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中華第一槍」!走進江夏,武漢的這個小眾景區千萬別錯過

2023-05-21     蘇丹卿

原標題:打卡「中華第一槍」!走進江夏,武漢的這個小眾景區千萬別錯過

在八分山看日落、在白雲洞覓幽、在青龍山徒步,在第3303工廠探索「敢為人先」的輝煌歷史,這是目前武漢江夏之旅最豐富的行程之一。

江夏,是一個擁有浪漫名字的區域,「楚天首縣」不僅概括了它的歷史地位,也交代了它的歷史厚度。

春秋戰國時期,該區域就屬楚國,稱「鄂渚「,後名「夏」,為封君夏侯領地。漢高祖六年,置江夏郡,郡內設沙羡縣於塗口地區(今金口街)。沙羡縣為本區域縣級行政建制之始,是武漢地區最早的最高國家權力和行政機關。

在這片歷史源遠流長的古老土地上,江夏的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

目前,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第3303工廠——這裡頭,藏著一個很多人未曾耳聞的天然溶洞(白雲洞景區),內有一處石窟寺,被譽為「武漢地區現存的唯一石窟寺」。

但今天,我要分享的並非是這個石窟寺,而是與之緊挨著的「中華第一槍」軍事旅遊區。

如果去過3303工廠的人,對這個軍事旅遊區一定不陌生。相信也會跟我一樣,忍不住對其產生好奇。

在白雲洞景區門口的不遠處,矗立著一個非常醒目的雕塑。湛藍的天空之下,只見一雙強勁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緊握步槍扳機,槍口直指蒼穹。這便就是「中華第一槍」的地標建築,上鐫「漢陽造」,高約10米。

「漢陽造」三個大字頓時令人肅然起敬,知道其歷史背景的人也一定心生敬畏。它不僅意味著武漢工業事業的發展,也象徵著中國近代歷史的一次重要的轉折。

1911年10月10,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聲就來自「漢陽造」步槍,並射出了一顆決定中國歷史命運的子彈,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同時,「漢陽造」還在抗美援朝中發揮了強大作用,是我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傳奇的神話。

然而,提到「漢陽造」就不得提到張之洞,這是武漢近代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力主洋務,督鄂19年,不僅創建了鋼鐵企業,更是重視教育,科學、興辦自強學堂(如果想深入了解張之洞與武漢之間的淵源,不妨去「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轉一轉)。

其中,漢陽兵工廠(原名湖北槍炮廠)創造了中國戰爭史的一個又一個神話,所製造出「漢陽造」步槍被譽為「中華第一槍」,是抗戰期間唯一能在白刃戰中與日軍三八式抗衡的步槍。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漢陽兵工廠由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後勤部軍械部接收,定名為四野後勤部軍械部修械廠。後又多次改名,先後被叫做「江041工廠」、「第703工廠」、「國營武漢長虹機械廠」、「第3303工廠」。

1950年出於戰略考慮,第3303工廠從武昌城區遷至江夏(現如今仍為武昌管轄,這裡成為了一塊飛地)。 我第一次去白雲洞景區時,就是從第3303工廠的南大門進入的,當時還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呢。

整個工廠看起來像是一個龐大的社區,裡面綠樹成蔭,成排的房子還保留著明顯的國營廠區和大院的風格。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條與京廣鐵路相連的鐵路專線。

為了講述漢陽兵工廠這段難忘的歷史,第3303工廠還依託漢陽兵工廠這段史實和白雲洞景區的自然資源,開發建設了「中華第一槍」軍事旅遊區,使之具備遺址公園、軍事主題公園、文化博物館的綜合特徵。

雖說此處為武昌於江夏的一塊飛地,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江夏旅行的一個打卡勝地,不論是探索神奇的白雲洞,還是追溯「漢陽造」歷史,第3303工廠都值得我們前去一探究竟,而這也是認識江夏的一個好去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336b29a577a868cae79ea952863f9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