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上萬塊錢坐月子,學到二十條「回春」經驗,建議產後媽媽收藏

2022-07-07     母嬰參考

原標題:花了上萬塊錢坐月子,學到二十條「回春」經驗,建議產後媽媽收藏

花了上萬塊錢坐月子,學到二十條「回春」經驗,建議產後媽媽收藏

老一輩人常說:「坐月子是女兒的第二春」。

如果月子期間休養得當,不僅能讓女性身體儘快恢復,還可能達到孕前的最佳狀態;反之,若月子沒坐好,各種麻煩也就會接踵而至。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產後坐月子的必要性

月子期,在醫學上又被稱之為「產褥期」,它指的是胎兒從分娩出來到媽媽身體各器官恢復到孕前狀態的這段時間。

月子期,在醫學上又被稱之為「產褥期」,它指的是胎兒從分娩出來到媽媽身體各器官恢復到孕前狀態的這段時間。

一般傳統意義上給出的建議,坐月子要滿1個月,也就是30天即可,可根據現代科學發現,以坐滿42天為宜,部分剖腹產媽媽或者是產後恢復不佳的產婦,可能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適當延長「月子期」。

以這個時間段為準,主要從兩方面來考量:

  • 一是產後媽媽的子宮收縮至少需要6周的時間才能恢復至孕前的大小,它的恢復是女性未來健康的「護身符」。
  • 二是從懷孕到分娩,女性身體激素分泌紊亂,往往容易出現情緒問題,而通過長達40餘天的休養,有助於讓情緒平復下來,對身體的恢復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建議各位產婦生完孩子以後,無論如何都要調養好身體。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尚可的,可以去專業的月子中心調理,既能減輕自己的負擔,還能得到專業的指導,讓你的身體得到快速恢復。

如果資金不足,或者是其它的顧慮,也可以在家「坐月子」,不過要注意採用科學的方式。

下面來給大家分享一位資深二胎寶媽整理出的」月子經「,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幫助——

學會這些經驗,遠離「月子病」

我是一位二胎媽媽,生老大時由於沒有經驗,花了上萬塊錢去專業的月子中心調理了一個月,學習到了不少科學的護理知識。

後面生老二的時候,直接靠著那些經驗自己在家坐月子,結果身體恢復得也挺好,兩個孩子都沒讓我落下「月子病」。

我的這二十條「回春」經驗總結,或許你也能用上——

【運動篇】

1、產後分娩24小時:產婦要多動一動,身體恢復得更快

有些人總覺得坐月子時要臥床靜養,對身體恢復好,或者是因為害怕傷口裂,不敢下床走動。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當初在月子中心養身體時,被告知只要身體恢復良好,精氣神尚可,分娩後24小時就可以下床多走動,一來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氣,二能防止尿液瀦留和促進子宮復位。

2、產後分娩第一周:在床上做深呼吸運動+上肢運動

深呼吸運動:床上平躺,用鼻子呼氣,然後把氣往腹部送,使腹部鼓起,然後再慢慢呼出,腹部凹陷下去,一組動作來回重複8次以上。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腹部肌肉的力量訓練。

上肢運動:平躺之後,雙臂向上平舉升直,然後慢慢向兩側打開,再向上平舉過頭慢慢收回,同樣可以做8次以上,幫助鍛鍊手臂肌肉力量,加速血液循環。

3、產後分娩第三周:適當運動,注意休息

這段期間,產婦做好基礎的運動即可,每天可以在房間多走動,不宜太過勞累或者是經常彎腰、躺著、坐著,以免耽誤身體的恢復。

也不要經常抱孩子或者是彎腰給他們換尿布、喂奶、洗澡等,可以讓家人幫忙。如果過於勞累,惡露往往會再次增加。

4、產後分娩第五周:堅持做產後體操以及凱格爾運動

堅持做凱格爾運動,能幫助修復骨盆,增加盆底肌肌肉的力量,避免出現產後漏尿等尷尬。

堅持做凱格爾運動,能幫助修復骨盆,增加盆底肌肌肉的力量,避免出現產後漏尿等尷尬。

建議入門的產婦以躺姿為主,在瑜伽墊上平躺下來,雙腿彎曲;然後用力縮緊肛門,堅持5秒以後,快速放鬆;保持6秒以後,再收縮、放鬆。在縮緊肛門時,可以慢慢延長時間,注意量力而行。

