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傍晚向日葵》走進廈門大學 高校巡迴展映拉開序幕

2023-11-03     淘票票

原標題:電影《傍晚向日葵》走進廈門大學 高校巡迴展映拉開序幕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正如火如荼的在廈門舉辦,由90後青年導演李旭執導的處女作電影《傍晚向日葵》也於日前在廈門大學展映。廈門大學作為首站,拉開了電影《傍晚向日葵》全國高校巡迴展映的序幕。此前,該片不僅在眾多海外電影節上斬獲頗豐,得到了世界觀眾的一致好評,還獲得了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攝影兩項提名,值此金雞舉辦之際,電影以全主創陣容走進廈大,與師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可謂別具意義。

生死哲學引師生共鳴 導演坦露電影應更極致

一個女人如何面對死亡?人類如何面對生命?導演李旭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抒寫著生命之詩。作為新人,李旭卻有著青年導演少有的耐性與心性,他對電影語言的處理非常成熟冷靜,試圖讓電影回歸久違的詩意。

談及電影主題,導演表示,這部片子是在講一個年紀大的人在生死之際內心的狀態呈現。「生和死是沒有距離的」,我們討論生死其實是在討論時間,時間的開始有了生,時間的停止有了死。片中女主人公「尋根」的行為是一種智慧,是可以展望未來的,一個人如果忽略了過去,那將無法擁抱未來,精神的死亡很可能早於生命的死亡。導演李旭對生死觀的表達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強烈共鳴。

此外,李旭還透露了電影拍攝的艱辛,「每一個環節,到最後編織成完整的電影就是從黑暗中找到一條準確的路,這條路既關乎製作技巧,也是一個主創內心抽象概念的轉化,這是特別難的。」作為一個90後導演,即使影片製作完成,李旭也一直在不斷反思,他認為有些東西可以做得再極致一些,聲音、聲效、背景音樂以及對於氛圍的營造,等等。「什麼是氛圍,氛圍有沒有參與敘事,氛圍有沒有進入到心理,包括自然聲效也可以參與到敘事中來,甚至可以把握一個節奏,把控一個結構,這是我最近新思考的。」

「懶惰」創作鑄就詩意 小成本影片探索別樣審美路徑

電影《傍晚向日葵》的主創人員都是業內極為資深的電影人。影片女主角娜仁花曾主演《湘女蕭蕭》《黑駿馬》《額吉》《天上草原》等影視作品,並獲得過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等殊榮;編劇劉一兵的《刀鋒1937》《王長喜來了》,姚婉莉的《相親相愛》等作品也相當膾炙人口;作為和張藝謀、姜文、昆汀·塔倫蒂諾等知名導演有過多次合作的美術師,曹久平對電影場景的選擇、畫面的呈現等方面都貢獻了非常寶貴的建議;影片的造型指導佟華苗曾參與過《殺死比爾》《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經典作品;攝影指導金貴榮曾拍攝過《童年在瑞金》《天邊的駱駝》《八萬里》等多部優秀影視作品,並憑藉《傍晚向日葵》獲得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提名,該片詩化的長鏡頭營造了大量的留白,這種留白化處理也為觀眾帶來了更多深入思考的空間。而談到攝影風格,金貴榮表示「整個攝影基調就是跟著演員走,我稱作為創造性的懶惰」,用藝術直覺來把握當下的時空與表演,把演員的潛台詞用影像傳達出來,「作為攝影,不要太多地呈現攝影的功夫、攝影的技巧,最重要是把故事的內涵、表演的東西呈現出來」,如此,便自然形成了一種詩意。

