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恆大汽車在港股復盤時曾表示,正計劃通過股權或債務融資的方式籌集約5億美元,以供恆馳5的產銷和公司正常經營的資金需求,為此,恆大汽車也一直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融資事宜。時至今日,這個潛在投資者終於浮出水面。
近日,恆大汽車發布公告稱,獲得了美國上市公司紐頓集團首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該筆資金將全部用於恆大汽車天津工廠,以保障恆馳5的正常生產和恆馳6、7的陸續量產。此外,紐頓集團還將提供三筆過渡資金,合計約6億元人民幣,用於集團汽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
同時,紐頓集團還將協助恆大汽車開拓海外市場,實現每年向中東市場出口3萬-5萬輛恆馳汽車。一系列操作下,紐頓集團又能否盤活恆大汽車?
資方有何來頭
資料顯示,投資恆大汽車的紐頓集團,前身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國內造車新勢力艾康尼克(ICONIQ),創始人為浙江商人吳楠,而吳楠如今也是紐頓集團的董事會主席、執行長,截至今年5月23日,仍持有紐頓集團77%的投票權。
2016年,艾康尼克將總部遷入天津高新區。2019年,艾康尼克與天津市靜海區政府、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就艾康尼克落戶靜海及美亞汽車股權轉讓舉行了簽約儀式,至此,艾康尼克正式獲得了造車資質。
同年,艾康尼克在上海車展首發亮相了七系概念車新款車型,並計劃於當年將其量產,到2026年進行換代。但業內沒有等來車型的上市,卻在2022年,等來了艾康尼克更名紐頓,並將總部遷至阿聯的消息。
更名後的紐頓集團得到了中東政府和資本的大力支持,不僅成為阿聯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的廠商,還獲得了阿聯皇室基金2億美元的注資,只不過獲得投資後,紐頓也改為由阿聯皇家集團控股。去年11月,紐頓集團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了阿聯新能源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家企業。
雖然搖身一變成了阿聯的企業,但紐頓集團卻沒有放棄中國市場,去年9月,紐頓集團在浙江投資了100億元,用於建設首個超級工廠,該工廠設計年產能10萬台,計劃2024年實現投產。
恆大汽車易主
不過,紐頓集團的當務之急,卻是造出車來,這也是為什麼紐頓集團要投資恆大汽車的原因。恆大汽車表示,與紐頓集團的合作存在「互補性」,紐頓集團通過利用其現有的車輛平台,可以大幅縮短其上市時間,降低與開發可量產智能電動汽車產品的業務執行相關風險。
同時,恆大汽車還認為,恆馳與紐頓集團規劃中的Ada與Muse系列車型具有高度的互補性,有助於兩者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進一步拓展恆大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份額。
於是,紐頓集團「大手一揮」,直接買下了恆大汽車的控制權。根據此次認購交易,恆大汽車將配發和發行新股,紐頓集團作為認購方,將以總認購價認購61.77億股認購股份,每股認購價為0.6297港元。截至該公告日期,紐頓集團認購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56.96%。交割後,紐頓集團認購股份將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27.50%。
而恆大集團和許家印將持有112.16億股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9.93%,這也意味著恆大汽車將不再是恆大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而且在強制可交換債劵被悉數交換後,恆大集團的持股將進一步被稀釋。
據悉,根據債轉股協議,恆大汽車的貸款未償還本金及利息合計約209.5億港元,將按每股3.84港元轉換為54.41億股新股份(占債轉股完成後股份總數約33.52%)。在債轉股及股份認購事項完成後,恆大集團在恆大汽車中的持股比例將降至21.75%。相比之下,持有27.50%股份的紐頓集團將成為恆大汽車的最大股東。
前景仍難確定
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恆馳5已累計交付超1000輛新車,獲得投資後,恆大汽車的下一個目標是推出和生產恆馳6和恆馳7。紐頓集團表示,相信恆大汽車可以幫助滿足包括阿聯在內的中東地區對電動汽車的需求。而紐頓集團也將協助恆大汽車開拓海外市場,實現每年向中東市場出口3萬-5萬輛恆馳汽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著「中東土豪」的光環,但紐頓集團卻和恆大汽車一樣,屬於「泥菩薩過江」。根據官方發布的財報,截至去年底,紐頓集團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2.12億美元,總負債達7197萬美元,並且2020年、2021年、2022年,已連續3年營收為0元,虧損正逐年擴大。
此時,紐頓集團除了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之外,其附屬公司紐頓(浙江)汽車有限公司還將為恆大新能源汽車(天津)有限公司提供三筆有擔保的共計6億人民幣的免息過渡性資金。先不說以紐頓集團目前的情況,能否拿出這麼多的資金,就算拿出來了,這些錢對於恆大汽車而言,能起到多大效果,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