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小國阿曼要干10萬噸矽料大項目,誰是幕後操盤人?

2024-01-18     藍鯨財經

原標題:中東小國阿曼要干10萬噸矽料大項目,誰是幕後操盤人?

文|趕碳號

文|趕碳號

沙特、阿聯等中東國家正面臨巨大的能源轉型與氣候挑戰。沙特就有複製我國的光伏、氫能完整產業鏈的打算。2023年,協鑫科技曾表示正尋求在中東建立一家年產12萬噸的顆粒矽工廠。從此以後,矽料巨頭們的全球化動作,一直是投資者調研的熱門話題。

最近,中東國家阿曼忽然爆出一個大新聞:當地將建設一個年產10萬噸的多晶矽大項目。這個總投資在百億以上的大項目,幕後操盤者並不是協鑫,但卻仍然與中國光伏企業密切相關。他,究竟是誰呢?

01、10萬噸大項目:將無情碾壓海外矽料企業

2024年1月16日晚,雙良節能公告,中標「年產10萬噸高純矽基材料項目」,內容是「多對棒還原爐及尾氣夾套管裝置、綠電智能制氫裝備和溴化鋰機組裝置。」 本次預計中標總金額約為5832萬美元(按最新匯率計算約為人民幣約4.19億元)。

10萬噸多晶矽,對於海外多晶矽市場,是個什麼概念呢?除中國外全球最大的項目,而且和目前建成的海外產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海外多晶矽產能;單位:萬噸/年;來源:SMM

德國瓦克分布在博格豪森、農特里茨產能6萬噸,在美國查爾斯頓產能2萬噸;韓國OCI在馬來西亞有4萬噸產能;REC在美國華盛頓州摩西湖有1.8萬噸;美國漢姆洛克有1.8萬噸。阿曼一上就是10萬噸,不知這些海外老玩家們的心理陰影面積會有多大。

阿曼大項目位於該國蘇哈爾自貿區(SoharFreezone in Oman)。招標人是:United Solar Polysilicon (FZC)SPC。趕碳號在此直譯為「聯合太陽能」。

雙良節能提到,本次中標事項彰顯了公司的多晶矽還原爐系統、綠電智能制氫裝備及溴化鋰機組等設備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有利於公司進一步開拓中東地區新能源市場並積累國際客戶資源,持續提升經營效益。

招標企業「聯合太陽能」完全引發了趕碳號的好奇,這家公司還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究竟是何方神聖?

對此,雙良節能公告也僅僅這樣介紹,「聯合太陽能」是專業生產光伏、半導體級晶體矽材料的製造公司,擁有專業技術和管理團隊、公司資信良好,履約能力較強,與雙良節能及其子公司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關係。

針對阿曼正在進行中的光伏項目,趕碳號苦苦進行了一番查找後發現,2023年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六建)基礎設施公司發布了多個阿曼多晶矽項物料需求招采公告,包括空氣能採購、開關櫃以及臨建工程的圍牆外紅線內臨水材料、廚房設備、凈水裝置、國際物流等。

中化六建電纜採購招標公告

上述這則公告告訴我們幾個信息點:這家公司的確叫聯合太陽能;這個項目叫阿曼麗華10萬噸多晶矽項目;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的建設資金已落實。最後這一點,相當不簡單。如果按照項目10萬噸產能的體量,怎麼也要百億級別吧。

中化六建,是中國矽料企業建設新產能選擇總包單位時的首選。公開資料顯示,中化六建曾承接過大全能源、新特能源、通威股份、協鑫科技、內蒙古鑫華半導體、東方希望、亞洲矽業等公司的大量多晶矽項目。

看到這裡,趕碳號幾乎可以斷定,聯合太陽能大機率是一家中國背景的公司,就因為它採購的是雙良節能的多晶矽生產設備,選擇中化六建作為建設施工單位。雖然這家公司在雙良的公告里,只以英文名字出現。

02、幕後大佬,竟然是他?

