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中央再度召開這一高規格會議,有幾個重要細節

2023-12-28     政知新媒體

原標題:時隔5年,中央再度召開這一高規格會議,有幾個重要細節

時隔5年,中央再度召開這一高規格會議,有幾個重要細節

撰文丨董鑫 餘暉

5年後,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再次召開。

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會議。

現場發言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我國首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是在2006年8月召開的,第二次是在2014年11月,第三次則是在2018年6月。

最近這三次中央外事工作會都會有交流發言的環節,每次發言人均有變化。

2014年

  • 中聯部、外交部、商務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總參謀部、浙江省、駐美國使館負責同志作大會交流發言。

2018年

  • 中央宣傳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廣東省、駐美國使館負責同志作大會交流發言。

2023年

  • 中央宣傳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商務部、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雲南省負責同志及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代表作交流發言。

《新聞聯播》畫面顯示,今年上台交流發言的分別是中宣部副部長王綱、中聯部副部長陳洲、商務部副部長李飛、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景建峰、雲南副省長王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

總結與判斷

這次會議從十個方面對十八大以來的外事工作進行了系統總結。

從具體表述上來看,中央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外事工作給予肯定,包括:

「創立和發展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元首外交戰略引領,在國際事務中日益發揮重要和建設性作用」「形成了範圍廣、質量高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搭建了世界上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引領國際體系和秩序變革方向」等。

幾個細節值得關注。

第一,「元首外交」是外交領域的一個關鍵詞。

就在12月28日,新華社發布了《開局之年,習近平的外交故事》一文。

其中提到,2023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踏上新的征程。習近平主席4次出訪,在國內數十次會晤到訪的各國各界人士,主持或出席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等重大主場活動。

第二,與2018年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相比,一些表述發生了變化。

比如,2018年的會議提到,要「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這次的會議提到,「形成了範圍廣、質量高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

會議明確——我國已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創新引領力、道義感召力的負責任大國。

第三,中央還對目前的形勢作了最新判斷:

  • 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但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世界歷史曲折前進的大邏輯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命運與共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歷史自信

會議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到:

新征程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進入一個可以更有作為的新階段;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把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到新高度

人類命運共同體

今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10周年。

2013年,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年來,習近平相繼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不斷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和實踐路徑;

同時,人類命運共同體連續七年寫入聯大決議,多次寫入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決議或宣言,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一系列重大倡議應運而生,帶動多個領域的全球治理取得重要進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本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的重要關鍵詞。

會議指出,新時代以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轉化為豐富實踐,從理念主張發展為科學體系,成為引領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

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會議給出了明確回答: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努力目標,以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實現路徑,以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普遍遵循,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為基本支撐,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戰略引領,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台,推動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兩個「倡導」

在概括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時,針對當今世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重大挑戰,今年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還提出了兩個「倡導」。

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

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切實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要確保多極化進程總體穩定和具有建設性,就必須共同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共同堅持普遍認同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順應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要求,解決好資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國家間和各國內部發展失衡問題。要堅決反對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堅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礙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結構性難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

重申外交大權在黨中央

此次會議重申了「外交大權在黨中央」。

在2018年的那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必須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

今年的會議強調:

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自覺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強化黨領導對外工作的體制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胸懷大局、協同配合,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外工作決策部署。

就在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外事工作條例》。

《中國共產黨領導外事工作條例》對於確保黨中央對外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得到有力貫徹執行具有重要意義。

那次會議提到,要進一步加強黨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資料| 新華社 人民網 央視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33327b143b9d9465b85145bb2038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