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結束了。
縫縫補補才5天的假期或許很難還稱得上「黃金周」,但對於二次元行業來說,這依舊是僅次於暑假的黃金時段。
好就好在夏天還沒完全到來,好就好時間夠緊湊,適合讓人說走就走。
去年五一的時候,因為CP29同人展、鷹角的音律聯覺和線下嘉年華同期在上海舉辦,就吸引了不少二次元趕來參加。
三個活動的舉辦地相去甚遠,要想跑滿少不了一頓苦勞,便又被戲稱為「多索雷斯鐵人三項」(《明日方舟》里出現過的一項架空體育項目)。
當時這三項活動里,CP有著15年歷史,算上特展舉辦次數早已超過30;相比之下,明日方舟的音樂會「音律聯覺」從2021年開始才舉辦了三屆;明日方舟嘉年華就更別說了,還是頭一遭。
恐怕誰也想不到,「鐵人三項」在一年後成了「兩點一線」,留下來的是明日方舟的兩場活動。
上海電視台去年有在嘉年華現場採訪觀眾為什麼會來參加活動,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它在別的地方不開啊」;
到今年,音律聯覺的場次增加到了8場,嘉年華搬到了更大的場地,依舊一票難求……即便是在二次元氛圍濃厚、大小漫展遍地的上海,明日方舟這兩場縱跨上海、貫穿整個假期的活動,也算得上本地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二次元盛會了。
今年也同樣上了電視
其帶來的影響當然也不止於線下——《明日方舟》在iOS遊戲暢銷榜的第三位呆了四天,作為一款傳統意義上的二游,硬是從一眾全民級遊戲之間分到一杯羹。
也是一種兩麵包夾之勢
總之,正值五周年的明日方舟,贏下了自己的五一檔。
1
一場線下活動辦成怎樣才算得上成功?
對於許多主辦方來說,能賣掉足夠多的票來回收成本就算勝利;還有不少則是只求風平浪靜,不出岔子就成。
這些都不是明日方舟所面臨的挑戰——不論是音樂會還是嘉年華,所有門票開票沒幾分鐘便售罄,意味著將有十數萬人在這個假期里直接參與這些活動,一切都會在各方矚目下展開,得追求更高的標準才行。
也正因為活動舉辦的次數還不多,更容易被拿來和往期比較,這代表著要想獲得認可,還得辦出「一年更比一年強」的勢頭來。
這種壓力光是想想就很恐怖——之前用過的好點子基本不能再復用了,還得想出更有意思的活兒來,明日方舟有這樣的內容厚度嗎?
在參加完5月1日的音律聯覺音樂會之後,我便切身感受到這是多慮了。
音樂會全長兩個多小時,依託於相關曲目,用音樂引著玩家對遊戲中的泰拉大陸進行了一場巡禮,回顧了部分劇情故事——只是一小部分。
整場演出沒有中場休息也沒有噓寒問暖的MC環節,就是緊鑼密鼓、環環相扣的表演,卻依然能從節目編排上感受到演出只是因為時長有限「點到為止」。好在從現場反應來看,仍足以讓台下觀眾嗨上全場,歡呼和吶喊幾乎一刻也沒停歇過。
音樂會所包含的音樂風格也是相當多樣,時刻調動著觀眾們的不同情緒
所以僅一場音樂會確實是意猶未盡的,舉辦包含有更多內容、能滿足粉絲更多需求的嘉年華是順理成章的。
在明日方舟嘉年華的購票頁面上,官方提示說因為嘉年華和音樂會的活動場地相隔一定距離,所以推薦都參加的玩家選擇不同的日期參加。
這本身是個很樸素的提議,但當我在聽完音樂會的第二天去參加嘉年華的時候,卻發現事情也沒這麼簡單。
這次嘉年華的布展結構和音樂會一脈相承,是一場明日方舟IP的巡禮。官方館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為主題,布置了多個展台,衍生館的則有著「明日方舟編年史長廊」,展示了開服至今的遊戲內容記憶,彼此之間多有呼應之處。