多位市場人士向趕碳號透露,聯合太陽能的幕後操盤者,很可能是光伏大佬張龍根(英文名:LONGGEN ZHANG)。

張龍根長期活躍於光伏市場,曾是晶科能源、大全能源兩大光伏巨頭的核心高管。2023年8月5日,大全新能源公告,董事張龍根辭職。其辭職之時已59歲,看起來是打算退休了。這時的張龍根其實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目前仍持有大全能源1625萬股股票。

回顧張龍根的職業生涯,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體制內經歷:1964年5月出生,美國國籍,擁有中國永久居留權,研究生學歷,擁有西德克薩斯A&M大學專業會計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備美國註冊會計師資格,1984年至1991年任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信貸官員;

(2)外企高管階段:1992年至1996年任Cactus Feeders, Inc.中國項目經理;1996年至1997年任ContinentalGrain Company高級會計師;1997年至1999年任Asian Pulp&Paper Co. Ltd.國際會計經理;1999年至2001年任Metiom, Inc.財務會計總監;2001年至2002年任Scient Corp.財務總經理;2002年至2006年任Crystal Window and Door Systems, Ltd.財務長;

(3)開啟資本市場之路:2006年至2008年任鑫苑置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兼財務長。鑫苑置業在2007年12月12日在美國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房地產企業;

(4)馳騁光伏市場:2008至2014年任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財務長;2014年至今任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2018年1月至今任開曼大全董事和執行長;2018年4月至今任新疆大全董事,2020年6月起擔任新疆大全副董事長。

張龍根最濃墨重彩的職業生涯,當然是在光伏行業這一段。在晶科能源任職期間,他推動晶科能源在美國上市;在大全能源工作期間,他又推動大全能源成功回歸A股。

現在決定親自下場,到中東干多晶矽,看起來張龍根絕對是打算把事業推上全新高度。光伏大時代,怎麼能說退休就退休呢。

03、阿曼,構建起一條多晶矽產業鏈

阿曼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和沙特一樣,阿曼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且光照資源豐富,在能源轉型上態度積極,對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投資熱情很高。

近年來,晶科科技、中國能建、華東設計院等多家中資企業參與過阿曼的光伏電站建設。

阿曼公布的未來七年電力計劃顯示,該國目前光伏裝機在1.5GW,計劃到2029年提升到10.5GW。由此可以判斷,聯合太陽能的10萬噸矽料年產能,不可能只用於阿曼,甚至不可能只用於中東國家。因為按照2.6克/W的矽耗計算,10GW多晶矽,對應大約38.5GW的組件。

2023年全年,中東國家新增光伏裝機在10GW以上,其中沙特一家獨大,有6GW,阿聯有3.4GW左右。所以,聯合太陽能這個項目,未來中東僅能消耗其一半產能,另外一半產能或將流向歐美市場。

國內1萬噸的多晶矽項目初始投資成本為8至10億元人民幣/萬噸,10萬噸的項目投資總額在80億至100億人民幣。如此龐大的投資,僅以張龍根一己之力幾無可能,其背後應該有相應的財團支持。而且,這些財團或許就是聯合太陽能未來矽料的潛在買家也未可知。

雖然海外生產的光伏產品(包括多晶矽、矽片、電池、組件)成本高、價格高,但是受國際政治與經貿關係影響,國外多晶矽的市場空間顯然更加廣闊。中東因為地理光照和能源轉型需要,既是太陽能資源的富集地,也是光伏製造企業投資建廠的理想場所。最近,阿曼準備新上馬一個光伏電站大項目,所發綠電將全部用于海水淡化。

針對在中東設廠,不少中國光伏企業正躍躍欲試。在多晶矽項目上,協鑫科技很早就放出消息,有意在中東建年產12萬噸的顆粒矽項目。2023年10月17日晚,TCL中環公告稱與Vision Industries簽署《聯合開發協議》,推動在沙特共同建設晶體晶片項目,一期目標產能預計20GW。不知道現在進展如何。不管怎樣,該項目未來可以直接採購聯合太陽能的矽料了。

值得注意的是,阿曼自身正在構建起一條多晶矽產業鏈。2023年7月,一家叫作Green Ferro Alloy的公司與阿曼簽署土地租賃協議,將投資6800萬美元,在Sohar港和frezone建立阿曼第一家金屬矽(即工業矽,是多晶矽最主要的原材料)工廠。一期產能2.5萬噸/年,二期擴建至5萬噸/年。聯合太陽能項目所在地,也在這一地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361c8daaf172da5957e35cf906456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