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前留8字保千年無憂,劉禪歸降說6字庸言,善終後結局逆轉

2022-08-05   仲安筠

原標題:諸葛亮死前留8字保千年無憂,劉禪歸降說6字庸言,善終後結局逆轉

三國最具神話色彩的人物諸葛亮六次兵出祁山北伐,都功虧一簣,最終積勞成疾的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結束了傳奇人生。

諸葛亮臨死前害怕自己死後被仇家或者盜墓賊給盯上,連屍首都難以安寧,於是他便在臨死前暗中留下一計,8個大字:棺材南抬,繩斷便葬!

據史書記載,諸葛亮自知時日無多時,便向劉禪寫了一封信,信中囑咐道:「臣死後,請陛下不可厚葬,只需準備一口棺材,然後挑選4個精壯之人,用麻繩抬著我的棺木一直往南走,中途不可換人,等什麼時候繩子磨斷了,將臣就地埋葬就好。」

當時的劉禪雖然滿腹狐疑,但考慮到這是丞相的臨終所託,只好照辦。

為什麼「棺材南抬,繩斷便葬」就能夠保證諸葛亮的平安呢?因為他早已料到,抬棺的四個人會撒謊說繩子斷了而將其草草掩埋,劉禪也必定會察覺出其中的不妥,將這四人統統斬首,這樣的話,自己到底埋在哪就永遠沒有人知道了。

可以說諸葛亮真的不愧是曠世奇才,這個計謀果然保全了自我,以至於到現在還沒有人能真正找到諸葛亮的下葬之地。

諸葛亮只一計便保全了自己的「身後事」,接下來,我們便來看看漢獻帝劉協、蜀漢後主劉禪、曹魏末代皇帝曹奐、和東吳末代皇帝孫皓四位亡國之君的「身後事」。

第一,漢獻帝墓——千年完好。

劉協是東漢的最後一代皇帝,落入了曹操的手中之後,他雖然想努力改變這種傀儡狀態,但他數度反抗都徒勞,比如和曹操撕破臉皮,比策劃衣帶詔事件等,但都沒有成功。曹操去世後,他的際遇則更為悽慘——曹操的兒子曹丕,逼迫他禪位,讓他徹底成了亡國之君。而他去世之後,曹操的後人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方莊鎮古漢村南,為他修築了陵墓,名曰禪陵。他的陵墓雖然沒有和東漢的其他帝王葬在一處,但是如今依舊保存完好,並且還成為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算是一種天大的幸運了。

第二,劉禪墓——夷為平地。

劉禪是劉備之子,也是蜀漢的第二任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亡國之後,被押往了洛陽。司馬昭在宴會上設了蜀地歌舞,詢問他是否思念蜀漢,他卻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因此,他被後人稱之為庸君。但也正是因為劉禪的「低調」和隱忍,使得他得已善終。他最終逝於洛陽後,直接葬在了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翟泉村東。

據悉,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的陵墓還完好無缺,然而,只過了短短數十年時間,其墓卻被夷為了平地,其上甚至被村民種了莊稼。這也算是一種大幸了。

第三,曹奐墓——下落成謎。

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奐屬於默默無聞之君主。他一直安安分分地做著司馬家族手中的傀儡——他公元260年五月,被立為皇帝,公元265年十一月十二日被迫禪位,期間所做的事情,僅僅是給司馬昭加官進爵,使司馬家族以晉代魏之路更加順利。因為曹奐「乖順」,司馬家族並沒有刁難他,在他禪位之後,將他封為了陳留王,並允許他照舊使用天子的儀仗。此後他又活了37年,死後被諡為「元皇帝」。

據《嘉靖彰德府志》等古籍記載,他的陵墓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彭城村。然而,後來考古發掘之後,證實這座陵墓並不是曹奐墓。而曹魏末代皇帝曹奐墓究竟在哪裡,現在依舊是一大謎團。

第四,孫皓墓——千瘡百孔。

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是一位殘暴的君主,他在任時實行恐怖政策,對臣民施以暴刑,曾經斷人手足,剝下人皮,讓人心驚膽寒。同時,他還驕奢好色,整天花天酒,淫亂後宮。他的惡行最終導致了東吳亡國,他自己也因此成了西晉的俘虜。

成了俘虜後,他沒有劉禪那樣有「智慧」,因為高傲地「頂撞」了西晉皇帝,被直接處死。他的陵墓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送莊鎮鳳凰台北村。然而,現如今他陵墓早已被盜墓賊挖的千瘡百孔,成為三國四位亡國之君最悲涼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