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詩也是自成一派,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那份深厚的情感,那也是讓人驚嘆,完全可以媲美唐詩。其實宋詩到了南宋之後,由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詩派,讓很多的詩人陷入了一個怪圈,不知道應該學習哪一派,最早是由「江西詩派」引領當時的潮流,無數的詩人學會以這一詩派,可是後來又相繼湧現出了很多的詩派,尤其是「江湖詩派」與「江西詩派」分庭抗禮,同樣有著很大的影響。
范成大很顯然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並沒有刻意去學習,雖然早年間也受到過一點「江西詩派」影響,可是後來他完全擺脫了「江西詩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楊萬里和陸遊等人齊名,共同支撐起了南宋詩壇,被後人稱為「中興四大家」,其作品風格迥異,不僅寫得巧妙,同時推陳出新,形成新的文風,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翹楚。
那我個人最喜歡范成大這首《橫塘》,不僅寫得很巧妙,另外那份深厚的情感,也是這首詩最大的亮點。當時詩人正是在橫塘送別朋友,橫塘在今天江蘇蘇州西南,是一處絕美的勝境,古人在送別的時候時常是會哭哭啼啼,彼此從此一別再難相見,那種悲傷和孤獨之感可謂是油然而生,為此范成大寫得也是很感人,每一句都很深情,讀來讓人回味無窮。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對於古人來說送別是一件很傷感的事情,可能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很難體會到那種離別之苦,即使彼此天各一方,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與親人和朋友聯繫,不會有孤獨之感,自然也不會有離別之苦;另外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有多種選擇,出行已經是用小時來計算,這大大提高了效率,不像古人在路上的時間就很漫長,短的也要幾個月,長得至少要幾年,這種漫長的旅程讓人孤獨,也讓人牽腸掛肚,會思念遠方的親人和朋友,所以他們一旦離別,也就意味著可能此生再難相見。
范成大這首詩寫得很巧妙,看似隨心所欲,可是每一句都很有講究,開篇就是緊扣主題,同時也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和地點,「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春天已經來臨了,南浦這個地方春意很濃,那池塘里的水已經都快要溢出來了,並且滿池的水碧綠,但是水上的石橋和紅塔還是依舊如故。這裡的南浦是泛指送別之處,白居易就有詩云:「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所以南浦代指送別之所。
由於在開篇做了大量的鋪墊,所以到了最後兩句, 范成大直抒胸臆表達送別之情,「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我每年都要送別很多的人,而且那送別的地點,都是在這橫塘路上,這讓我傷感不已,特別是今天還下起了濛濛細雨,看到那即將遠行的船系在垂楊下,這讓人更加的傷感,此去一別經年再見,這不得不讓人悲傷。
范成大的詩情感細膩感人至深,這首《橫塘》因為寫得深情,所以名氣很大,儘管詩人看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直擊人心,這也正是此詩最獨特的一個地方。詩人先是由景入情,然後層層推進,以此來表達送別之苦,畢竟朋友要遠行,對於他來說很是傷感,也是依依不捨,到了送別之地突然感慨萬千,寫得也就充滿了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