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八天收穫累累碩果,圓滿落幕期待再相聚

2023-07-19     種疏汽車

原標題:北影節八天收穫累累碩果,圓滿落幕期待再相聚

300多部中外佳片展映,330.89億元人民幣的市場簽約金額,高峰論壇的前沿理念……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成功地履踐了「十年之約」,在全球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率先吹響了中國電影復興的號角,為人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電影盛會。

當北京遇上電影節;當影迷與心愛的電影相逢;當電影人併入了中國蓬勃發展的軌道,北京國際電影節抓住契機,揚帆起航,不僅成為全世界電影大師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成為全世界電影愛好者心目中的觀影聖地,展現出全國影視高地的強大影響力與號召力。

特別節目再相聚:懷著夢想再出發

隨著關曉彤、許魏洲、張雪迎、熊梓淇、伊麗媛用美妙的歌聲唱響電影《綠野仙蹤》的插曲《飛越彩虹》,「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特別節目——再相聚」也精彩開啟。節目分《再相聚相聚摯愛》《再相聚相聚2020》《再相聚相聚未來》三個段落,既勾連起中國電影人勇於「圓夢」的情懷,又記錄了第十屆北影節突破奮進的姿態,展望了中國電影蓬勃向上的未來。

演員鄭愷作為「暢想者」率先登場,發表了他對於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暢想語:「與其說2020年,我們不斷見證歷史,不如說我們每一天都在體會生命的微小與博大,信任的溫度與廣度......包括,電影。隨著那束光源的亮起,生活也會破解暗淡。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光,點亮了我們的所在。相聚,依然需要保持距離,但你我有知,那其中關於電影的記憶,將我們緊緊相連在一起。」

在第一組「再相聚」——「時光影院」環節中,柏林影后詠梅、著名演員小陶虹與觀眾們相聚在影院場景中,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經典作品,談論電影中的喜怒哀樂,傾訴自己對於電影地久天長的摯愛;作為電影人,詠梅和小陶虹特別向觀眾致以敬意,稱他們是看不見的朋友;也向電影院的放映員、運營人員、保潔人員、消毒人員、檢票員、售貨員致敬,他們都是為了電影而無私地付出愛的人。

在第二組「再相聚」——「圍爐對話」環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和導演唐季禮、陸川來到了「會客廳」,談到了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電影人帶來的衝擊。

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導演程騰、李煒則表示,希望通過我們這代人的努力,讓國風動畫重返巔峰。

電影《一點就到家》的導演許宏宇說:「《一點就到家》中的年輕人像每一個奮鬥的你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啟動式和兩場特別節目展現電影人情懷

而北京國際電影節兩場特別節目「夢圓奮進」和「再相聚」則精彩紛呈,構思巧妙,就像是電影人寫給電影的情書,溫馨感人,餘韻猶存。不僅講述了電影人在創作方面的思考與堅守,還表達了電影人對電影行業日益回暖、再度蓬勃發展的堅定信心,用「再相聚」的美好意向暢想中國電影的希望。

「啟動式」及「夢圓奮進」特別節目在北京衛視播出後,收視成績優異,分別位列省級衛視全國35城排名第五位、第六位。

此外,組委會打造的「十年拾光」照片展、與中國電影博物館聯合舉辦十周年特展等主題活動,以感恩之心、自省之心、發展之心,回顧北影節與中國電影、北京城市、影迷群眾的相互依存,回顧十年來中國電影發展的輝煌歷程,見證了北影節十年耕耘的成果。

北京展映,露天電影成情懷載體

「北京展映」是北京國際電影節最受歡迎的環節之一,對於影迷來說,「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是每一年的殷切期待。

今年的「北京展映」首次打通線上、電視、影院、露天4個展映渠道。露天展映,24部中外經典老片、優質新片,讓城市民眾重溫臨風而來的電影情懷;公益放映500場,覆蓋懷柔區16個鄉鎮街道。

影院展映板塊,全市19家影院放映,100部影片,400場次的光影饕餮令影迷們深感幸福。全球超過100個城市的網友雲打卡觀看北影節片單電影,輕巧互動助推北影節在年輕受眾中廣泛傳播。