想像一下,前一天晚上你聽了現場演出的新編曲《孤星》配樂,跟著《Control's Wishes》的節奏,和全場觀眾一起喊著倒計時,看著火箭升空;
第二天,你來到了嘉年華現場,又見到了現實中復刻的萬星園,聽著同一首音樂,和其他玩家一起環繞端詳——這種「Call Back」所帶來的奇妙感觸,是任何單個展覽都難以實現的。
火箭升空瞬間的演出現場
嘉年華「哥倫比亞」展區
在嘉年華現場,只要一個展台所播出的曲子也有在音律聯覺演出,往往便能聽見觀眾間有人喊出曲名,或是感嘆 「真想回到昨天的音律聯覺」並引來一陣附和——對於遊戲、對於音樂會、對於彼此的共同記憶,一刻不停地在展館內的觀眾之間迴響。
除了音樂會和嘉年華,《明日方舟》也在市中心的地鐵站布置了展示區,同樣吸引了不少人去打卡,於是明日方舟玩家流動於城市各地。
位於徐家匯地鐵站的陳列區同樣吸引了不少人參觀打卡
其實直到我參加完嘉年華回到家裡,才意識到自己仍低估了這一系列活動產生的影響力——我爸指著我從嘉年華帶回來的主題手提袋說道:「原來你去的就是明日方舟」,儘管他還是不太清楚明日方舟是什麼,但他知道了「明日方舟在年輕人里很流行」,這個新知識來自電視上的新聞報道、來自他在南京步行街上見到的許多穿著同款長外套的年輕人們。
對於真正意義上的路人都能有這樣的滲透力,不難想像身處其中的玩家們所感受到的城市氛圍。
2
把活動辦得「多點開花」,展露些許「城市級慶典」的苗頭,是明日方舟能在這個假期的展會活動里顯得獨一檔的原因之一,但要說帶來更多關於遊戲展會的新想像,那還是基於嘉年華本身的內容深度。
就像上面提到的,這次的嘉年華動用了國家會展中心的兩個展館,分為官方館和衍生館。
其中官方館就是通過不同展台來復現遊戲內多個國家地區最具標誌性的景點。
嘉年華「維多利亞」展區
對於這類遊戲嘉年華而言,布置展台最難的部分通常在於如何在做到讓人不出戲。展品打磨得再精緻,但在過道上擺幾把黑色摺椅、射擊遊戲冒出能在超市見到的玩具槍,往往就整段垮掉。
這也是這次明日方舟嘉年華能讓人感到不太一樣的地方。
展台包含了更多應景的功能化設計,比如「拉特蘭」的教堂,就是一個變相的休息區,遊客們逛累了坐在這裡歇腳,便也成為了場景的一部分。
各個展台哪裡排隊、哪裡圍觀、哪裡拍照、哪裡玩小遊戲,都有較明確的劃分,一目了然,且在大部分時候互不影響。
「萊塔尼亞」的遊戲互動區域就在兩側牆體的背後,但人來人往完全不耽誤拍照
從這一點上來說,卡西米爾競技場算得上是一個集大成的展區——這裡確實被布置成了有著觀眾席的競技場(雖然比賽項目是類似跳舞毯的踩磚塊),既還原了劇情場景,又將休歇、遊玩、觀賞、留念等展區功能都有機整合到了一起。
B站用戶@才不是因為想要那個 上傳的現場錄像
和許多類似的嘉年華活動一樣,明日方舟這裡也包含了各個展台集章換獎品的活動,不同點在於這裡打破了一些常見的做法,譬如先得玩了遊戲才能蓋章等等,明日方舟嘉年華則是將打卡做成了單獨的互動,只想集章的遊客簽個到就能走人。
現場還給每個人發了一個包含NFC的主題手環,只要靠近就能點亮打卡裝置的背燈,簽到記錄就會錄入對應的小程序,相當有科技感。
可惜在第一天較早時候發生了小程序崩潰的情況,好在很快得到了修復,這套系統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基本上運轉順利
從實際體驗來看,遊客大致花上大概1小時左右,就能集滿換取最高檔位獎勵的章數。即便參加過不少類似的嘉年華活動,這還是我頭一回達成這樣的成就。
現場可供蓋章的展台數也遠多於兌換獎勵所需要的章數
相應的,對現場的互動小遊戲感興趣的參觀者,也不用再和只為集章而來的遊客擠一起排隊,自然有了玩到更多項目的機會。事實證明,即便不設置什麼實質性獎勵(部分活動有一張小貼紙),也沒有打消大家體驗遊戲的熱情。
