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2024年福建省面向部分重點大學的引進生選拔公告近期發。根據公告,19所高校的碩博畢業生有資格報名今年福建省引進生一類崗位,而二類崗位基本涵蓋了所有原985高校。
大家都知道選調生,但很少有人聽說過引進生,大多數省份都是選調生而不是引進生,只有福建、湖北等個別省份有這個類別。本質上兩者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也有所區別。
引進生是指通過人才引進方式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特殊人才。通常,這些人才需要在本領域具備一定的專業背景和實際工作經驗,並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選調生則是通過公務員招考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應屆畢業生。在選拔過程中,選調生需要經過嚴格的筆試、面試和考察,具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和潛力。
引進生和選調生都是優秀的人才選拔方式,但是它們面向的對象和選拔標準有所不同。引進生更加注重專業背景和實際工作經驗,而選調生更加注重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當然無論是引進生還是選調生,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為單位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4福建引進生一類崗位和二類崗位目標院校名單
一類崗位19所985
福建一類崗位一般都是省直單位,也可能有廈門與福州的優質崗位,二類則一般都是市直崗位,當然優秀縣也是有機會的。
在一類崗位的19所985名單中,有清北、華五、人大、國科大、協和,也有哈工大、北航、同濟、南開、天大、華科、廈大、成電和中國海洋大學。清北華五人大屬於各省選調的標配,必然會納入其中,無需討論;國科大、協和、成電、海大屬於特殊或者自身領域擁有強大優勢的特色院校,福建作為沿海省份基於自身需求也無可厚非。但其他幾所的名單則充滿了槽點。
同為C9,有哈工大但卻沒有西安交大;有南開、華科卻沒有武大;有天大、華科卻沒有東南;有廈大卻沒有武大、中大等校。這些都不太合理,與江蘇、浙江等省相比,福建的口味頗為奇特。
當然,引進生或者選調生入圍高校的選定,各省都有很強的自主權,理論上說可以任意指定入圍高校,無可厚非。此時各校拼的就是在各省的勢力、名氣、實力等一切認可度指標,如果榜上無名,那麼校方或者校友就要努力去發揮影響力改變這個省未來的決定了。
二類崗位面向全部39所985
2024年13省定向選調入圍次數排名最新版:C9+人大、武大
福建2024引進生選拔公告發布後,中國名校全國選調入選次數排行榜再次發生變動,哈工大憑藉福建一票,追平此前一直領先的武大,成為華五之下僅次於西交的選調前三校;天大、同濟、北航依靠福建的一票集體實現排名提升;成電從31名大幅度提高至24名。
從上表可以看到,整體上中國頭部名校選調認可度層次分明:
- 清華、北大、復旦待遇最高,目前13省全部100%覆蓋,全國通吃;
- 人大、浙大、上交緊隨其後,浙大、上交由於甘肅省的蜜汁操作損失一省,暫時落後於復旦;而中科大、南大因為重慶的無視導致目前低浙大一頭;華五中除了復旦外的四所都被不同省市所怠慢,我們繼續觀察,看後續四校能否追上復旦;
- 福建出爐之後,西交地位保持,繼續成為第三梯隊的領頭羊;哈工大追平武大,逼近西交,鎖定選調前三校地位;
- 大部分985都在5省以上,北師大、北理工等校遭受挫折,排名持續低迷,福建發布後更是落後於電子科大、中國農大和中國海洋大學,後者則依靠山東省的抬愛得以獲得高於實力的排名;
- 西工大、重慶大學、大連理工作為實力強勁的工科副部級大學,在選調中吃虧較明顯,被福建拋棄後甚至落後於廳級的成電;
- 國科大成為認可度最高的雙非,中央財經大學則是認可度最高的211,殺入中等985集團,中國政法大學緊隨其後;
- 四非大學中西南政法大學獨占鰲頭,南審因為貴州的厚愛有幸上榜。
今日話題:
各位讀者,你覺得福建引進生的目標院校選擇是否合理呢?有哪些高校不該被福建一類崗位所遺漏呢?評論區寫下高校的名字,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