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盜夢空間》設定解讀《深海》,結局或許比你想的更加黑暗

2023-02-03     無尾電影

原標題:用《盜夢空間》設定解讀《深海》,結局或許比你想的更加黑暗

1

要說今年春節檔口碑分化最兩極的電影。

《深海》一定榜上有名。

《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七年磨一劍。

檔期變更了很多次。

讓人望眼欲穿。

最終定檔春節上映。

影迷終於鬆了一口氣。

然而,《深海》並沒有接棒《大聖歸來》的熱度。

當年,《大聖歸來》以近10億票房成為了國漫崛起的里程碑之作。

《深海》上映12天,票房不到6億。

口碑方面,《大聖歸來》豆瓣66萬人打分8.3。

《深海》則有19萬人打分7.3。

畫面絢麗,劇情成謎。

是《深海》被集火最多的一點。

就我個人而言,這個春節檔我最喜愛的電影。

第一是《流浪地球2》,第二就是《深海》。

雖然它的故事並不複雜。

但它講故事的方式我十分受用。

田曉鵬十分有耐心地把真相小心翼翼藏了80分鐘。

然後再用最後30分鐘給予觀眾會心一擊。

情感表達的方式,有著濃郁的日漫風格。

應該很多人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聯想起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前面讓人云里霧裡的細節,在「答案」公布之後,都有了呼應。

之前覺得不合理的地方都合理了;

讓人覺得無厘頭的角色,一下子變得深刻了。

新年第一刀竟然來自一部動畫,是我之前沒想到的。

《深海》就像洋蔥。

層層剝開表皮時,你會鼻酸,你會流淚。

獨自走過長夜的人,才會明白《深海》女主角的心境。

一個陌生人的善意,有可能改變另一個人的一生。

看完電影許久,我不禁在思考:

這是故事原本的真相嗎?還是電影想讓我們看到的真相?

當我仔細復盤電影里的一些細節之後,倒吸一口涼氣,真相或許比你想像中的要黑暗很多。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重回《深海》的世界。

2

她,叫參宿。

本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一切,在父母離婚後變得支離破碎。

母親出走,參宿跟著父親生活。

後來,父親再婚。

弟弟的出生,讓參宿不再是父親手裡的小棉襖。

看著眼前幸福的一家三口。

參宿覺得自己是多餘的。

母親那邊,發過去的信息大多只讀不回。

父親的忽略,母親的冷漠。

長期缺愛的參宿,選擇了將自己封閉起來。

平時總是穿著一件不合身的紅色衛衣。

這是母親留給她的唯一物件。

她總是習慣戴上帽子,將自己重重包裹。

從此,人間冷暖,與她無關。

這一天,父親帶著一家人坐豪華遊輪出遊。

參宿知道,自己不過是個湊數的。

她很想給母親發信息。

但消息框里的文字,打了又刪。

最終都沒能下定決心按下發送鍵。

晚上,遊輪在海上遭遇狂風暴雨。

這讓本就心情不好的參宿,倍感壓抑。

在負面情緒到達頂峰時,參宿走出了船艙,朝著甲板的邊緣走去。

等她再次睜眼,海上風平浪靜。

目之所及,全部變得色彩斑斕起來。

緊接著,一艘名為「深海大飯店」的船浮出水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參宿走進了飯店。

在這個飯店裡,參宿認識了阿花、老金、糖豆兒,還有救了她一命的船長南河。

參宿想去找媽媽,南河眼裡只想掙錢。

兩人的目標重合點,是海精靈。

參宿認為找到海精靈就可以找到媽媽。

南河認為用海精靈可以做出令人高興的疙瘩湯。

就這樣,參宿踏上了充滿未知的深海之旅。

一路航行。

南河對參宿的態度,從最初的厭惡變成後來的溫柔;

參宿也在和南河的相處中,發現他身上也有著難以言表的悲傷。

當這趟旅途的終點站,深海之眼近在咫尺時,等待參宿的,卻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深海世界,也沒有深海大飯店。

一切,不過是跌落海里瀕死的參宿,所做的一個瑰麗而漫長的夢。

她所看到的人,經歷的事,都是她現實生活中的投射。

阿花對應她的後媽,老金對應她的父親,糖豆兒對應她的弟弟。

而南河,則是一個賣繪本的攤主兼小丑扮演者。

正是他,發現了跌入海里的參宿,不顧一切地跳下去救她。

兩人在海里漂了很久。

南河不斷給她講述一些並不好笑的笑話,

這些笑話傳到意識模糊的參宿的耳里,成了她夢裡各種奇幻經歷的底色。

最終,參宿得救。

南河因救參宿而死。

多年之後,參宿一個人來到了南河所說的故鄉。

她決定嘗試重新擁抱這個世界。

這個結局,雖然悲傷但仍不失希望。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基於片中細節推導出來的暗黑真相,純屬個人腦洞。

