是因為一個「情」字,人在江湖便難免身不由己深陷其中,但無論如何,每個江湖人士基本都會有一個立場,即是正派或者邪派,無論其他的矛盾再多,江湖中最多的矛盾都是來自最基礎的正邪之爭,正所謂「正邪不兩立」,金庸筆下各部作品中最主要的矛盾導火索也多半由正派與邪派的鬥爭引出,而絕大多數的故事中都是以「邪不勝正」作為結束,反派要被打死,這是理所當然的邏輯,然而金庸筆下卻有這麼一個奇葩的正道門派,這門派周圍幾乎被各種邪派環繞,此派幾乎從沒出過頂尖高手,而它就是沒有被滅,反而還越來越強,著實讓人看不懂。

話說古代的武林人士開宗立派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以某座山為名,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皆屬此類,他們是以恆山、衡山、華山、泰山、嵩山為名,又《倚天屠龍記》中最重要的兩個門派,即武當派和峨眉派乃是各自以武當山和峨眉山為名,事實上這些以山為名的門派不僅僅是武林正派,還都是大派,畢竟以山為名多半就意味著「這座山由咱們罩著」的意思,所以沒點實力的門派是不能夠這麼取名的,即便它敢這麼取名也只怕是難以立足,畢竟樹大招風的道理誰都懂。

此派在金庸多部作品中都有登場,而發展到《倚天屠龍記》即元末明初之時達到了鼎盛時期,成為了中原武林的六大門派之一,它就的崑崙派,崑崙派既然以「崑崙」為名,自然也就是發源於崑崙山一帶了,而崑崙山何其大?它有著萬祖之山的別名,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縱貫新疆、西藏,一直向東延伸到青海境內,範圍是相當之大,那麼這崑崙派真的鎮得住這麼大一片範圍嗎?至少從他們在各部作品中的表現來看是做不到的。

崑崙派最早登場可以追溯到《神鵰俠侶》一書中,此書中崑崙派的掌門名為青靈子,只不過是個龍套角色,在書中他受楊過的邀請與西山一窟鬼以及史家兄弟一起為郭襄慶祝生日,青靈子本人並未展現出什麼強大的武功,他要真有本事也不至於被楊過如此差遣了,畢竟和他一同被安排的西山一窟鬼、史家兄弟都是江湖上不入流的人物。

此時的崑崙派應該已經存在多時,而同在西域的門派還有歐陽鋒的白駝山莊,似乎就連一個歐陽克也能夠吊打青靈子了,也不知這崑崙派是如何在白駝山莊的勢力範圍內稱雄的。

而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崑崙派已經成為了當時的六大門派之一,然而此時的掌門人何太沖其實也算不上是江湖上的頂尖高手,最多也就是個俞蓮舟水平的角色,再看看此時的崑崙派周邊又有什麼門派?那明教的大本營光明頂就在這西域的崑崙山之上,明教的高手有多少就不用多說了吧,且不說陽頂天、張無忌這些教主級別的人物,就連下面的逍遙二使、四大法王,甚至是五散人實力都不俗,要滅了個小小的崑崙派。

就這麼一個「弱小」的正派居然能夠在白駝山莊、明教這兩大邪派的包圍下存活下來就已經是個奇蹟了,結果他們不僅沒被滅,甚至到了後來還越來越強,比如到了《笑傲江湖》中還出現了「乾坤一劍」震山子這樣的「正教十大高手」級別的人物,到了《鹿鼎記》中也還有「一劍無血」馮錫范這等高手,著實是有些不可思議。

或許金老在設計這些門派的時候忘了他們在地理位置上的重疊,又忽略了他們之間正邪不兩立的關係,才讓這些門派和平相處,如此弱小的崑崙派才能夠在一眾邪派勢力的包圍下一直延續下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8c7d48a0ac54e9379205240415be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