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應聘老師,因身高185被拒,高個老師和幼兒相處要揚長避短

2023-02-03     糖果媽媽

原標題:女子應聘老師,因身高185被拒,高個老師和幼兒相處要揚長避短

如今人出於對外表的追求,無論男女,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修長的身高。不過對於女孩子來說,「長得太高到底好不好」一直都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

女子應聘少兒美術老師,因身高185被拒

最近,杭州的張女士發視頻稱,自己去面試時因為身高太高而被拒絕。

張女士學習的是美術專業,對於以後的職業規劃是想成為一名少兒美術老師。不過幾次面試下來,張女士都被招聘方以「身高太高」為理由拒絕。

張女士身高185cm,確實和我們大多數女孩子的身高有明顯的不同,又因為自己想要從事的是少兒美術教育,面對的都是一些低齡的孩子,無論是學生還是桌椅,都是比較矮小的。

而身高過高的張女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需要長時間地彎腰輔導孩子們繪畫,因此,招聘方就以張女士需要長時間彎腰,時間長了之後會影響身體健康而沒有錄取。

對於這樣的理由,張女士也覺得很無奈,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己因為身高問題而被拒之門外了,甚至還有的面試官直接詢問:有沒有因為身高而被拒絕過。

不過在張女士看來,自己的身高對於教學並沒有什麼影響,雖然自己已經被拒絕了好多次,但出於對這個行業的喜愛,張女士表示自己仍然會選擇在這個行業堅持下去。

做教師身高是硬性規定?並非空穴來風

無獨有偶,張女士是因為身高太高而被拒絕,之前還有新聞曝出,一位女大學生,因為身高不足1米5而無緣教師資格證。

這位女大學生就讀是一所師範類學校,結果在畢業的時候,卻被告知因為其自身身高問題,不能參加教師資格認定,也就是說拿不到教師資格證。

雖然教育部對於教師資格證身高限制沒有統一的規定,但地方性法規卻有權規定,所以說,那些因為身高問題而無法從事教師行業,還真的不是嚇唬人。

老師身高過高,對幼兒階段的孩子有哪些影響?

一般來說,老師只要是具備了專業的知識技能,基本的道德標準,在拿到職業資格證書後,就可以面試教師崗位,但各個用人單位因為具體實際情況不同,對於老師的聘用上也會有所差異。

像張女士有著185cm的身高,對於幼兒階段的小朋友來說,確實顯得有些「距離感」,尤其是作為少兒美術老師,那些身材小巧玲瓏的反而更加具有親和力。

幼兒時期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基礎時期,也是關鍵時期,諸多的學習習慣、交友方式都會在這個時候慢慢成型。

實際上,在這個時期,除了父母家人,陪伴孩子引領孩子的就是幼兒階段經常接觸的老師。

雖然並不能說明高個子的老師就是「壞老師」,但從形象上來看,身高過高的老師往往會給人更大的氣場壓迫,一旦有膽小的孩子因為身高問題而對老師有懼怕情緒,那麼這樣的童年創傷可能會被一輩子刻在心理上。

甚至一旦沒有得到及時的開導和解決,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

相反,那些小巧玲瓏的老師,可能在形象上就更具有親和力,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對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培養孩子從內的自信心。

身高太高的老師,如何和幼兒相處?

其實,身高的高矮並不會成為做幼兒教師的「絕對障礙」,換一種說法,這樣的問題完全是可以克服的。

如果擔心自己的身高會影響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日常相處,那麼在交流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嘗試平等的交流。

所謂的平等交流,就是態度平等、關係平等、視線平等。

態度平等自然就是對孩子採用和藹可親的說法方式,主要以說教的方式來教導,而關係平等指的是平時最好能和小朋友打成一片,縮短因為身高差距而帶來的距離感;

而關於視線平等,高個子的老師也可以在和孩子們交流的時候,蹲下或者彎腰和孩子進行交流。而長時間的彎腰交流,確實會對自己的腰部有損傷。

但實際上不僅僅是高個子的老師,那些普通身高的老師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需要經常蹲下的。

所以說,在身高方面,無論是高矮都會有所得失,個子高容易和孩子們產生距離感,而矮個子更加親切卻容易失去一些威嚴。因此,身高並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如何揚長避短地教好學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7ad16dda428a2d56788a8c14c6e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