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中裝飾紋樣的寓意

2023-03-29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中國古建築中裝飾紋樣的寓意

中國古建築,色彩豐富、造型萬千的紋樣隨處可見。

於門樓、窗欞、脊飾、鋪地等等,或木質紋里、或磚石印痕,中華紋樣文化已嵌入時光深處。

由於建築裝飾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像繪畫、雕塑那樣直接描繪,雕刻出某一種具體的情節,所以多採用象徵與比擬的方法去表現一定的內容,也是採用具有特定象徵意義的動物、植物、器物等形象,單獨地或者組合地表現出一定的內容。

動物紋

傳於其神,形神中藏吉利

古代繪製紋樣的匠人或許從未學過繪畫,卻可以從自然界中尋找靈感,栩栩如生的動物紋樣,為中國的傳統紋樣增添不少色彩。

主要在地雕、漏窗、建築細節以及景觀小品中。

神龍在漢高祖自稱為龍子以前,早就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了,所以在宮殿建築上,龍儘管成為帝王的象徵而規定不可在他處使用,

但在民間,龍卻成為神聖和喜慶的象徵而被廣泛地使用在寺廟、祠堂等建築上。

在各地房屋屋頂的磚雕屋脊上,在石牌樓的梁枋上,在磚門頭、門臉的磚雕裝飾里,都能見到神龍的身影。

既有龍頭龍身龍爪俱全的龍,也有龍頭卷草身和龍頭回紋身的草龍和拐子龍。

獅子

性格兇猛,俗稱獸中之王的獅子早就是佛教中的護法獸,傳到中國後,它又成為守護大門的護門神獸了。

建築大門前一對獅子左右並列,右為足撫幼獅的母獅,左為足接繡球的雄獅,這樣的布置已經成為固定的格式了。

在宮殿寺廟前有獨立的石獅,在普通住宅大門前,獅子都雕在門墩石上。

有趣的是在民間,老百姓在逢年過節時,興起一種舞獅子、耍獅子的活動,兇猛的獅子變得活潑可愛了,所以獅子不但具有威武的象徵意義,而且同時還表現出喜慶的氣氛。

龜為水生動物,但又能爬上岸來在陸地上呆一些時候,它不像魚、蝦一出水就不能生存。

龜背長有硬甲,遇外界侵犯時,可將龜頭和四肢縮至甲殼內以自衛。

龜甲在古代常作占卜吉凶之用,並將所占事項和卜辭刻記在甲上,稱甲骨文,成為早期文字和歷史的重要資料。

龜在獸類中屬壽命較長的一種,很早就與龍、鳳、虎並列為四神獸之一,所以龜具有神聖與長壽的象徵意義。

在磚、石材料的構件上,除了用龜作石碑的基座之外,很少用它的整體形象作裝飾,而常見的是用龜背上的六角形,稱龜背紋,作為裝飾紋樣。

這種龜背紋相互連結在一起,常作為裝飾的底紋出現在磚石構件上。

魚作為裝飾紋樣出現很早,數千年前人類所使用的陶製品上就有魚的形象。

魚具有較多的象徵意義,魚繁殖力強,象徵多子多列在十分重視家族衍生的中國封建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魚的諧音為「余」,無論福事、喜事都年年有餘,戶戶有餘,是人之所盼。

所以魚的形象經常出現在磚雕和石刻里。

鹿與仙鶴

鹿性溫馴。鹿頭上初生的鹿角稱鹿茸,是名貴的藥材,對人體有大補。

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神秘而神聖的動物,是佛家象徵長壽的仙獸,

鹿的諧音為「祿」祿為古代官吏之就俸,高官厚祿,象徵著發財致富。

仙鶴細脖、尖嘴、長腿,亭亭玉立。如果鶴頭頂皮膚裸露,呈丹紅色,則稱「丹頂鶴」,形象更為優美。

鶴紋,始見於唐代。鶴是瑞鳥,常與同樣象徵長壽的松樹,組合雕刻於門樓之上,寓意松鶴延年;也常與鹿紋結合,稱「六合同春」或「鹿鶴同春」,代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鶴在百鳥中屬長壽者,所以有稱人之高壽為「鶴齡」的鶴與蓮荷放在一起,取二者諧音有「和合美滿」之意。