該片成片過程歷時四年,主創團隊們在四年中不斷雕琢打磨,精益求精。特別是導演李旭,他在前期創作及拍攝階段對劇本、構圖、視覺、光影等方面要求精細,後期製作中也絲毫不放鬆對影片最終呈現效果的把握。電影入圍了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總監製李興國表示,當今中小成本影片在電影市場的占比超八成,《傍晚向日葵》是只有幾百萬投資的小成本電影,是沒有辦法跟大製作的商業電影競爭的,但是在李旭導演的帶領下,所有主創每天都在磨鏡頭,「大家看到的每一個場景,場景的色彩,場景的設計,以及現場演員的表演。為什麼說電影一天拍幾個鏡頭,更多的時間就是用在這,就是精雕細琢,為觀眾提供一個很極致的感受」。《傍晚向日葵》的意義就在於希望探索出一條有別於其他電影的創作和審美路徑。

點擊獲取影片更多資訊

談及與李旭導演的合作,眾主創都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愉快且富有創作火花的過程,90後新人與資深主創團隊的組合使得新想法得以隨時迸發,同時,導演的沉著穩健和對藝術的極致追求,又讓主創們得以跨越時代和年齡,共同創作出一部極具審美體驗的電影。

主演娜仁花就坦言,自己與這部戲非常有緣,因為自己是一名蒙古族演員,而「娜仁花」在蒙古語中就是「向日葵」的意思。與90後導演的合作也讓娜仁花感到特別興奮,「一個90後的導演,他居然敢拍一部關於生死的影片。而他確實跟我們60後、70後、80後的眼光完全不一樣,對電影語言的掌握也是不一樣的,他用他的鏡頭語言、電影語言,來詮釋著關於生和死。」這讓她看到了跳脫於自己思維之外的對生死觀的全新詮釋。同時,娜仁花也非常感謝李旭導演給了自己用另外一種方式表演的機會,對於演了半個世紀戲的老戲骨來講,李旭導演提出的「用靈魂演繹」方式讓娜仁花大有收穫,非常幸運能遇到這樣一位優秀的導演。

向死而生燃希望 溫暖主題獲師生一致盛讚

影片雖沒有強烈的矛盾衝突和戲劇化情節,其舒緩的節奏也與當下碎片化信息接收的模式相背離,但卻得到了在場師生的一致喜愛。觀眾們被這種如今市場少有的電影形態和溫暖的主題所感染,它像一首散文詩,抒寫著創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也引導著觀眾對生活的思考。

不少學生看後對影片充滿了疑問,有學生認為,其實整個電影故事都只是女主人公在病床上的一場夢,她生命最後階段在村莊的生活並沒有真實發生,還有學生對片中的一些空鏡頭與蒙太奇、對人與人之間朦朧模糊的情感都有著不解與困惑。疑惑也正是導演的目的,導演不希望把太多複雜信息灌輸給觀眾,而是希望觀眾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體驗,真正傾聽內心的聲音,共同完成電影,正如導演所說「怎麼理解都是對的」。

娜仁花談到片中女主人公最後為何離開村莊,表示「她已經釋然了,不再懼怕了,不再恐懼死亡,她知道死跟生是一樣的美好」。電影《傍晚向日葵》的主題其實非常溫暖,它讓人們在活著的時候可以思考死亡,從而感受當下的美好,就像向日葵一樣,向死而生。編劇劉一兵也認為,我們戰勝不了死亡,但我們能夠看到希望,「我不想它那麼冰冷,我特別希望溫暖一點,這種溫暖和人生的回憶與周邊所有善良的人都有關係。」以溫暖對抗面臨死亡的恐懼,電影始終應該帶給觀眾美好。

李旭導演還寄語廈大學生「年輕人創作的時候,態度是最重要的,無論作品的高度和質量如何,在每個年齡段都要有每一個年齡段散發出來的味道,這是最珍貴的」,這些話也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電影《傍晚向日葵》由李旭執導,娜仁花、李玉峰主演,劉一兵、姚婉莉、李旭編劇,金貴榮擔任攝影指導,曹久平、於樹耀擔任美術指導,周新霞擔任剪輯指導,佟華苗擔任造型指導,沈星浩擔任藝術指導,郭好為作曲,劉曉飛擔任聲音指導。影片由大焱地文化傳媒(河北)有限公司出品,河北傳媒學院攝製,預計年底與觀眾見面。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傍晚向日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9090a77e37619541fe11ca39efedf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