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外長就台海大放厥詞後,德調查中國通信設備,朔爾茨:減少依賴

2023-04-17     軍事評論

原標題:德外長就台海大放厥詞後,德調查中國通信設備,朔爾茨:減少依賴

據觀察者網報道,在對華關係上德國態度出現反覆。德國外長在剛結束的訪華行程中,對台海局勢發聲干涉,聲稱歐盟應對台海局勢表示關切。稱所謂「台海關係德國經濟利益,中國大陸不應改變『現狀』」。對德方態度,王毅當面告誡指出,兩岸統一是二戰後國際秩序關鍵組成部分。中國曾對德國統一予以支持,中方期待並相信德方對中國統一同樣予以支持。

外交領域之外,經濟領域德國同樣有所動作。德國內政部長稱德方正對中國5G通信設備進行調查,如調查過程中發現風險因素,將對相關中國設備予以禁用。

上月底,德國政府已要求通信企業通報使用中國通信組件情況。相關要求引發企業擔憂,因為更換組件將涉及技術及成本問題。另一方面,德國總理朔爾茨出席印尼舉辦的工業博覽會時稱,德國致力於減少對華原材料依賴。為達成這一目的,德國將助力印尼、智利等關鍵礦物供應國發展原料加工能力,以使德國的工業供應鏈多樣化。朔爾茨還透露,正推動歐盟同印尼、印度、墨西哥等國簽訂自貿協定。朔爾茨過去講話中幾次談及對新興市場國家的重視,推進與各新興市場國家達成自貿協定,可視作德國貿易多元化的動作。但應該看到,朔爾茨推進德國發展同他方經貿關係是德方的自由,卻不應以針對中國為藉口。

除此之外,中遠海運入股德國「福地」碼頭一事,也出現變故。由於德國相關部門將「福地」碼頭列入「關鍵基礎設施」行列,中遠海運入股一事將面臨德國政府新的審查程序。這在直接影響中遠海運與漢堡港的合作前景。

法國總統馬克龍剛剛做出「歐盟不是美國附庸,不應過度介入台海」呼籲,德國從外長到內政部長便做出系列針對中國的動作,這很難說是種「巧合」。德方相關表態或意在抵消馬克龍表態帶來的影響,將歐盟對華態度「拉回」美國所期待的軌道。

美元霸權形勢窘迫情況下,德法兩國近期在對華關係上做出相反的反應,頗為體現著兩國受美國霸權滲透影響程度的不同。

法國作為常任理事國,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便堅持法國的大國地位,是西方大國中率先與華建交的國家之一。法國在政治、軍事層面保持著較大獨立性,這給今日法國提供了對美國霸權說不的底氣。馬克龍已明確指出,美歐的盟友關係不意味著需對美國馬首是瞻,歐盟應遠離台海集中精力於自身發展遠景上。

這同時的德國,未能對法國形成有效呼應。如德國防長發聲反對馬克龍主張,德國外長訪華期間發表干涉台海言論,德國內政部長在敏感時間推進對中國通信供應商的審查。事實而論,北溪管道被炸、稜鏡門事件、美國近期泄密醜聞就在眼前情況下,德方繞過美國通信設備、美國禍心眾所周知的危害性不談,獨獨挑起對中企的事端。這只能表明德方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有失公正,對美國危害視而不見,這也只能進一步毒害德方的未來遠景。

當下美元連續加息引發的危機愈演愈烈,全球形勢的驟變或在短期內就將發生。德方應認清形勢,與喊出「歐洲戰略自主」的法國及中國、巴西等大多數國家共同,促進多邊主義局面的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530278522c36d5936638e53dc6a0d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