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爆火的《長安三萬里》才頓悟,什麼是成年人最好的生活方式進度條13:2400:00/13:24
作者 | 棉花枕頭&三胖
來源 | 帆書 原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聽完《將進酒》,眼睛變得酸酸的。」
「原來李白的人生,也有遺憾。」
這是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後,無數觀眾的感受。
這是一部既浪漫又遺憾的電影。
影片中,狂放不羈的李白與沉穩規矩的高適年少相交,二人都嚮往著繁華的長安。
卻都因現實原因舉步維艱,最後性格迥異他們在晚年卻背道而馳。
李白漂泊在紅塵中詩酒人生,而高適回歸到自己殘破梨園成為一名小人物。
他們相見的機會並不多。
每次的相見,高適都無法融入李白物慾縱橫的生活,因此選擇匆匆離開。
李白一生,聲名遠揚,滿腹才華,卻抑鬱不得志。
而高適堅定不移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漂泊半生之後,終於實現自己的抱負。
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在做高適?
即使艷羨別人無憂無慮的瀟洒,但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依舊選擇憤然前進。
人生之路,每個人所拿的命運劇本都是不同的,不用緊跟別人選擇的方向。
過好自洽的生活,就是一種幸福。
有首歌的歌詞是這樣: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無論是歷史,還是電影中的李白拿的都是人生贏家的劇本。
出生富家商賈,年少縱情享樂。
而立之年,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如《長安三萬里》中的台詞:(他是)大鵬本就遨遊雲端,不拘小節。
李白是普通人心中的夢想——
電影里,李白因玉真公主的舉薦,一躍成為唐明皇身邊的紅人。
人人蹲守在他的府邸門口,想要求得一字半句。
此時的李白,已經是萬人追捧,身邊一群詩名遠揚的朋友,他們在斗詩拼酒,談笑風生,似乎已跳脫了凡塵之中。
儼然成為人人羨慕的長安客。
而高適是我們的現實。
他收到李白的加急書信,千里迢迢從老家趕到長安,以為可以在老友的相助下平步青雲。
結果李白早已把這件事忘之腦後。
對普通人而言,世事不總是我們想的那樣,向來是滿胸壯志,卻無載而歸。
滿懷期待的高適最後失望離去。
儘管留在長安,通過李白的關係,也能夠謀得一官半職,拿著微薄的俸祿做一個閒官。而他偏不願走這樣的捷徑。
「為了寫出自己心中的那首詩」,他回到老家勤學苦練,不僅磨練筋骨,詩詞也大有進步。
歷史上的李白只有一個,現實中的人們卻在努力活成高適:
2018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闖出一匹黑馬雷海為。
讓人震驚的不是中專畢業的他擊敗北大碩士,而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外賣員。
他的身份曾經遭遇過無數網友的質疑。
「外賣小哥,哪兒來的時間記詩詞」。
但是這世上總有一批人,為生計繁忙,心裡卻懷揣著詩和遠方。
雷海為的口袋裡,一直懷揣著一本詩集,閒余時間,他總會翻開詩集讀上幾首。
對於他來說, 詩詞是生活中的精神良藥。
而送外賣是他的生計。
如雷海為,只能在送外賣之餘的碎片時間裡翻閱詩詞。
作為普通人,只能在柴米油鹽中找到瑣碎的小確幸,在滿地銅臭味的六便士中,努力撿拾年少的月光。
經濟學家薛兆豐說:「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理想,每個人都有理想。理想算什麼?」
我們都想青衣白馬徐鳳年,但是也要接受人間煙火輕聲言。
所以心中可以有李白,但我們還是要多撣撣身上的塵土。
心懷遠方,總要面對現實。
《長安三萬里》上映後,網上有一句評論:
難道普通人一生的努力,抵不過權貴的一句話嗎?
