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白玉昆先生於五十年代初演於「大舞台」。他藝業高超、虛懷若谷,深得內行和觀眾讚譽,現追憶兩件舊聞,以表示對這位藝術家的緬懷。
1
爭演配角
晚年白玉昆
白玉昆來到大舞台的三天「打泡戲」全用「紅凈戲」,因其劇目別樣又獨具風采,故頗受天津戲迷歡迎,場場爆滿,頗受好評。當團中要排演《三打祝家莊》時,領導主張讓白玉昆扮演病尉遲孫立,他卻極力推辭說:「從一進門,大家就捧我,這回一定叫鐵英演孫立,我賣賣老精神,自己挑兩個角色保證演不砸鍋——這兩個角兒我分開來演……」白先生以武丑應工,扮演鐵叫子樂和。由於他功底深厚,藝術修養高,體會人物性格深刻,演得不溫不火,風趣盎然,「京白」脆響流利、「吹腔」尺寸得宜、「開打」使人目不暇接。
接著,他又以里子老生應工,扮演鍾離老人。其做派、神態俗手望塵莫及!諸如聽說石秀是梁山好漢時的驚慌和有層次的感情變化、「關門」後的「抖髯」身段,全場喝彩不絕。另外,在新編的神話劇《龍女牧羊》中白玉昆又以末角應工扮一個老樵夫,唱、做俱佳,極盡「添葉」之妙。其中的一個「搶背」動作,難度很高,使人難忘,只見他剛放下柴擔,即原地騰身,倏然翻起、落地再即「亮相」,深令觀眾稱絕!
2
不恥下問
白玉昆便裝照
因編劇需要,一天下午,白先生到南市一帶舊書攤前,搜尋有關《水滸》方面的資料。連找幾處都不滿意,於是來到了街角處姓寇的一個攤前,要掌柜的給拿一些《水滸》方面珍貴些的版本。老寇得知是白先生,趕快過來相迎:「白先生辛苦,本人水平有限,真不懂什麼版本的事……」有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兒一直在電線桿旁聽著,此時,他眨了眨聰明的大眼睛,拍拍自己整齊的學生裝,走上前來彬彬有禮地說:「白老先生,請原諒我的冒失,我願為您提供一些材料,老人家別笑話啊!」「你才上小學的孩子,懂什麼版本?!」老寇滿臉不高興地回敬了少年一句。
白玉昆卻搖搖頭:「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年幼未必無知啊!」隨後,他請少年專門談談有關《水滸》的資料……於是,那少年如數家珍地說出了「貫華堂」、「綠華堂」、「芥子園」、「容與堂」等幾種罕見的版本,又說了自已看過的《水滸夢傳》、《水滸別傳》、《小梁山泊》等市面、書肆不易見到的材料,並答應能把一些東西借給白老。白玉昆暗暗稱奇,請少年到後台一敘。
哪知一面之後,白老師益發吃驚,那少年竟熟知梨園界很少出演的「關戲三絕」:《斬熊虎》、《斬車胄》、《斬貂嬋》,並且談了文丑、顏良和謝虎、申虎、大鵬、周倉等臉譜的不同用法和自己的見解……白玉昆十分高興,欲留少年共進晚餐,男孩堅辭回家取書以示誠意,白老只得贈與八枚甜桔,以表「納福」之意……
當晚,少年為白玉昆借來了兩種罕見的版本,並奉獻一部自己珍藏的《水滸拾遺》。白玉昆深為感動,為表示感謝,把自己彩色關羽劇照一幀相贈,真成了忘年之交,並親筆題名,以慰對方純誠的童心……(《 白玉昆軼事兩則》曹嘉文摘自張志玉,扈其震主編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 天津卷和平分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