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獎提名一公布,就尷尬了。
觀眾呼聲很高的演員張頌文,並沒有出現在「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名單中。
甚至連「最佳男配角」提名,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事實上,《狂飆》是這屆「白玉蘭獎」的熱門影片,該劇不但提名了「最佳電視劇」獎,男主角張譯、和導演徐紀周,也都被提名了。
唯獨少了表現突出的張頌文。
在觀眾心中,《狂飆》這部劇算是「雙男主」的影視劇了,畢竟張頌文的戲份比張譯只多不少,並且將「高啟強」這個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隨著網友質疑聲越來越大,正規媒體也針對此事發聲了,還透露了很多細節。
《南都娛樂》報道稱,張頌文之所以沒有出現在提名名單之中,是因為《狂飆》劇組一開始就沒有給「高啟強」這個角色報名參選「最佳男主角」。
後來《狂飆》成爆款,張頌文演技炸裂,組委會各方也有讓張頌文參選的想法,但白玉蘭獎的評選章程規定,沒有報名就無法進入評選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張頌文,《狂飆》中所有的反派角色都被「遺忘」了。
包括張鮑大志飾演的趙立冬,高葉飾演的陳舒婷,賈冰飾演的徐江,儘管演員的演技不錯,但劇組都沒有為其報名參選。
這就不得不讓網友懷疑,是不是因為飾演的角色是壞人,才錯失了此次的大獎提名。
但翻看以往的「白玉蘭獎」獲獎演員,也有飾演大反派的演員啊。
比如23屆白玉蘭獎的「最佳男配角」,就頒給了《人民的名義》中飾演「高育良」的實力演員張志堅。
為什麼《人民的名義》能為反派角色報名,《狂飆》卻「畏手畏腳」進行自我約束呢?
可能是「反派」帶來的現實警醒意義不一樣。
「高育良」是典型的反派影視形象,忘記初心,危害社會,魚肉百姓,觀眾早就盼著他被繩之以法。
而「高啟強」因為編劇描寫的角度不同,儘管他也忘記初心,也欺行霸市並犯下累累罪行,但卻給觀眾一種他是迫於環境、不得已而為之的感覺。
甚至不少觀眾開始同情這個「黑老大」的命運。
同樣是大反派,現實意義確實不在一個量級。
而白玉蘭獎作為三大官方主辦的獎項,在評獎時肯定有這方面的考慮,《狂飆》導演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只給劇中正面人物張譯報了名。
很快,官媒就對這件事發聲了。
《新京報》發錶快評,《反派「高啟強」就沒有獲獎資格?》的標題,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高啟強這個角色,和以往影視作品中的「反派」有很大不同。
只能說編劇很敢寫,沒有搞「角色臉譜化」的套路,反而用了很濃重的筆墨,描寫了人物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劃分。
這種編劇手法相對來說很新穎,獲得了觀眾的認可,再加上張頌文演技精湛,就把「高啟強」這個角色演活了。
觀眾喜歡這種「反派」,但劇組卻認為「安欣」才更能代表《狂飆》。
片方擔心起到不好的輿論作用,怕被扣上一頂「三觀不正」的帽子,所以報名參選時,自動忽視了飾演反派角色的演員們。
其實這麼做,顯得有點多慮了。
觀眾喜歡「高啟強」,是喜歡張頌文的精彩演技,感慨「高啟強」的經歷起伏和人性複雜,戲裡戲外誰善誰惡,還是分得很清楚的。
結果劇組這麼一搞,就有點上綱上線的味道。
公布提名之後,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不少被提名演員,都在社交帳號下分享這一喜訊,片方也是各種稱讚,就差放鞭炮慶祝了。
但張譯入圍後,《狂飆》劇組就寫了一句話:《狂飆》入圍多個獎項提名。甚至連張譯的名字都沒有提及,似乎坐實了劇組和張譯不和的傳聞。
而《狂飆》在播出期間,張譯不但沒有發文案宣傳,甚至還刪除了很早之前的一條與《狂飆》有關的內容。
然後又有《狂飆》女演員發文稱「和張譯老師合作感覺不好」,結果導致張譯被「網暴」,差點扣上「耍大牌」的帽子。
儘管《狂飆》劇組期間也發文為張譯澄清,但片方在某平台上,卻悄悄將海報改了。
張頌文被挪到了C位,領銜主演里,張譯的名字也玩起了消失。
導演徐紀周接受採訪時,對張頌文的演技大加讚賞,但對主演張譯的表現,沒提一個字。
張譯同樣缺席了《狂飆》的慶功宴。
這麼多迷惑操作,要說劇組和張譯相處和睦,明顯沒什麼說服力。
但處於此次爭議風口浪尖的張頌文,似乎對此並不關心。
儘管不少粉絲急得都給白玉蘭獎組委會打電話、發郵件了,但張頌文一直對此事避而不談。
其實,這挺符合張頌文低調內斂的性格。
走紅之前,他喜歡一個人逛菜市場、夜市來體驗生活,沉澱演技。
走紅後,他還是喜歡干這些,只是怕大家認出自己造成混亂,就多了一副口罩。
被粉絲認出來後,還笑著揮手打了招呼,一點架子都沒有。
北影節上看到已故經紀人趙玉德的照片時,張頌文情難自抑,默默擦著眼淚。
當初張頌文事業陷入困境時,是他的經紀人趙玉德陪他走過來的,如今自己終於火了,趙玉德卻已經不在了。
《狂飆》爆火之後,劇中不少演員開啟了瘋狂撈金模式,張頌文卻一直將精力放在拍戲上面,一個代言都沒有接。
他肯定感受到了走紅後發生的種種變化,他的流量是可以立刻變現的,而且數額可觀。
但張頌文沒有忘記初心,依然秉持著「不過度消費自己」的原則。
這可能就是張頌文被大家喜歡根本原因。
只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粉絲多了,自然也會出現各種讓他「無可奈何」的事情。
比如網友們對他和其他演員之間的拉踩比較,如今激烈的程度,已經和「飯圈」無異了。
人紅是非多,甚至有媒體直接跑到影視圈大佬陳道明那裡,詢問他對張頌文的看法。
陳道明這樣答道:
「張頌文不是一個天賦型演員,他骨子裡是一個廣東人」。
作為張頌文的前輩和從業多年的老演員,陳道明這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不少網友覺得陳道明是在「貶低」張頌文,似乎還開了「地域炮」。
其實陳道明說得沒錯,這句話準確地描述了張頌文身上的特點。
「不是天賦型演員」,這是一個事實,張頌文自己也曾說過類似的話。
但這句話的側面也反映出,比起天賦,演員的努力和人品才加更重要,張頌文就是靠著不斷的努力奮鬥,才會有如今的成績。
「骨子裡是廣東人」,這句話確實會讓人有不少聯想。
但提起「廣東人」,大多數網友的印象,應該是「低調、務實、勤勞」。
這些特點,說得不正是張頌文長期以來的表現嗎?
所以陳道明對張頌文的評價,並沒有貶義,儘管沒有說得很直白,但確實全說對了。
如果粉絲們理解了張頌文的性格,就能對此次他被白玉蘭獎「遺忘」一事釋然了。
能提名得獎固然是好事,沒有得獎也不會對張頌文有什麼影響。
他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保持赤誠。
得獎這種事,只要用心拍戲,還愁沒有機會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