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全局又爆狀況!沒有安全第一,只有金錢至上

2019-12-17   排頭博覽

(文/Aaron Boyd)

近期,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的報告指出,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存在一些重大的安全隱患。雖然在建立、購買和部署保障航空旅行安全的安檢技術方面,有一套強大的、注重結果的流程,但是,沒有任何程序確保這些工具在日常磨損後繼續保持高性能。相當於花大價錢購置了高級的設備,卻沒有配上日常維護,感覺真是白瞎了啊!自己人都表示看不過去了。

1.安檢技術性能,每況愈下?

這次最新報告指出,美國運輸安全局通過認證來確認技術在部署到機場之前滿足安檢要求,並進行校準,以確認該技術在機場使用時至少能滿足最低要求。雖然報告對認證和測試過程評價正面,但是,這些過程只是確認安檢標準在某個時間點得到滿足。認證並不能確保所部署的技術始終滿足安檢要求,因為它沒有考慮到在技術部署後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該技術的性能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同時,審計員還列舉了一些其他的例子,在2015和2016年,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測試了用於探測微量爆炸物的技術。當時的測試表明,該技術無法滿足最低安檢要求,也不能滿足可接受的失敗率。當時運輸安全局向政府問責局解釋,這些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級,而且維護得不夠及時。

2.預防性維護計劃,也不好使

在這些測試之後,運輸安全局加強了預防性維護計劃。但政府問責局表示,這還遠遠不夠。報告稱,「由於這些設備被部署到機場後,運輸安全管理局不會再對這些設備進行檢測評估,因此無法確定這些控制措施是否能夠繼續完全滿足安檢要求。」

儘管運輸安全局每天都會對其設備進行校準,但政府問責局的審計人員表示,這種日常校準只是證明「安檢技術至少具有最低限度的工作能力,而不是用來評估安檢技術是否滿足安檢要求」。

3.安全第一,還是金錢第一?

運輸安全局的官員向政府問責局表態,他們為糾正這個問題已經制定了計劃,要求每年評估爆炸探測技術,以確保它仍然符合要求。不過,該機構尚未開始對乘客和隨身行李的檢查技術進行類似的評估流程,他們給出的理由竟然是缺乏資金,也真是醉了。

4.風險分析不能少

政府問責局還因為運輸安全局缺少風險決策過程記錄而提出否決項。「運輸安全局的技術部署決策通常源於後勤因素,在確定技術部署的地點和順序時,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考慮風險的,因為他們沒有將這一風險管理過程記錄下來,」審計人員說,「運輸安全局在做出採購決定時,應該考慮整個民航系統面臨的風險。然而,他們並沒有記錄風險分析在技術部署中所起的作用,也沒有解釋清楚風險分析是如何促成這些決策的。未來,運輸安全局應該提高決策的透明度,這樣能夠更好地確保技術部署與潛在風險相匹配。」

來源:Next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