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深入挖掘廉潔元素 打造廉潔品牌
紅網時刻新聞12月8日訊(通訊員 謝萬波 何強)近年來,道縣堅持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深挖廉潔資源、創新廉潔載體、引領全民參與,持續營造崇廉尚潔氛圍,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打造廉潔文化高地。
深耕優秀傳統文化。搜集整理元結、陽城、周敦頤、寇準、何紹基等本地歷史文化名人的廉潔故事,以省級廉政教育基地周敦頤故里為依託,深入挖掘周敦頤「愛蓮守潔」「官清夢安」的廉潔思想,建成全國第一個專題介紹周敦頤廉潔思想的文化展館,通過完整再現周敦頤生平事跡,詳細闡述了其廉潔思想從萌芽、發展到成熟的整個過程,以及對歷朝歷代的影響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啟發,讓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深刻感悟一代廉吏周敦頤的廉潔思想魅力。
大力傳承紅色基因。新建和修繕陳樹湘紅色文化園、黨性教育基地、何寶珍烈士故居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建成陳樹湘生平事跡陳列室、禾塘決策地、豪福湘江戰役命令地、葫蘆岩—茶園紅軍渡口、饅頭嶺陳樹湘養傷地、石馬神陳樹湘斷腸明志地等6個紅色場館並投入使用。陳樹湘「絕對忠誠」黨員教育培訓基地,內設集「教育、體檢、提升」於一體的「陳樹湘共產黨員體檢中心」,「我是陳樹湘」聲光電互動的現代科技黨史教育館,參觀者可以現場感悟陳樹湘「鐵血後衛垂青史,斷腸明志鑄忠魂」的英雄壯舉。充分挖掘陳樹湘、何寶珍革命烈士以及紅軍長征在道縣留下的紅色故事,整理「半筐紅薯與六張紅軍紙幣」「一個竹碗」「高低門板」等紅色廉潔故事,通過吃紅軍飯、唱紅軍歌、走紅軍路等特色項目,以革命戰士的第一視角,追尋紅色記憶,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打造「一地一品」特色。立足本地清廉人物、清官臉譜、格言警句等題材,整理了周敦頤「錢不滿百」「平斗量米」「智斗杜咨」「為民洗冤」等清廉故事,先後創作或編寫了《大宋清官周敦頤》《周敦頤廉潔思想研究》《歷代名人與道州》等教育讀本,拍攝了廉潔專題片《理學鼻祖清官典範周敦頤先生》,影視作品《愛廉說》《後衛師長陳樹湘》《永不言退》《斷腸明志陳樹湘》,紅色歌曲《英雄陳樹湘》《寶珍是個好姑娘》,讓歷史人物廉潔思想、革命精神體現當代價值。《周敦頤:官清贏得夢魂安》短視頻獲評「清廉湖南·紅色文旅」——「三進三推」清廉文化推廣傳播活動「優秀微視頻」獎。原創紅色故事情景劇《忠誠》獲第七屆湖南省藝術節「三湘群星獎」最佳作品獎,專題片《陳樹湘「斷腸明志」鑄忠魂》入選湖南省首批黨員幹部黨性教育精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