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小城」撬動大市場

2024-10-22     中國經濟網

優美的自然景色、寧靜的田園風光、多彩的歷史文化、地道的特色美食……近來,縣域旅遊目的地持續走紅,不少「寶藏小城」登上熱搜,遊客紛至沓來。

每逢節假日,熱門景區「人從眾」的場景,讓很多被「擠怕了」的人望而卻步。另闢蹊徑,尋找能享受高質量旅遊體驗的新去處,成為不少遊客的共同選擇。而一些縣域小眾目的地,生態環境更加原始,人文風光更加淳樸,交通、住宿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且價格較低,滿足了遊客在特色體驗和新鮮感方面的追求。

縣域旅遊興起,是旅遊業發展的一個亮點,既體現了遊客探索新興目的地的需求,也打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窗口。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全產業鏈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支撐。同時,縣域旅遊發展對於提升當地公共安全、營商環境等也能起到助推作用。接下來,進一步讓小景點撬動大市場,要在「名」「優」「特」「新」上下功夫。

「名」是立足地方資源稟賦,打造個性化、差異化、鮮明化的旅遊品牌。到安吉去露營,到平潭去「追淚」,在景洪感受傣家風情,於婺源油菜花海中騎行……這些優質縣域旅遊地,無不經歷多年深耕,積累口碑,甚至形成了品牌效應。口碑經濟時代,印象分很重要。把名氣做足,把品牌打響,在「小而美」的基礎上深耕「精而細」,才能形成小城獨特的吸引力。

「優」是持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改造升級酒店等配套設施,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打造精品旅遊路線,讓遊客吃、住、行、玩等都有良好體驗。正如網友所言,「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城市更具性價比」,不斷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優質體驗,縣域旅遊才能經得起更多遊客的考量。

「特」是要注重挖掘自身特色,將當地自然、歷史和文化資源融入旅遊產品和服務中,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獨特優勢。一地的偶然「出圈」,或許可以依賴「單點突破」,但是真正將網絡流量轉化為現實留量,還要靠多維發展。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文旅產業具有帶動效應和集聚功能,如何進一步因地制宜,將其與地方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給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還有不少文章可做。

「新」是摒棄同質化的景點設計,杜絕千篇一律、千「區」一面,不斷創新求變,以時尚多元的新業態、豐富多樣的產品供給、異彩紛呈的消費場景,讓遊客常來常新。在社交媒體時代,好口碑會指數型傳播,不好的口碑同樣會迅速擴散,對提升城市形象產生反效果。

隨著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小城與大城的時空距離不再遙遠。接下來,實打實地提高小城旅遊接待能力,提升旅遊品牌和服務品質,「縣域文旅熱」這把火將越燒越旺。(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毛同輝)

(中國經濟網供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d19875dd5bcf67ae0d25d7094266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