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傳統材料全新結合,水泥和炭黑製成新型超級電容器

2023-08-02     中國粉體技術網

原標題:【前沿】傳統材料全新結合,水泥和炭黑製成新型超級電容器

碳酸鈣培訓:2023年全國碳酸鈣加工應用技術培訓交流會將於9月23-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培訓內容包括: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氫氧化鈣、食品、藥品、牙膏級碳酸鈣精細加工與應用;碳酸鈣粉體在膠黏劑、塑料領域的應用;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鈣質礦山的綜合開發利用;大理石礦山及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含鈣工業固廢的綜合開發利用(如磷石膏、電石渣、廢石粉、除塵灰、高鈣灰等);參觀廣西科學院碳酸鈣實驗室及中試生產基地。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擁有的最普遍且歷史悠久的兩種材料——水泥和炭黑,可能是構成一種新的、低成本儲能系統的基礎。以特定的方式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會得到一種導電納米復合材料。該技術可促進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能源網絡在可再生能源供應波動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相關論文8月1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超級電容器可存儲太陽能電池板或風車一天產生的能量。圖片來源:麻省理工學院

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材料可與水結合製成超級電容器(電池的替代品)以存儲電能。超級電容器可被安裝到房屋的混凝土地基中,在那裡它可儲存一整天的能量。研究人員設想,將來建設一條混凝土道路,在電動汽車行駛時為其提供非接觸式充電。

電容器可儲存的電量取決於其導電板的總表面積。該團隊開發的新型超級電容器的關鍵是一種生產水泥基材料,這種材料具有極高的內表面積,其體積內有緻密、相互連接的導電材料網絡。研究人員將高導電性的炭黑與水泥粉和水一起製成混凝土,並讓其固化。

研究團隊計算出,一塊45立方米大小的納米炭黑摻雜混凝土塊將有足夠的容量儲存約10千瓦時的能量,這通常是一個家庭的日平均用電量。由於混凝土可保持其強度,因此以這種材料為基礎的房屋可儲存太陽能電池板或風車一天產生的能量,並可在需要的時候使用。而且,超級電容器的充放電速度比電池快得多。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63877f2e79bd4367987bc1182257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