相信一定會顛覆你們對《深海》的認知。

3

先說結論,我認為參宿最後並沒有得到治癒,重新接納這個世界。

而是一直沉溺在她構建的夢裡。

影片除了開頭現實部分,剩下的,其實是由參宿的三層夢境構成的。

這三層夢境,完美適配《盜夢空間》的設定。

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

在《盜夢空間》里,第一層夢是很淺的,而且意識最多。範圍可以是整個城市。

對應的,參宿的第一層夢境。

就是整個深海世界。

這一層夢境也是和現實聯繫最為緊密的。

夢裡遇到的人和事,都能在現實里找到呼應。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主要人物。

一直對參宿窮追不捨的喪氣鬼,在現實里是參宿的紅色衛衣。

衛衣是她偽裝,與世界隔絕的工具。

而且參宿聊天軟體的頭像,就是喪氣鬼。

電影里最關鍵的海精靈,其實是參宿的心結。

第一次幻化成形,是參宿最後目睹媽媽回眸的頭髮和眼睛。

隨著劇情的發展,海精靈在參宿的心中從媽媽變成了南河。

海精靈的形態是隨著參宿的狀態而改變的。

穩定時,是小海精靈。

產生執念時,就會變成大夢魘,吞噬一切。

即將到達深海之眼,是參宿快要夢醒的時候。

但是,後來有個細節提到,參宿被醫生診斷出患有抑鬱症。

他給參宿開了藥。

按照《盜夢空間》的設定,要進入第二層夢,需要藉助藥物。

我們假設參宿在上船前是有吃藥的,那麼她就更容易進入第二層夢。

也就是夢中夢。

作為參宿,她並不想從第一層夢裡醒來,於是便墜入了第二層夢境。

第二層夢會比第一層夢要深,場景也會變少。

第一層夢是深海大飯店和整個海底。

第二層夢就只有遊輪、小黃鴨救生圈、南河。

沒錯,影片里給出的現實部分,在我看來,只是參宿的第二層夢。

現實中的確有南河這個人,但我的理解是,南河並沒有救參宿。

一切都是參宿幻想出來的。

人,總是希望在自己的至暗時刻里,有人拉自己一把。

回顧參宿進入夢境之前,除了父母,還有誰對她做出過善意的舉動?

只有南河。

拍照的時候,父親是被小丑提醒,才喊參宿進來一起拍全家福的。

而這個小丑正是南河。

後來在繪本攤有預見了一次。

心思敏感的參宿,肯定因此記住了這個小丑。

在夢裡,她需要有一個人拯救自己。

那這個人只能是南河。

在這兩層夢裡,南河都奮不顧身地救了參宿。

參宿享受這種被拯救的感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一個聲音,試圖把她拉回現實。

是來自參宿媽媽的呼喊。

換一般的電影,這種來自至親的呼喚。

下一個鏡頭肯定是病人緩慢睜開眼睛。

而《深海》呢,參宿不但不願意醒,反而直接衝破幕布。

這代表了什麼?

代表參宿對現實沒有留戀,放棄了抵抗選擇了沉溺。

她用了一個反向爆發告訴世界,她根本不想醒來。

她想永遠在這個世界裡待著。

這種極度波動的情緒,讓參宿墜入到第三層夢裡。

就是夢中夢中夢。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

參宿醒來之後的醫院,是沒有人的。

這不符合現實邏輯。

剛剛死裡逃生,父母總得有一個人在身邊才合理吧。

這個細節更加讓我肯定,參宿還在夢裡,而且是第三層。

夢境的層數越多,夢到的場景就越單一。

所以我們看到,最後只有參宿一人來到了南河的故鄉。

前兩層出現在夢裡的南河,到了第三層夢,只剩下一個小丑笑臉,留在了油畫上。

而且這幅油畫過於色彩斑斕。

又一次暗示這裡不是現實。

在《盜夢空間》里,要想在夢中夢裡醒來。

要麼有人進入夢裡把你叫醒,要麼你被殺死。

前面我們也看到了,沒有人能叫醒參宿,包括她親媽。

而第三層夢裡,只有參宿一個人。

除非她自殺,不然她就會困在夢裡,直到老死。

在《盜夢空間》里,小李子那個角色就是和妻子在第四層夢裡過了五十年後老死。

參宿寧願自殺都不想活著,這個夢就是她最後的自留地。

我要是她我也不想醒來。

END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深海》的結局溫暖治癒嗎?

以上是我對《深海》的一點淺薄分析,僅代表一家之言。

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5289765ae3493f80bfee96a95ba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