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生物醫藥園抗體製備實驗室核心要點

2023-09-22     宅文化動漫

原標題:杭州西湖生物醫藥園抗體製備實驗室核心要點

抗體是一種由免疫系統產生的蛋白質,具有特異性識別並結合特定抗原的能力。抗體在醫學研究、生命科學和臨床診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抗體製備實驗室的主要是通過刺激動物模型或使用細胞系來引發免疫反應,從而使其產生特定的抗體。隨後,這些抗體會經過進一步的處理、純化和檢測,以得到高純度和活性的抗體製品。本文以EPC工程(總承包)集成服務商CEIDI西遞的某項目為例,談談抗體製備實驗室的核心要點。

在抗體製備實驗室中,研究人員經常使用多種技術,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免疫印跡、免疫組織化學等,來檢測和表征抗體的特性。實驗室還需要配備必要的設備和試劑,如培養箱、離心機、蛋白質電泳系統和抗體標記試劑等。因此通常需要分為不同的區域,如樣品處理區、培養區、純化區等。CEIDI西遞抗體製備實驗室室內設計參數如下:

1、潔凈度:通常要求達到10萬級(ISO 7級)或更高級別。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固定顆粒物濃度在指定尺寸範圍內(通常為0.5微米及以上)。

2、壓差:潔凈區與非潔凈區之間的壓差,應不小於5Pa,潔凈區與室外的壓差,應不小10Pa。

3、實驗室溫濕度:相對濕度在50~65%,溫度在18~26℃

4、風量:保證供給潔凈室內每人每小時的新鮮空氣量不小於40 M3/h.每人。

為了確保抗體製備實驗室房間的負壓控制,CEIDI西遞通常採用餘風量法、壓差法或兩者結合的綜合控制方法。

純壓差控制方法:主要通過使用壓差傳感器測量室內與參照區域的壓差,控制器根據與設定點的偏差,按照PID調節算法對送風量或排風量進行控制,以達到所需的壓差。

餘風量(氣流追蹤)控制方法:此方法保持抗體製備實驗室的送風量與排風量之間的一定風量差(即餘風量),從而產生一定的壓差。餘風量控制通過實時測量風量變化,並通過調節送風量或排風量,動態地實現相應的風量平衡,以保持恆定的風量差和壓差。

混合控制系統:混合控制系統結合了純壓差控制和餘風量控制兩種方法,以確保對實驗室的壓差進行穩定可靠的控制。常見做法是採用餘風量控制作為基本方法,並加入壓差傳感器和控制器監測餘風量,以確保穩定的壓差控制。通過監視餘風量,該系統還能監測整個實驗室的控制系統、風管系統和圍護結構完整性。根據計算得到的餘風量預設定值為1500 m³/h,使得在最大和最小排風量時,考慮門窗縫隙和圍護結構滲透的風量均按照1500 m³/h設計。最小送風量為3100 m³/h(4600 - 1500),最大送風量為12600 m³/h(14100 - 1500)。

抗體作為生物製劑,對實驗室的要求嚴格才能有效防止外界微生物和顆粒物的污染,確保抗體製備的純度和無菌性。具有十餘年實驗室專業建設經驗的CEIDI西遞,對生物醫藥園抗體製備實驗室的設計經驗豐富,能夠幫助企業全面解決建設問題合理布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59c5877faa94619026757ad9da388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