電視展映則在北京衛視、BTV影視和BTV青年三個頻道,循環播放20部中外優秀影片。這既是10部國外影片首次在國內電視台播放,也是北影節首次開拓電視端展映渠道。

看電影是最「浪漫的事」,此次組委會設置的「露天放映」單元在北京中間影院、南鑼書店、楓花園汽車影院、合景摩方(北京)購物中心火熱展映了八天。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露天電影在我國逐漸流行,時至今日,它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觀影形式,而是幾代人的記憶縮影和情懷載體。借北京國際電影節之機,影迷們在清涼的夜風中欣賞《找樂》《洗澡》《溫蒂妮》《我們是X》等國內外優質佳作,給夏日的夜晚增添了許多歡樂。

大師班為電影產業注入力量

除了李安之外,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還邀請了中國香港導演關錦鵬、奧地利導演傑茜卡豪絲娜、美國電影協會(MPA)成員公司的資深電影人艾秋興與人們分享他們最真實的職業歷程和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並通過多種播出渠道傳遞給影迷們。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堅持高端定位,廣邀名家大師來京論道,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出謀劃策。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不只是智識與經驗的交流,更是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的傳遞,它將智慧、勇氣、決心與堅韌注入整個電影產業。

高端論壇成為電影行業風向標

「十年如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中磊興奮地宣布,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紀錄是由中國電影誕生的,可見中國電影人韌性十足,在迅速恢復。而陳思誠所說的「作為電影人,應該更宏觀地去思考疫情給整個人類帶來的改變」和陸川導演「希望把內心的感受都反哺到創作中去」的話語,也讓人感受到,中國電影人的不懼困境、不負韶華。

「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論壇上,嘉賓們達成共識,提出在5G時代,電影人要深入分析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對電影科技的新需求、新興的視聽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科學技術在電影行業的應用經驗,進而推動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使5G技術助力中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上,《獅子王》導演羅伯明可夫說:「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一個結識新朋友,重新見到老朋友的絕佳機會,任何疫情或者說其它的困難都不會阻礙我們之間真誠的友誼和共同的人性。」

此外,「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藝術電影論壇」「國際電影學術論壇」「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也是直擊當下熱點話題,嘉賓們妙語頻出,答疑解惑,北影節已經成為電影行業的觀察者和風向標,為從業者提供了一個思想碰撞、分享新知的交流平台。

北京市場碩果纍纍,簽約再創新高

在行業對話單元,北影節首次在懷柔精品民宿舉辦北京市場行業對話,聚焦「中國青年導演崛起之路」等熱點話題,為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勇於破界,升級打造「電影+」

其中,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舉辦的遊戲動漫電影單元行業論壇和首屆「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賽事板塊活動展現了影視與電競成功破圈的巨大魅力。

而「科技單元」以「電影,點亮科學之夢」為主題,通過線上展映、科普直播等方式,向公眾展示電影科技發展。

廣受讚譽,北影節成媒體流量擔當

助推中國電影新高潮

隨著中國電影與國際的接軌與融入,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已經成為全球電影盛事的一部分,為電影人架設「國際網絡」,推動中國電影的「新高潮」做出了突出貢獻。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電影之城,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是1905年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的。中國電影從這裡生根,枝繁葉茂、繁衍不息,與這座城市結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緣。

十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更是成為了重要的宣傳推廣平台,講好中國故事,確立中國電影產業在全球電影業界的話語權,引領全球電影格局新一輪的發展,使中國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前沿、電影產業和電影科技的發展風向標。

陸川、陳思誠、文牧野等導演在北影節上表示,北京是一個能夠激發導演創作的城市,作為中國影視高地,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有著獨特優勢,未來,北京國際電影節會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更好地服務於產業,打造獨具特色的電影節品牌。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也將沿著北京電影產業的發展觸角逐漸延伸、交織、牽連,在這個古老都市的城池街巷間鋪設出一條條通往奇幻夢境的軌道,讓人們在轉過某個尋常的街角,即刻便能與美麗的電影光影共同攜手徜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54edf540787e4d31395bdaeb05daa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