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叫冬節。冬至到,也就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的天氣了。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凡是過節,似乎都跟美食離不開,所以,我們應該順應季節,這個時候就要多吃一點好吃的滋補一下身體,來抵禦寒冷。那麼,冬至這天都會吃哪些傳統美食呢?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餃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也是北方人在年三十和冬至必吃的一道傳統美食,民間有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吃餃子最適合吃蘿蔔餡,鮮美又營養!
【蘿蔔韭菜豬肉餃子餡調法】:
1.先將豬肉剁成肉餡,然後加適量生抽、胡椒粉、花椒粉和蚝油,充分攪勻後腌制10~20分鐘。
2.蘿蔔洗凈不用去皮,擦成絲後放入盆中,加入一勺鹽,攪拌均勻後腌制20分鐘,目的是剎出蘿蔔絲中的水分,從而減輕辛辣味。
3.韭菜一把洗凈切細備用。
4.蘿蔔絲腌出水分後,再用手擠一擠,擠乾淨水分後放到案板上剁細,然後再和腌制入味後的肉餡放到一起,然後把切細的韭菜也放入,再加入適量的油,攪拌均勻後再加鹽調味,再次攪勻即可。
第二:湯圓
說起湯圓,我們都知道元宵節的時候會吃湯圓,其實在好多地方冬至這天也會吃湯圓,尤其是在南方,湯圓的地位一點都不亞於北方的餃子。冬至吃湯圓,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其實,冬至吃湯圓不僅因為它的美好寓意,更因為它的餡料豐富,十分地有營養。
第三:麵條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也就是說過了冬至開始,白天會越來越長,夜間越來越短。北方很多地方有冬至吃面的習俗,寄託了人們未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好吃的麵條做法】:
1.提前燒一鍋開水,水開後下入麵條開始煮。
2.然後準備個麵條拌汁:碗中放入蒜末、辣椒麵和芝麻,澆上適量的熱油,激發出它們的香味,接著再加入適量的胡椒粉、白糖、鹽,生抽,攪拌均勻後再盛入一勺燒開的煮麵條水,再次攪勻後備用。
3.麵條煮好後,撈出過涼開水,然後控乾淨水分後放入調好的料汁中,再撒上一把蔥花,放入一個煎好的荷包蛋,美味即成,簡單又好吃!
第四:羊肉
俗語說「三九補一終,來年無病痛」,羊肉有著驅寒溫補的作用,冬天喝上一碗熱騰騰有羊肉湯,渾身都暖和,滋補又營養。
【羊肉湯做法】:
1.先把羊肉和羊骨頭多清洗幾遍,洗凈後浸泡20~30分鐘,泡出羊肉中的血水,減輕腥膻味。
2.洗好的羊肉放入鍋中,然後加入沒過羊肉的涼水,再加入料酒和蔥姜進行焯水,約兩分鐘後撈出羊肉,用溫水清洗乾淨表面的浮沫。
3.另起鍋加油,油熱後先下入蔥姜蒜爆香,接著倒入羊肉,炒干羊肉表面的水分,炒至羊肉變色後再淋入幾滴白酒去腥,繼續翻炒幾下後,把羊肉轉移到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慢慢燉1個小時左右。
4.燉至羊肉軟爛後,再加入適量的蘿蔔塊和一把枸杞,繼續燉10分鐘,將蘿蔔燉熟後,再加適量的胡椒粉和鹽調味,最後撒點香菜和蔥花,就可以關火了,香味濃郁,好吃極了!
今日冬至,這4種傳統美食記得吃,順應節氣,滋補暖身不怕冷!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的分享,就請幫忙轉發+點贊+收藏支持一下曉峰吧,我們明天見!感謝支持!感恩遇見!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