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片,撲到吐血

2023-07-06     影探

原標題:一代神片,撲到吐血

1977年,盧卡斯拍完《星球大戰》後,來到夏威夷度假。

正好,老朋友史匹柏也剛剛拍完《第三類接觸》,湊了個雙人成行。

度假途中,史匹柏聊起自己想拍一部007電影。

盧卡斯則表示,自己手上正有一個「比007厲害得多」的項目。

史匹柏聽完,好傢夥,這不就是沒有各種酷炫裝備版的007麼?

幾個月後,兩人正式合作,開始鼓搗起這個項目。

沒成想,竟然還真被他們搞出了一個考古探險版007的神級ip。

流行數十年,影響力遍布影視動畫和遊戲,成了無數人美好的童年回憶。

15年過去,系列續集終於上映,然而票房表現卻跌到了谷底。

上映首日,排片僅6.8%,還不及點映的《八角籠中》的零頭(17.%)。

上映6天,票房才剛剛破2000萬。

狗尾續貂?還是生不逢時?一起來聊聊,這部最新的神片續集——

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

2023.6.30.美國/中國大陸

老驥伏櫪

照例,先簡單介紹下故事。

影片開場,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納粹還是那麼愛尋寶,印第安納·瓊斯還是那麼恨納粹。

尋寶的故事,也依然是結合史料而虛構出來的半真半假的故事。

這次,瓊斯要爭搶的,是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研發出來的轉盤。

這個轉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齒輪裝置。

在本片中,轉盤一分為二,且作用被神話,成了可以預測時空裂縫的神器。

不過,雖然搶到了半塊轉盤,但瓊斯當時並不知道它的作用。

轉眼幾十年匆匆而過,時間來到了1969年。

雖然自嘲「兼職老師」,瓊斯還是兢兢業業地干到了該退休的年紀。

退休當日,正是美國太空人登月完畢,返回地球的歡慶日。

舉國上下,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只有瓊斯博士開心不起來。

恰逢此時,當年同他一起奪迴轉盤的老友的女兒,海倫娜,卻突然找上了門。

海倫娜剛剛畢業,而她研究的項目,也正好是轉盤。

借著研究之名,她騙瓊斯拿出轉盤,卻趁機將其搶走,逃之夭夭。

另一邊,當年同樣醉心於轉盤的納粹數學家也在找尋這件神器。

他苟存至今,不為別的,只為回到過去,殺掉希特勒,獨攬大權。

他想要改變歷史,帶領著納粹一統天下。

就這樣,垂垂老矣的瓊斯博士,被迫再一次踏上了傳奇的奪寶之旅......

優缺點

先來談談影片的不足之處(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其中最為明顯,也最讓人遺憾的就是,探險解謎的元素減少了。

155分鐘的電影,真正能稱得上「尋寶」的部分,也僅僅只有山洞和海底。

而這本應該是《奪寶奇兵》的核心。

探險變成了脫險,深入各種神秘之地解謎尋寶,變成了更單純的貓鼠追逃遊戲。

此外,因為年齡的原因,開頭前史部分,給哈里森福特換了個年輕化CG臉。

但,表情看起來不太自然,而且在整體黑暗的環境中,似乎有點亮得過分。

特技替身用的面具

同樣地,年齡問題也導致了本片並沒有安排很多打鬥戲,而是改成了追車戲。

所以整部電影里,你可以看到主角騎摩托,騎馬,開三輪車,開汽車,各種飆車。

當成《速度與激情11》看也未嘗不可。

雖然可以看出來導演已經很努力地去設置不同的飆車類型,但還是有點讓人感覺審美疲勞。

其中最為重磅和複雜的三輪車小巷狂飆,還用了非常多的特寫+背景虛焦處理。

多到讓人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瓊斯並沒有飆車,觀感十分出戲。

海倫娜和瓊斯這兩位角色的轉變,也略顯生硬。

前者出場是唯利是圖的人設,後者出場是英雄遲幕的人設。

然而這兩個人設並沒有很好地貫穿在影片的劇情中。

雖然有提到,也有少量鋪墊,但基本上也就是開頭髮展結尾提了三次。

但經過漫長的第二幕,無休無止的追車動作戲之後,你很難感受到角色的轉變。

尤其是海倫娜的唯利是圖,拍著拍著,這個點竟然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最後,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電影的各種橋段還是略顯老套。