蝙蝠

顏色灰暗,白天躲在黑暗中,怕見光亮的蝙蝠只因為有個好聽的名字,蝙蝠的諧音為「遍福」遍地是福,所以頻頻出現在建築的裝飾中,

在門頭、影壁的磚雕里常見到它們的形象,不過這種其貌不揚的動物經過工匠之手,其形象大大被美化了,有的簡直像一隻張開翅膀的花蝴蝶。

還有大象,麒麟等一些其他寓意吉祥的動物。

幾何紋

變於其線,浸潤中華底蘊

幾何紋,因以點線面組成多種規則的幾何圖形而得名,是出現最早、也最簡潔的紋飾。

中式營造中常見的幾何紋樣有回紋、冰裂紋、如意紋等,在建築構造與景觀營造中運用廣泛。

回紋

回紋,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形如「回」字而得名,寓意吉利深長。常將獨立的回紋用作過梁、月洞門、鋪地等間隔或收邊圖案,將連續的回紋用作建築裝飾,妝點出整齊劃一的精緻效果。

冰裂紋

冰裂紋顧名思義,是由冰塊炸裂形成的圖案經過高度抽象後而成的紋樣,正如冰裂消融般,寓意一切不如意都將過去,美好自將如期而至;常被用於鋪地、窗欞裝飾,若隱若現的視覺觀感,為園林凈增一抹韻味。

如意紋

如意紋因紋飾取自如意造型而得名,借喻「稱心」「如意」,

與「瓶」「戟」「磐」「牡丹」等組成民間廣為應用的「平安如意」「吉慶如意」「富貴如意」等吉祥圖案,

用於中式建築構造中,常見的如意紋是懸魚的裝飾。

字形紋

是究是圖,筆觸間頌吉祥

自古而今,「吉」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由圖騰而生成的漢字,萬、福、祿、壽、喜、財、安……無一不屬於吉的範疇,表現在建築上,則以雕刻、彩畫的形式為多。

萬字紋

萬字紋,即梵文「卍」字形紋飾,寓意「吉祥之所集」。

也正是因此含義,古代巧匠將圓明園中33間房子按「卍」形建於水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萬字軒。

萬字紋雖由直線條構成,卻呈旋轉對稱形式,絲毫沒有呆板之意,莊重、嚴整,活潑、自由,常用於漏窗、欄杆、掛落的裝飾,寓意萬福、萬壽、萬年不絕。

壽字紋

「壽」字,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皆知其含義。

「壽」字紋多出現於滴瓦之中,以長形「壽」字紋與蝙蝠紋組合,寓意「五福報壽」,以圓形「壽」字紋與蓮花紋、如意耳組合,寓意「福壽如意」。

植物紋

美於其形,方寸間匠古韻

原始農業的出現,人們的生活與植物發生了密切的聯繫,植物紋樣也被大量運用於彩陶、器皿、服飾、住宅……

中式漏窗、洞門、鋪地及景觀裝飾小品中,也常選用靈芝花、海棠花、荷花、卷草等植物紋樣,通過精緻的構成組合,形成豐富的藝術表達。

蔓草紋

蔓草又稱吉祥草、玉帶草、觀音草等,是自唐代開始使用的卷草紋飾。

蔓草紋多取蓮花、忍冬、菩提以及華蓋、法輪、瓔珞等佛教紋樣,既具曲線繚繞的空靈,又有行雲流轉的韻律;「蔓」諧音「萬」,蔓草形狀如帶,「帶」諧音「代」,喻富貴萬代、稱心如意。

荷花紋

荷花,別名蓮花、芙蓉、水華等,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源,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用作紋飾,被崇為花中君子,象徵高潔。常以雕刻形式,裝飾於景觀小品、建築細節中。

自然紋

信仰入畫,千年間築芳華

中式的美,美在其意境。摘天上圓月置於素牆之上,便有了月洞門的意境之美。

天文地理中的日月星辰、雲氣、海浪……皆成了古人寄託美好的風物,或取其形,或取其義,於天地之外,別構一種美學。

擬日紋

擬日紋外圓似太陽的形,圓內由東向西旋轉的圖案代表太陽由東向西飛速旋轉、烈焰升騰的形象,千年時光流轉,火焰旋轉形狀漸漸被花瓣取代。

從秦朝起擬日紋被應用於鋪地中,抱鼓石鼓身、漏窗中常見擬日紋。

雲紋

雲紋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崇拜,高高漂浮於空中的雲朵,寓意著官位如意高升。

以云為瓷器裝飾紋樣始見於唐代,千年發展,雲紋已演變出豐富形態,如四合雲、如意雲、朵雲、流雲、捲雲等。

海浪紋

海浪紋,形似水流動的姿態,自北宋便有之。於古代官服上,又名「海水江崖紋」,代表古人對海洋的敬畏。

多以雕刻工藝展現,使得水紋肌理更立體。

時光流轉,時代更迭,中國傳統紋樣的芳華,早已深入建築肌理,凝固成中國獨特的文化語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78ee36660750ffa8a7b21642d88b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