建議每天做2~3次,每次10~15分鐘即可。

5、產後分娩第六周:增加有氧運動的訓練

例如瑜伽、游泳等,增加肺活量,為以後的身體塑形打下基礎。

【飲食篇】

6、產後第一周:惡露排出階段,飲食要保證清淡好消化

產後一周內,正是惡露的排出階段,所以需要避免進食大補的食物,各類補湯完全沒必要,往往只會導致身體惡露排不幹凈,子宮恢復的速度變慢。

儘量以清淡、好吸收為主。推薦小米粥、軟爛的麵條以及小餛飩等食物。

PS:在這一階段,產婦容易出現口渴、燒心或者反胃等情況,可以把蘋果蒸熟或者煮熟,給產婦吃點。

PS:在這一階段,產婦容易出現口渴、燒心或者反胃等情況,可以把蘋果蒸熟或者煮熟,給產婦吃點。

7、產後第二周:開始補充營養物質

經過一周的恢復,產婦的身體基本「回血」,各內臟也收縮得差不多,要開始注意補充生產時身體消耗掉的營養物質了。

建議以補充鐵元素、鈣元素和維生素為主,可以多吃各種綠色蔬菜、動物內臟(一周不宜超過兩次)、紅肉、溫牛奶、蝦等。除了食補以外,孕期吃的鐵劑也可以繼續服用。

8、產後第三周:以催乳為主

為了保證母乳質量,並且預防貧血,建議多攝入高鐵、高蛋白的食物(同上)。

另外,為了刺激母乳多分泌,還可以喝一些花生燉豬腳或者是魚湯,給產婦補補身體,不過次數也不用過於頻繁,以免產婦出現厭煩心理。

9、產後第四周:開始補氣血

這一階段,要注意檢查一下產婦子宮和身體的恢復情況,注意補氣血以及預防產後缺鈣,所以飲食上還是以補鐵和補鈣為主。

10、產後第五~六周:恢復元氣,飲食自由

這一階段,產婦的身體調養得差不多,所以在飲食上沒有太多的禁忌,基本可以放開吃,但還是以營養健康為主,並且要避免高鹽、高油等重口味食物。

【個人衛生篇】

11、坐月子也可以洗澡洗頭,避免「髒月子」

特別是夏季,容易出汗,更要保證個人衛生。前期可以每天簡單地用濕毛巾擦拭身體,等順產第5天、剖腹產第7天以後就可以洗澡洗頭。

儘量以淋浴為主,以免不小心感染。時間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洗完澡後儘快穿好長袖長褲,並把頭髮吹乾。

12、刷牙時要注意用溫水

牙刷也儘量選擇軟毛的,因為產婦分娩後牙齦往往還比較敏感。

13、私密部位的清潔

要注意每天用清水把私密部位清洗乾淨,特別是惡露還沒排乾淨的產婦,貼身的內褲、衛生墊每天要勤換。

14、產婦用品儘量和家人分開使用

產婦用的洗衣盆和洗澡盆要跟家人分開,而且每天可以用熱水燙一燙。毛巾和內褲也可以按時消毒。

15、避免跟老公過於親密

月子期間,產婦的身體免疫力比較差,容易被外界的細菌感染,所以要避免夫妻生活,個人衛生上要多注意。

【其它篇】

16、如果感覺太熱,可以適當開空調吹風

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太熱可能出現傷口發炎,可以開會兒空調,不過要注意不要直吹,而且溫度保持在26攝氏度以上,並且穿好長袖長褲,保護好關節。

17、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

每天至少要睡滿8個小時,中午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午休。順帶著說一句:睡前不要玩手機,特別是產後第一周,長時間盯著手機看容易影響視力。

18、儘量保證心情愉悅

多與家人或者朋友溝通,如果遇上不順心的事情,要及時轉移注意力,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儘量少生氣、少流眼淚,以免落下病根。家人也要注意做好協同工作。

19、遠離咖啡、茶葉或者是含酒精的食物

這些都會影響到母乳的質量,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睡眠不安或者酒精綜合徵等問題。

20、如果不幸便秘,可以吃這些

獼猴桃、益生菌、西梅等,都有助於通便,但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嘗試著用開塞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a2f99870cb112c4963e592bd196a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