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科所與市心理學會共同錄製的4節心理與健康專題講座課程視頻,已通過全市中小學在線教學的各大平台統一播出。區中,高中年級心理與健康專題講座《用心改變學習》《與自己愉快相處——調節自我的情緒》已分別於4月16日、17日通過安廣網絡平台播出,小學專題講座《溝通好 好溝通》、初中專題講座《問題我能行》已分別於4月22日在亳州農村頻道、亳州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4位教師都在課前認真調研,梳理總結學生在線教學期間居家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解答了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心理與健康方面的問題和困惑,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市第三十二中教師孫若文的課程《用心改變學習》,通過對前期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和學生的個案分析發現,高中學生在線學習普遍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率低下、情緒焦慮等三個主要問題。他從改變認識、改變環境、改變行動等三個方面,教授學生用積極的態度直面問題,用六個方法來改變學習。亳州十八中教師姚利的《與自己愉快相處——調節自我的情緒》,側重於關注高中學生生活體驗。她用團體小活動導入課程,引導學生以生理體驗的不適來理解學習模式改變導致的學習心理的不適;列舉了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三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認識接納在線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苦惱、自責、焦慮、煩躁等消極情緒,教授學生根據自己的情緒類型從改變認知、想像放鬆、運動放鬆、正念冥想等四個方法中進行選擇,幫助自己消除不良情緒,建立積極的情緒。譙城區青雲分校教師田銀芳的課程《溝通好 好溝通》,圍繞小學生與父母溝通問題展開,利用「溝通小達人」現身說法的方式,講述了情緒冷處理、專心傾聽、清楚表達、換位思考、非語言方式溝通等許多溝通小妙招,方法簡單易操作。亳州學院附屬學校教師鄧婷婷的課程《問題我能行》以「悅悅的苦惱」導入課程,幫助學生梳理晨起困難、學習效率低、拖延症等問題,通過案例,用直面問題的態度、工程思維及延遲滿足等方法解決問題。
為做好課程錄製工作,市教科所提前謀劃,召開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與全市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代表共同梳理總結各校防疫期間線上心理援助經驗,研討通過加強分學段錄製心理健康課視頻、發動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及探索家校共同做好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等方式加強線上教學期間中小學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有效實施途徑。
此舉旨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進行生命教育,指導學生返校後以健康向上的心態、積極昂揚的姿態投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xAitXEBiuFnsJQVbX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