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歷史這件事上,第45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收穫了一個難堪的「第三」。
12月18日,在經過了漫長辯論後,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兩項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下一步將啟動把彈劾案移交參議院審理的程序。
特朗普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三位遭眾議院彈劾的總統。
那麼,這場彈劾對特朗普來說是場災難嗎?
答案是,部分算。
彈劾案在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獲得通過,的確讓特朗普十分惱怒。精於「推特治國」的他,用一張受迫害感十足的圖片,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他們不是想搞我,他們是想搞你,我只是擋了他們的道」。
在被眾議院彈劾後,特朗普在他的官方推特上發的圖片。
而在眾議院就彈劾條款進行激辯時,特朗普選擇前往密西根州西北部城市巴特爾克里克參加集會。
密西根州原本是民主黨的票倉,但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卻被特朗普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手中奪下,這一帶有羞辱和示威意味的選擇,可謂意味深長。
但特朗普的憤怒,難以洗刷「恥辱之日」帶給他的污點。
正如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評論的,「彈劾將永遠附著在特朗普身上。從今往後,這將是學生們最早學到的有關第45任總統的事情之一。」
從目前看,彈劾條款獲通過後最大的影響,可能只是讓特朗普的總統任期沒有他預想的輝煌。
美國憲法規定,要想通過彈劾成功將現任總統趕下台,需要走完兩個程序:
第一,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條款,將彈劾案交給眾議院全院辯論,對每一條款單獨表決。如果眾議院以簡單多數通過彈劾,則移交參議院。這一程序有點類似於「起訴」,這也是特朗普剛剛輸了的階段。
彈劾的重頭戲,則在第二個程序:參議院審理。
此階段中,將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充當陪審員,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
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如果結果為三分之二參議院同意,則總統將被罷免。
在美國歷史上,還沒有一位總統被成功罷免。
佩洛西說:「我們一旦啟動彈劾,就希望這對我們國家會起到團結的作用,而不是分裂」。
但實際上,因為彈劾導致的兩黨分裂,已經不可避免。在眾議院投票中,沒有一名共和黨議員支持彈劾條款,而只有三名民主黨議員針對彈劾條款投下反對票。
此情此景,令共和黨眾議員彼得金想起了對柯林頓的彈劾投票,對比之後他認為:「那顯然是黨派之爭,但不像現在這麼激烈。」
因此,預測參議院審理結果只是一道小學算術題。參議院的100個席位中,共和黨人占53席,更何況通過彈劾案需要爭取到三分之二的多數票。
事實上,他們的真正用意並非趕特朗普下台,而是試圖影響明年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
兩黨惡鬥,爭奪的就是美國政治的硬通貨——選票。
以針對柯林頓的彈劾為例。當年柯林頓性騷擾萊溫斯基,為自己迎來的彈劾條款中就有「說謊」和「妨礙公正」兩項指控,雖然彈劾案最終未獲通過,但也對接下來的總統選舉產生了重要影響。事實上,很多美國人之所以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希投票,就是覺得他直率而誠實,品行更佳。
彈劾案會對選情產生什麼影響,目前還難以預料。
根據蓋洛普公司的調查數據,儘管彈劾浪潮不斷,但特朗普的支持率從10月份的39%一路攀升至12月初的45%。而《華爾街日報》的最新民調顯示,在是否罷免的問題上,美國人中的支持和反對意見占比均為48%,沒有哪種觀點占據多數。
不過,在美國政治的「紙牌屋」里,本來就不缺乏陰謀、背刺和意外。
也許特朗普會成為首位遭彈劾罷免的美國總統,也許正相反,他會成為首位被彈劾仍連任的美國總統。誰又能知道呢?
太平洋對岸,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r1yIG8BMH2_cNUg_E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