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銀行科技研究社
作者:盧華秋
關於我國徵信體系建設,人民銀行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發展模式,構建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以下簡稱「央行徵信系統」)和市場化徵信機構協同發展、互相補充的發展格局。
央行徵信系統方面,目前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收集信貸信息種類最全的徵信系統。向央行徵信系統查詢信用報告已成為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必要環節。
截至2022年8月末,個人徵信系統接入金融機構4081家,收錄11.5億自然人信息,日均提供查詢1084.4萬次;企業徵信系統接入金融機構3811家,收錄9874.6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信息,日均提供查詢服務27.3萬次。
市場化徵信系統方面,央行按照市場化原則發展個人徵信機構、依法為企業徵信機構辦理備案、培育信用評級機構。
目前,人民銀行先後批設了百行徵信有限公司和朴道徵信有限公司2家個人徵信機構。截至2022年8月末,百行徵信、朴道徵信分別覆蓋4.96億人、1.57億人,提供服務38.59億次、10.13億次,實現個人非貸海量替代數據全面共享應用。
截至2022年8月末,在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備案的企業徵信機構136家,已實現企業註冊登記等公開信息的全覆蓋,僅2022年前8個月累計提供信用評分、反欺詐、企業畫像、聯合建模、決策支持等徵信產品徵信服務就達52億次。
截至2022年8月末,全國備案評級機構55家,標普、惠譽等知名外資評級機構以獨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在「引進來」的同時,我國本土信用評級機構也在逐步「走出去」,提高了國際影響力。
此外,人民銀行還把服務小微企業融資作為徵信服務的重點。其中包括推動建設地方徵信平台,實現涉企信息共享應用。
截至2022年8月末,各地已建成地方徵信平台40餘家,累計收錄企業9049萬戶,接入金融機構3280家,提供查詢服務8170萬次,幫助90.66萬戶企業獲得貸款3.41萬億元,其中首貸率超過60%。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51歲中信銀行副行長蘆葦赴任中信信託黨委書記;中信金控成立3個月,已完成銀證信保股權轉換…
銀保監會:全面叫停新設網絡小額貸款從業機構
大家都在看
信用卡業務會不會被「拋棄」
「衣食住行」享優惠,多家銀行信用卡「圈住」國慶消費|黃金周觀察
小貸行業向頭部集中,網際網路大廠加速整合小貸業務
五大行或迎首位副部級副行長;57歲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履新交行黨委委員
銀保監會:進一步縮小銀行高管人員任職資格核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