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沒有電,古人晚上都做什麼?是不是天一黑就睡覺?

2022-06-10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古時候沒有電,古人晚上都做什麼?是不是天一黑就睡覺?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以現在的一個生活狀態來帶入古人的生活,就比如說手機,現在的人幾乎人人離不開手機,哪一天出門要是忘了帶手機,就像是丟了魂一樣,但就在上個世紀,沒有手機的時候,大家不也照樣溝通、聯繫,生活的很好嗎?

同樣的道理,現在如果哪天停了電,尤其是晚上,簡直什麼都不能做,但古代的時候沒有電,並不會到了晚上啥也幹不成,天一黑就睡覺。

人類自從發現了電以來,加快了社會發展速度,現代人很難想像,人們如果離開了電會是怎樣混亂的局面,高樓里的人出不來,城市會沒有水,垃圾會堆成山等等,人類將會慘不忍睹。

於是有人替古人擔憂,他們沒有電是怎樣生活的呢?尤其是晚上,夜生活完全不可能,難道天黑就睡覺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古人在沒有電的情況下的生活,與我們想像的到底有多大差距。

大家可能知道,電燈泡是由愛迪生髮明,直到19世紀中後期也就是說傳入中國,也就是說,古代是沒有電燈照明的,甚至於古人都不知道電是何方神物。

首先要解釋的是,古代照明用的東西很多,可以用木材、蠟燭,用那種植物油,還有松香之類的,反正照明用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只是沒有現在電燈這麼亮而已。

《莊子》里有描繪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生活的詩句,應該說,大部分古人一到天黑就會開始休息,倒是有許多現代人很羨慕這種生活,但也不都這樣,古人多少還是有些夜生活的。

中國古人所用的時辰中,晚上9點開始的亥時又稱「人定」,意思是到這時候人不能再動,該睡覺了。也就是說晚上9點之前,古人還在活動。那麼,從夜幕降臨到晚上9點這段時間,古人都在幹什麼呢?

在宋代以前,無聊的官僚貴族或富商在晚上大都在家裡舉行家宴,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做遊戲捉迷藏,高雅者吟詩作對,女士們欣賞和學習歌舞、琴棋書畫。南唐兵部尚書韓熙載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記載的就是那時貴族們夜宴的盛況。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男人也可以小酌一杯,婦女可以在家紡織,料理家務。更多的時候,是一家人或親朋好友一起在月光下一起聊天、講故事,許多美麗的傳說就是這樣侃出來的。再一個就是長輩檢查孩子白天的功課,主要以背誦為主。

還有就是給孩子們講解過去的故事,傳遞一些人生經驗。古人讀書不多,但一代傳一代,人生閱歷和常識在代代相傳下,懂得的東西比現代人還多。同輩之間,往往聊八卦笑話等。

無論是官僚貴族還是平民,在宋代之前,夜生活很受限制,因為宋代以前有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外出嚴格禁止,特殊原因要請示。違反宵禁制度被發現會受到嚴厲處罰。以唐代為例,違反者鞭刑二十。

宋代時候宵禁取消,人們的夜生活慢慢地開始多了起來。每到夜晚,人們可以去茶樓欣賞音樂、聽評書,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到飯店聚餐,宋人是很喜歡和三五好友聚在一塊喝酒的,《水滸傳》中就有體現,天氣好時在露天舒爽的涼亭里,在月光下開懷暢飲,好不愜意。

喝完酒之後還可以進行高談闊論、下棋、吟詩作對。古代很多詩人都在微醺之時,仰望著皎潔的月光,詩興大發,靈感湧現,作出美妙絕倫的詩句,有如說「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流傳千古。

也可以到青樓歌苑去尋歡作樂。如果你不是很富裕,可以跑到大街上逛一逛,看一看熱鬧。也可以到路邊攤或小店吃點夜宵(宋代的路邊攤很便宜),還可以欣賞街頭藝人的表演。

當然這種外出活動基本都是男人乾的事情,女子也不是無事可干呀,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做家務,比如點著蠟燭織布或者是縫補衣服。

富貴人家的小姐可以在閨房內練習琴棋書畫,也有娛樂活動,在唐代就有了紙牌,而後來,通過紙牌、牙牌、牌九等又發明了一種新的玩法——麻將,但更多的婦女是在家相夫教子,安排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忙都忙不過來。宋代大城市的夜市是非常繁榮的,當時的首府開封,可以用不夜城來形容。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彩樓歡門,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可以想像得到,在開封夜晚的大街上,到處是燈火通明,鶯歌笑語。

宋代城市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隨著宋王朝的覆滅而終止。元明清三朝執行更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的大街上又徹底地安靜了下來,往往」十里廠界五星光半點」。

據史料記載,明清兩朝對觸犯宵禁制度的處罰非常嚴厲,輕則杖責,重則刑拘。據史載,明清兩朝執行宵禁制度主要是當時盜賊猖獗,但宵禁制度並沒有改善這種狀況。直到清王朝滅亡,民國建立後,才徹底廢除宵禁制度。

不用說古代沒有電,在我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有電的地方也不穩定,經常停電。想必這一點80後以前的人深有體會。

那時候,用電在農村還是很奢侈的事,經常會停電,所以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準備好煤油燈或蠟燭等照明設備,在那個時候人們真沒把電燈當做主要照明工具。

記得我小時候,姐姐帶著我和弟弟在那昏暗的煤油燈下寫作業,父親躺在躺椅上悠閒地抽著煙,聽著他的半導體收音機,母親在做著針線活干點零活,還邊聊著天,一家人其樂融融。

到了晚上9點多鐘,母親就組織我們洗洗睡覺。第二天又是不同的太陽,心情好得很,絕對不會因為沒有夜生活而感到苦惱。

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電了,個人生活中即便是幾個小時沒有電,都會感覺不適應,舉步維艱。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完全依賴了這種生活方式。不要試圖用我們現代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古代人們的生活,千萬不要認為古人沒有電了就除了睡覺什麼也幹不了。

其實,就是在現在社會,沒有電,只要你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有足夠的人生閱歷,縱然沒有電子設備,你也會過得很充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f0243111db169fbcc1b8831b927f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