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金三支柱體系失衡,稅收優惠政策是個人養老金擴容的關鍵

2022-09-28     芥末堆看教育

原標題:我國養老金三支柱體系失衡,稅收優惠政策是個人養老金擴容的關鍵

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近日,湘財證券研究所發布財富管理研究系列研究報告《個人養老金制度對財富管理行業的影響和機遇》。報告顯示,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三支柱養老金體系。

其中,第一支柱是國家主導且具有強制性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繳費由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大類。第二支柱是由企業、僱主自願發起的職業養老金,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繳費由企業和員工共同負擔,該基金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市場化運營。第三支柱是個人主導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包括商業養老保險、個稅遞延養老保險、養老目標基金等養老金融產品,隨著個人養老金頂層設計落地,第三支柱的建設將加快推進。

除了以上三個支柱,全國社保基金作為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也是多支柱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壓艙石的作用,可視為第一支柱的重要補充。

截至2021年末,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結餘6.4萬億,第二支柱規模4.4萬億(2.6萬億企業年金和1.8萬億職業年金),第三支柱規模約1700億(包括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理財、稅延型商業保險、專屬養老保險),占比分別為58%、40%、2%。若把社保基金(3萬億)也納入第一支柱,則第一支柱占比將達到67%。在老齡化加快的背景下,我國養老金制度結構性問題凸顯,尤其是第三支柱亟待補強。

儘管我國在1991年就提出發展三支柱體系的理念,但建設重點主要在第一和第二支柱,直到2018年4月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決定在上海、福建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目前,第三支柱以養老金融產品試點展開。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分為帳戶制和產品制,帳戶制是設立與個人綁定的養老金帳戶作為養老金運營管理、稅優政策執行的平台,產品制是基於個人所購買的養老金融產品來實行稅收優惠等政策。

報告顯示,我國現有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目標基金、商業養老保險(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其中,僅有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享有稅收優惠政策,但由於稅收優惠力度不足、退稅手續繁瑣,總體試點效果不盡如人意。

根據公開數據,養老理財、養老目標基金、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規模分別約為544億、1141億、6億、16億,具備較大發展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4c85ebe77ef67da5ad8adaa75140c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