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或學習中,「內卷」已經成為新晉的網絡名詞,指的是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
尤其是加班內卷,正逐漸形成常態化。在工作日時,過度的競爭使自己無形中承擔了更大的工作強度;或者在慵懶的假期中,當你在煲劇、遊戲、旅遊的你……突然被電話、被微信@時,雖然有一種想自動屏蔽的感覺,但最後可能還是會接受現實或者陷入無限循環的糾結中。
正所謂,假期不常有,加班卻常在。工作日,一個小時恨不得掰成兩個半。還有些人,雖然放假了,身體在浪,心卻在加班,一邊[惴惴不安]地玩,一邊[欲拒還迎]地確認工作群消息。
自我調節的幾種方法
看完後,你還敢讓你自己成為「隱形加班人口」嗎?雖然,現實生活中我們沒辦法完全避免或拒絕,但我們也要學會調節,尤其是壓力的釋放。
1
// 建立心理防禦機制
針對壓力源分析壓力事件的性質,理性思考並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確認個人的處理能力,並積極尋求有助於解決問題的信息和他人幫助,避免自責和退避。
2
// 改進和優化生活方式
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儘量在固定的時間就寢和起床,養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習慣;保持健康飲食,吃飯七八分飽即可,另外要堅持規律運動。
3
// 釋放壓力,學會自我肯定
列出已有的壓力及其形成原因,每種壓力思考2~3種不同的處理方法,與最信任的朋友或親人交流釋放壓力,學會積極地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自我讚美,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精神狀態。
4
// 藉助訓練學習心智放鬆
心智放鬆是一種意念放鬆,常見的有:
呼吸法:藉助深而長的呼氣與吸氣,達到放鬆效果,以腹式呼吸為佳;
自生訓練:即按照自己的意願,使身體產生某種生理變化,基本是複述一連串的口語公式,如「我感覺很平靜、很輕鬆、很溫暖」等;
可視化的心理圖像:從過去找出讓自己輕鬆的圖像,回憶詳細的意像,讓自己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