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散步成為了很多老人的選擇,散步屬於低強度運動,但不要小看散步,它對健康的好處是不容小覷的,對於老年人而已,每天養成散步的好習慣,有利於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可以有效預防血栓;散步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散步還可以起到瘦身的效果,堅持散步的人,體重能夠控制的更好;散步能夠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很多老人覺得年齡大了,靜養會更好,這種觀念是大錯特錯的。一個不愛運動的人,時間長了,會發現一系列疾病都會找上。
不過,雖然散步有利於血管的健康,但是散步也要控制度,很多老年人尋求散步的速度和步數,認為越快越好,越多越好,殊不知過而不及,過度散步,反而會損傷膝蓋的健康。
當然,年齡大了,要想維持血管的健康,只是散步是遠遠不夠的,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年過50,堅持5件事或比運動好。
第一,年過五十,堅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血管的損傷很大,長期高鹽飲食,很容易誘發高血壓,大家都知道,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時間長了,還容易合併斑塊形成,導致血管狹窄;長期高脂肪飲食,比如喜歡吃油炸食物、動物油、肥肉、動物內臟、動物腦等,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這同樣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長期高糖飲食,比如喜歡喝碳酸飲料,喜歡吃各種含糖量很高的甜品,均容易誘發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對血管同樣有較大的損傷。
第二,年過五十,堅持多喝水
多喝水能夠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有利於改善循環,所以不要等到明顯口渴的時候再去喝水,平時就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特別是早上,建議你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溫開水。
第三,年過五十,堅持遠離煙酒
如果你能遠離煙酒,那麼你的血管一定會更好,香煙里含有尼古丁、焦油、苯並芘等多種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很容易損傷血管,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至於酒精,酒精會干擾脂肪的代謝,長期喝酒的人,更易導致高血脂、脂肪肝和動脈粥樣硬化。
第四,年過五十,堅持早睡早起
如果你想自己的血管更好,那麼保持規律的作息至關重要,規律的作息有助於改善睡眠,如果長期失眠,很容易導致內分泌的紊亂,身體里的有害激素分泌的更多,這些有害的激素則會損傷血管。
第五,年過五十,應該積極預防和治療慢性病
到了五十歲,你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即便及時發現身體里可能已經出現的慢性病,不要等到疾病很嚴重了才想到去醫院就診。年過五十歲,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要積極治療這些慢性病,避免它們的加重,以便預防血管疾病的加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到了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的確,到了五十歲,你只有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才能讓身體更健康,也才能真正預防疾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