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現西漢古墓,出土最早的黃腸題湊,專家:皇帝御用

2022-06-16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北京發現西漢古墓,出土最早的黃腸題湊,專家:皇帝御用

北京發現西漢古墓,出土最早的黃腸題湊,專家:皇帝御用的形式

考古對於古人來說也許並不盛行,但是在現在已經非常受關注了。有時候,會覺得考古非常神奇:你可以通過一幅畫,復原出一位幾百上千年的妃子的樣貌,也可以通過一柄泛著冷光的越王勾踐劍,感受到千年前古人的鑄劍能力的強大。

考古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比如遺蹟的探究,又比如文獻的研究,還有古墓挖掘與探究——這也是時下非常重要的一種考古方式。之前也寫過許多和古墓挖掘相關的文章,今天要說的也是古墓發掘之大葆台西漢墓中出土最早的黃腸題湊。

在這次發掘中,考古學家的發現是振奮人心的,這齣土的最早的黃腸題湊,經專家解釋,乃是皇家御用形式。

先介紹一下大葆台西漢墓——中國西漢晚期的兩座大型木槨墓。這齣土最早的黃腸題湊最先是在保存較好的一號墓發現的。

事實上,在大葆台西漢墓出土的最早的黃腸題湊並不是發掘大葆台西漢墓唯一驚人的發現,在大葆台西漢墓葬博物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座我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中,可是有不少第一次出土的珍品在陳列著呢!

比如有三輛最早的西漢木質單轅車實物;比如把「生鐵固態脫炭成鋼」的冶煉法出現的時間提前了四五百年的一把鐵斧等等。

這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乃是在距今西漢廣陽傾王劉建的地下宮殿原址上建立起來的,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帝王陵遺址博物館。博物館挨著公園,占地非常大,要上萬平方米。

大葆台西漢墓保存相對完好,給研究中華漢文化及北京歷史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該墓是一座「黃腸題湊」木壘墓穴。從墓道、甬道、外迴廊(外藏槨)到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和後室諸部,以梓宮、便房、黃腸題湊為中心,體現了漢代皇室陵寢的肅穆。

所謂「黃腸題湊」,了解古代陵寢設計的人就明白,乃是一高的木圍牆,木端朝向棺槨。牆正南辟門,門上裝鋪首銜環。進門有飲食宴樂的地方便室,還有皇帝坐席,可以說是把皇帝生前的享受都安排在陵寢中了。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陳列的一號墓室復原陳列部分,主要包括西漢諸侯王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等,也正是在這一部分展覽中,我們可以非常近距離地了解到古代諸侯王生前生活的狀態。

當然,展出的許多車呀,隨葬器物呀,也非常值得我們參觀。我們很多時候說古代有某個東西,那都是根據文獻資料,亦或者一些圖片、畫作,真正能看到實物的,其實並不多。

然而在這兒,最早的木質單轅車和一些出土的陶、銅、鐵、玉、瑪瑙、漆器、絲織品等400餘件文物,都能夠讓我們大飽眼福,大大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的發現,應該是考古界莫大的幸事,在大葆台西漢墓中的許多歷史文物,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研究西漢帝王葬制、車馬殉葬制以及西漢時期的北京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專家們也表示,尤其是其中出土的最早的黃腸題湊,乃是皇帝御用的形式,把歷史上這段實物印證的空白為我們填滿了。能夠有幸到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參觀一番,想來是非常意義也非常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情。如果以後有機會,小編自己也要親自去看一看,希望大家也都爭取去實地感受一下,想來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663a8a157fa0e011620afaaf16f2d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