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文摘」徐留平:依靠勞動創造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2024-05-05     長安街讀書會

原標題:「幹部文摘」徐留平:依靠勞動創造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徐留平:依靠勞動創造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幹部文摘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對廣大勞動群眾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並寄予殷切期望,對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工作要求。這一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廣大勞動群眾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懷和一以貫之的期望要求,既是對勞動和勞動者的節日禮讚,也是對全體人民發出的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動員令。我們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組織動員億萬職工群眾踴躍投身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鬥。

堅持崇尚勞動、謳歌勞動,凝聚全社會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思想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勞動,是共產黨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徑,是共產黨人保持政治肌體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產黨人發揚優良作風、自覺抵禦『四風』的重要保障」,「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勞動的地位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繼承發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時代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工會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職工,持續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工會媒體作用,加大對勞動模範、「大國工匠」、「最美職工」等的宣傳,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有力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截至目前,聯合中央宣傳部宣傳發布110位「最美職工」,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推出11季《大國工匠》、選樹宣傳5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著力組織職工建功立業,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等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推動全社會熱愛勞動、投身勞動,有力彰顯了勞動創造的巨大推力。2023年共開展127個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項目,組織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750餘萬條,開展技術革新項目40餘萬項,取得發明創造20餘萬項。

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也必然成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必經之路。當今世界,新技術革命迅速興起,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勞動形態深刻變化、勞動場景不斷豐富,但勞動價值沒有改變也不會變。新征程上,要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強化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勞動群眾的關心關愛,宣傳黨和政府鼓勵勞動創造的方針政策,宣傳「中國夢·勞動美」,宣傳勞動典型的先進事跡,唱響「勞動光榮、工人偉大」主旋律。加強勞動教育,組織好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成長為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不斷煥發職工群眾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聚焦新型工業化、新型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等方向,實施職工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建設工程,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開展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網上練兵和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讓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

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匯聚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內涵作出深刻闡述,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通過不同形式在「五一」前夕向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問候,謳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對弘揚「三個精神」提出明確要求,把我們黨對「三個精神」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熔鑄於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奮鬥的偉大實踐,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成為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一代又一代勞動者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工會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圍繞落實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重點改革任務,著力推動解決產業工人在薪酬待遇、技能形成、晉升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突出發揮勞模工匠示範引領作用,選樹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加強職工技能培訓,構建線下線上結合的工匠學院培育體系,創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動,有效激發廣大職工群眾投身產業、提升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2013—2024年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546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13480個、全國工人先鋒號10948個;目前,全國各級各類創新工作室10.5萬家、工匠學院600多家,已舉辦兩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大國工匠論壇。

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社會的進步,總有榜樣力量的引領。黨和國家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始終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終高度重視發揮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要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拓展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培養造就與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相匹配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大力實施典型標杆選樹培育和示範推廣建設工程,加大勞模和工匠人才培養選樹力度,影響和帶動更多職工尊重勞模、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加強勞模和工匠人才管理服務工作,進一步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加強創新成果評選、展示、交流和推廣,為勞模和工匠人才發揮作用、傳承技能搭建平台、創造條件。勞模和工匠人才要再接再厲、爭創一流,身體力行向全社會傳播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用自己的優秀品格、模範行動引導和鼓舞全體人民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致力造福勞動者,推動讓中國式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億萬職工群眾

2023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指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首先要體現在億萬勞動者身上」。在今年的「五一」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愛護廣大勞動群眾,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勞動者合法權益,激勵廣大勞動群眾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成就夢想」。這既體現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更是向廣大勞動者作出的莊嚴承諾。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勞動力大國,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尤其是伴隨產業形態變革,新興行業和新型職業大量湧現,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等群體面臨的權益保障問題須高度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工會認真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急職工之所急、想職工之所想、憂職工之所憂,努力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積極推進穩就業保就業,持續開展就業援助活動,配合政府做好根治欠薪工作,推動各地及時科學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金秋助學、陽光就業、職工醫療互助、職工公益、農民工平安返鄉、關愛農民工子女等活動,構建起困難職工幫扶的多重保障線。加強工人文化宮、工人療休養院等服務陣地建設,加強和規範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深入推進「工會服務站點雙15工程」,目前全國已建成工會驛站18.42萬個,覆蓋服務職工群眾1.47億人。最大限度地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組織到工會中來,實現頭部平台企業總部全部建立工會,2023年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380萬人。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堅持社會公平正義,讓勞動者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對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既是應有之義,更是重要保證。新征程上,要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高度關注產業轉型升級對職工就業等權益帶來的影響,打造「工會幫就業」精品服務項目,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切實加強維權制度機制建設,突出抓好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等關鍵環節,突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女職工等重點群體,推動健全完善工資決定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提升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障水平,維護職工生命健康權益。推動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落實落地,保障職工民主政治權利。深入實施工會數智化建設工程,讓工會工作插上「數智化」翅膀,實現職工群眾「一鍵入會」「一網全通」和「一終端全維服務」,努力做到時時、處處、事事高效服務億萬職工。暢通職工訴求反映渠道,完善與職工群眾聯繫的制度機制,發揮好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作用,加強勞動法治宣傳和法律監督,開展法律諮詢和法律服務,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工會幹部要更多地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一線,真正了解職工所想所盼、所思所願,旗幟鮮明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幹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

【徐留平: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馬嘉均;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熱門篇)

「好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首部為黨獻策理論讀物《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版發行

「書目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403期幹部學習書目博覽

「期刊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405期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408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台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累計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7301a9b7bf53d821f7fd5fbe1c7ce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