你永遠不會擔心主角團們會被反派怎麼樣,不妨說,這個反派還有點呆萌。

海倫娜陰陽怪氣他:就連這個小丑都知道答案。

他不僅沒發飆,甚至還真就接著海倫娜的話,念出了答案。

而既然沒有了反派壓力,那電影基本上就是看個熱鬧了——

看主角如何逢凶化吉,看正義如何暴打邪惡。

但,即便如此,《奪寶奇兵5》還是打敗了如今大多數好萊塢大片。

目前影片豆瓣評分7.3,其實也證明了影片的質量已屬中等偏上水準。

畢竟,當下,能把主角拍得不弱智,故事講得不划水,就已經稱得上是善莫大焉。

上面所說到的,基本上也都是些可以改進的不足之處,而非硬傷。

對於非粉絲而言,各種追車戲,動作戲雖然老套,但純論感官刺激的娛樂效果,也足夠了。

而如果你是《奪寶奇兵》的粉絲,那麼你將會收穫到多一層的感動。

情懷,當然有。

情節上的比如,海底山洞尋寶時,照例有密密麻麻的各種動物出來嚇人。

又比如,少年跟班與海倫娜不打不相識,以及後來小巷追車拐錯路,都是為了呼應《奪寶奇兵2》里的瓊斯與小豆丁。

鏡頭調度上也是如此。

雖然不太絲滑,但影片也在有意地往史匹柏標誌性的運鏡風格去靠。

甚至是那些俗套的橋段,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為了增加影片的復古觀感。

畢竟咱們小時候看的動作冒險片,可不就是簡簡單單的正義VS邪惡麼?

更不用說傳奇大師約翰·威廉士的配樂(《奪寶奇兵》《星球大戰》《哈利波特》)。

當熟悉的的「噔噔蹬蹬,噔噔噔」以各種變奏形式響起,一秒就能把你拉入回憶。

不過,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

頂多也只能算是一部消費情懷做得比較有誠意的影片。

但,影片最值得誇獎的點,反而不在於情懷,而在於它的反情懷與反套路。

開頭的兩場戲,可以看作是影片戲內戲外主題的縮影,或者說預告——

一個是瓊斯騎馬,從歡迎太空人回家的遊行隊伍中奔馳而出。

而最後,他逃離追捕的方式是坐地鐵。

坐在他旁邊的,也是一個穿著太空衣的小孩。

其含義不言自明——

瓊斯仍然老當益壯,但這已經不是他的時代了。

導演也拍出了瓊斯策馬揚鞭的瀟洒,但最後還是讓他坐了地鐵。

因為,不坐地鐵跑不了,這個系列不擁抱時代,推陳出新,也活不了。

另一場,是開頭兩場戲的轉場。

前一幕,瓊斯還在火車上英勇殺敵,意氣風發。

下一幕,已經白髮蒼蒼的他躺在沙發上,被年輕人慶祝月球日的吵鬧聲驚醒。

過去的崢嶸歲月,對他來說已經像是一場夢。

他不願意醒來,但,未來已來,他不得不醒。

後續的劇情中,這一主題也幾乎遍布在大大小小的台詞與橋段之中。

當他準備和老幫手瀟洒揮別的時候,被汽車鳴笛打斷;

當瓊斯揚起鞭子震懾眾人的時候,被眾人亂強掃射;

以及最重要的,當結尾瓊斯準備留在歷史裡的時候——

無論是配樂,鏡頭,台詞,氣氛全都已經被烘托到了頂點。

你都以為他真的要留在這裡了,海倫娜卻突然把他打暈,帶了回去。

開頭醒來,他滿心憤怒,生無可戀,留戀過去。

而結尾醒來,他終於選擇了擁抱現在。

海倫娜的加入,也是這麼個理兒。

這個角色,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反硬漢英雄式塑造。

她當然也有非常英雄的時刻,比如騎著摩托在大雨中追飛機。

但整體而言,海倫娜與《奪寶奇兵》那個時代的硬漢英雄相去甚遠。

她會貪財,她會騙人,但她同時也美麗幽默,獨立自強。

你能說,這樣的角色就稱不上英雄,就不迷人嗎?

如果由海倫娜來繼任這個系列,繼續冒險之旅,個人覺得,完全沒問題。

只可惜,這個願望似乎不大可能實現了。

據deadline爆料,影片製作成本高達3.29億美元。

這是《阿凡達:水之道》《復仇者聯盟4》級別的製作成本。

然而,影片的首周全球票房僅僅才1.3億美元,恐成為今年虧損最大的影片。

而依據票房表現來看,《奪寶奇兵5》大機率就是這個系列的最後絕唱了。

說來也挺諷刺,影片主題是放下過去,擁抱新時代。

但,新時代的觀眾,選擇了拒絕。

(院線冷映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22f3047df1f02b7da8c98a0b393fd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