答案或許殘忍。
商賈出身的李白,與文才不行的高適註定無法走科舉之路。達官貴人的推薦成了他們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
年少輕狂的李白認為自己的才華抵得過一萬個相識,一億個情誼,卻沒想到這些在權貴的眼中分文不值。
於是李白與高適兵分兩路,一個回揚州磨礪自己的名氣,一個直奔長安尋找機會。
兩條不同的路,結果卻幾乎一樣。
前往長安的高適,投遞無門,一次又一次的被權貴拒之門外。
最後為了換得機遇,提起戰場上殺敵的高家槍,將自己化成一個戲子,「耍」了一曲槍舞以博得玉真公主歡心。
但是公主只懂舞不懂武,高適一身武藝依舊無處施展。
而揚州的李白,同樣是滿腔抱負無處施展,他選擇解金以贈舞妓,每天肆意地流連各個酒館、煙花場所,也因此遭到了高適的誤解。
本是心懷鬥志的兩個少年,在現實的打壓下只能黯然暫退。
因為出生沒有含著金湯匙,所以無力對抗這種不公,只能埋下頭趔趄向前,這何嘗不是我們的現實?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早上匆忙趕上地鐵,結果卻因為低血糖暈倒。
她坐在地鐵站的長椅上,臉色蒼白,休息了差不多十分鐘又起身準備等候下一班地鐵。
身邊的工作人員勸她多休息一會兒,或者請個假。
但是她掙扎著起身,搖搖欲墜著向前:
若今天遲到或者不去,那麼這個月500元的全勤獎就拿不到了。
有人為了幾萬塊的包,隨手揮霍。
而有人為了幾百塊的全勤獎不敢停歇一秒。
女孩虛弱地擠上了地鐵,卻好像是千千萬萬個我們在生活中努力的樣子。
而這條文章中有條扎心的評論:
「我剛辭去了工作,下午4點的班是人上的嗎?」
在這條評論者的生活里,下午四點是和朋友一起逛街購物的時間。
她非常理解不了,為了500元的生活而不顧自己已經提出抗議的身體,真的值得嗎?
是啊,命運本不公平,有人滿身泥濘卻只能在黑暗中狼狽前行,有人順風順水隨手可拾金。
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是靈魂滾燙的權利人人都有。
強大的人不是一直去埋怨不公,而是踏實地做自己。
電影中,李白有個揚州好友人稱裴十二。
武不輸於高適,文不弱於李白,深得裴家劍術的真傳,本該是驚艷絕倫的一生,然而她是個女子。
也因此註定了她一身才華無處施展。
出身名門,卻無從選擇自己的人生。
功成名就本就不容易,即便一身才華,又有可能時運不濟。
在封建社會下,裴十二成了無數個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才女縮影。
既然無法掙脫命運的擺弄,她也只能坦然接受。
與李白逍遙整個揚州城,在這短暫的人生,為何不肆意妄為地生活?
就像張愛玲曾經說過一句: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長袍,裡面爬滿了虱子。
無獨有偶,曾經有個29歲的單身女孩,因為相貌普通、工作一般而陷入了自卑當中。
與人交往不敢打開自己,經常表現得唯唯諾諾,也因此她覺得生活毫無樂趣。
後來她讀到了三毛的小說,鼓足勇氣給三毛寫了封信,信里表達對熱愛自由的三毛的羨慕,以及對自己現有生活的厭惡。
三毛的回信中提到:
我們的生命沒有誰更精彩,同樣平凡,但我多了對自己的期許和看重,不輕視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只不過在於我們自己如何與煩惱和解,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如三毛所說,
我們並不需要與別人強行爭高,只要懂得把自己落好就行。
至於成功,當你真正懂得自洽的時候,它會自己慢慢靠向你,而你也或許只是會恬然地接受,而這已經足夠。
影片中,高適有句台詞很扎我的心:
我沒有李白洒脫,也沒有李白的才華橫溢。我只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小人物。
而這何嘗不是芸芸眾生的心聲。
這個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有人從出生那刻起就是「李白」,可以帶寵物坐私人飛機;也可以毫無負擔地縱情享樂。
而有些人,生來就在泥里打滾刨食。他們竭盡全力,只是想成為一個普通人。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也走不進那樣聲色犬馬的世界,但是不妨看看你身邊的那些「高適」:
那是在異國他鄉勤工儉學,坐在紐約地鐵上手捧一本《孟子》的中國女孩;
那是走出山區,站在高校府邸、遙望大山的雲南女大學生;
那是白髮蒼蒼,才實現自己畫家夢想的鄰居奶奶。
王小波曾說: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人生海海,歲月漫長。
沒有成為李白的機會,能成為高適也是一種美滿。
點個 「在看」,願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在自己的節奏里過好這一生。
作者 | 棉花枕頭&三胖,來源:帆書 原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主播 | 向北,主持人,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微信視頻號:向北閱讀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