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名人效應」又來了,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加密貨幣項目亮相

2024-09-19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北京報道

近日,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下稱「WLF」)上線,再次為市場帶來了新的話題和熱度。

加密貨幣行業一直以來都對「名人效應」較為敏感。此前,馬斯克、扎克伯格、奧尼爾、金·卡戴珊等知名人物均曾參與、宣傳過加密貨幣項目,一度引起市場熱捧。

然而,「名人效應」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影響並非全然積極,許多知名人物在宣傳、參與前並未對項目真正投入精力或長期承諾,也不乏投資者因此蒙受損失的案例。相關分析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加密項目的長期成功應建立在其核心價值、技術能力及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上。投資者若有意入局名人「帶貨」的加密貨幣項目,需注意時機把握,並理性評估名人在項目中的參與深度、項目的內在價值。

特朗普家族「帶貨」WLF

WLF是特朗普家族支持的DeFi類的加密項目,美東時間9月16日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X透露了WLF成立的消息。

在WLF發布會上,特朗普也為其站台,表達了對加密貨幣的看好態度,會後還在社交平台發文「FIGHT FIGHT FIGHT」並置頂,欲煽動社區情緒。

根據相關訪談和媒體報道可以了解到,WLF的定位是成為一種加密貨幣的銀行平台,鼓勵公眾借入、借出和投資加密貨幣。與此同時,該平台將推出一個名為WLFI的配套代幣。

白皮書顯示,不少特朗普家族成員在WLF團隊中擔任著各種角色。其中,特朗普被稱為「首席加密貨幣倡導者」,特朗普的兒子Barron Trump被列為該項目的「DeFi遠見者」,Eric Trump和Donald Trump Jr.都被稱為「Web3大使」。

特朗普對加密貨幣的看好態度並非一貫如此。曾經,特朗普曾公開批評比特幣是「高度不穩定,且毫無根據的東西」,認為加密貨幣是一種騙局,擔心比特幣挖礦活動助長犯罪率飆升。

而作為一名總統候選人,自不斷發聲支持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以來,特朗普陸續從加密領域拿到捐款。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加密交易所Gemini創始人、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加密交易所Kraken聯合創始人、Ripple首席法務官、BitGo CEO等人均曾向特朗普捐款。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專家郭濤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公眾人物的宣傳、站台雖然能為加密貨幣項目帶來短期的市場關注度,但項目的長期價值還是取決於其技術創新和實際應用。WLF項目由特朗普之子主導創建,具有高知名度,但其技術和實際應用尚不明確。因此,投資者在面對此類項目時,應特別謹慎。

深圳大煒星光數科創始人余煒也提醒,名人效應也可能導致市場產生過度炒作和投機行為,使得一些缺乏實際價值或技術支撐的項目被盲目追捧,最終引發市場泡沫和投資者損失。此外,公眾人物自身的聲譽和行為也可能對項目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一旦出現問題,將波及整個項目和市場。

加密行業的名人效應

知名人物憑藉廣泛的粉絲基礎和強大的影響力,在傳統領域積累了較高的聲譽。當他們涉足加密行業時,往往會引發更多的關注和熱議。

特斯拉CEO馬斯克就常常在社交平台發表加密貨幣相關言論。此前,因將社交網站推特(現改名為X)上的藍鳥Logo換成了一隻柴犬,引發了市場對狗狗幣(Dogecoin)的熱捧,圖標更換當日狗狗幣的價格就飆升了30%。後續,馬斯克又宣布特斯拉將接受狗狗幣購買部分商品,狗狗幣再次應聲上漲超20%。

不過,當馬斯克在一場電視節目中又宣稱狗狗幣是一種「詐騙」時,狗狗幣又應聲下跌40%。在價格的高低起伏之間,「名人效應」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可見一斑。

「在加密行業,信息傳播速度和社區活躍度對於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郭濤指出,知名公眾人物參與或背書加密貨幣項目,為加密貨幣項目帶來了顯著的可信度和吸引力,能夠迅速提升這些項目的知名度和市場關注度。投資者往往更傾向於關注那些得到名人支持的項目,認為它們具有更高的投資潛力。

然而,並非所有的名人「帶貨」都是可靠的。前NBA著名球星奧尼爾曾與NFT項目合作,連續發布了個人NFT系列,後續,又通過社交平台改名、廣告合作等方式支持加密貨幣交易所FTX。

在FTX暴雷之後,奧尼爾等曾為其代言的明星遭到了投資者的集體訴訟。後續,由於奧尼爾逃離了NFT項目Astrals,其代言和反覆宣傳的Astrals NFT相關代幣和NFT的價格「急劇下降」。

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Jeffrey Ding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加密貨幣行業,「名人效應」往往是短期的,並不具備可持續性。

「真正決定一個加密貨幣項目長期價值的,是其技術創新、生態發展以及為用戶和行業帶來的實際效益。」Jeffrey Ding表示,他舉例稱,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更關注哲學和社會問題,並不依賴頻繁的社群互動或宣傳,但以太坊生態依然蓬勃發展,展現了強大的內生動力。同樣,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至今真正身份不明,然而其去中心化的設計和獨特的經濟模型,使其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持久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加密項目的長期成功不應僅依賴於『名人效應』,而應建立在其核心價值、技術能力及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上。」

而投資者若要評估「名人帶貨」項目是否值得入局,Jeffrey Ding認為,需注意時機把握,並理性評估名人在項目中的參與深度、項目的內在價值。

一方面,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入局,不跟風,如果項目對退場策略沒有清晰規劃,投資時應更加謹慎。另一方面,有些名人只是提供「冠名」,並未對項目真正投入精力或長期承諾,這類項目的可持續性較弱。深入了解名人對項目的支持力度以及他們在行業中的信譽和經驗,可以幫助判斷項目的潛力。

「名人的支持可以帶來關注,但項目的實際價值才是決定其長期表現的核心。」Jeffrey Ding進一步表示,投資者應評估項目是否具備創新性、是否解決了行業中的實際問題,以及是否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一個依靠名人效應的項目,如果缺乏技術實力和市場需求支撐,最終可能難以維持長期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69a789fb22f9ef60fd27c3ff6486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