小程序也會顯示各個遊藝項目的大致排隊時長
讓不同遊客能夠各取所需,而不是用獎品釣著大家去做不感興趣的事——這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之所以明日方舟敢去打破這些早該變變的「老傳統」,顯然還是因為本身內容準備得夠充分,也對自家的玩家足夠有信心,知道大家願意去體驗遊戲玩法本身,不會冷場。
這種默契無疑是經由《明日方舟》五年來的遊戲內運營而養成的;而一項展會真要想辦得長遠,也離不開這種主辦方與受眾之間的默契。
3
如果說「科學辦展」的官方館代表了這次嘉年華「理性」的一面,那衍生館所呈現的便是「感性」的那一面。
占據了這邊最大片區域的就是「明日方舟編年史長廊」,以遊戲上線的2019年為起點,展示了《明日方舟》五年來遊戲里大大小小几乎每一個活動所涉及的主要人物、重要CG和劇情短片。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這個遊戲是如何一路走來的,經歷了哪些重要的劇情轉折。
運營五年終究也是個不短的時間,即便是來到嘉年華的玩家,也不是每一個都對遊戲里的一切如數家珍。要是有在這一兩年里錯過某個關鍵活動,可能對官方館的某些布置都會覺得陌生。
但在這條長廊上,只要你玩過《明日方舟》,你就一定能找到曾經打動你、驅使你來到這裡的東西。
又或者是遇到新的能吸引你的東西
這些內容是《明日方舟》用五年時間所提供給玩家們的,而在其對面的明日方舟IP展示長廊,講述的則是明日方舟如何在大家的支持下走過這五年的。
往年音律聯覺的藍光禮盒,漫畫、小說、桌遊,聯動商品,各類周邊……或許是因為覺得說「賣貨」很俗,大家總是會把商品化包裝成「IP」來講,但當這些千奇百怪的商品擺在眼前,每一項都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嘗試,相比盈利話題,其實更令人感慨的還是這些項目究竟是如何促成的,幕後有哪些合作方的努力推動,消費者又是怎樣買帳支持。
沒有這一切,也就沒有今天的明日方舟。
在參觀這個區域的時候,耳邊不止一次聽到其他觀眾指著某個展示櫃說:「這個我很想要的,那時候買不起」,相信他們身處這裡所見證的也不止是明日方舟的成長。
現場還有一小塊展區,掛著部分許多官方合作畫師為明日方舟畫的五周年賀圖,也有製作人海貓絡合物寫給大家的感謝信。
也有供現場觀眾留言的積木牆和貼紙牆
衍生館還同時有著大小兩個舞台,主舞台上的節目內容包括角色的配音演員和人氣主播們的現場互動,小舞台則是經由參展者報名後自發表演的節目,兩邊氣氛的熱烈程度不相上下。
觀眾們的自由舞台
明日方舟並不只屬於鷹角——這句話說來有些奇怪,但在這裡就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你能看到人與人之間是怎樣圍繞著一個虛構的世界觀來互相扶持、彼此成就的,一個文化產品能做到這樣,大概也算夫復何求了。
但這顯然不應該是明日方舟嘉年華、音樂會或者明日方舟其他與現實相連的部分所應達到的終點。
我曾經很嚮往暴雪嘉年華,因此認識了加州的安納海姆這座城市;也因為暴雪嘉年華總在10月末11月初舉辦,每當秋風吹起,便會想到又到了暴雪嘉年華快到來的日子。
我不知道明日方舟嘉年華是否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讓人們嚮往一座城市的理由,又或者其實已經達成了這件事;但是當明日方舟音樂會上響起「多索雷斯」的樂曲時,我聽見了大家異口同聲地吶喊:「夏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