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普通的香油麵條救了他的命,成就了如今的「人民藝術家」

2019-11-25   人民藝術家雜誌

在新疆,維吾爾族人一直有這樣的生活信條:「除了死亡,其他都是塔瑪夏兒。」「塔瑪夏兒」的意思就是「追求快樂」。實際上,幾十年以前的新疆,生活條件是十分艱難的。同現在物產豐富、山清水秀的新疆不同,那時的新疆是一片未被開墾的西部荒涼之地。正是在此時,一個小伙子主動申請從北京去了新疆鍛鍊,一去就是16年。

青年王蒙

16年的邊疆生活,讓這個朝氣蓬勃的小伙子逐漸褪去了青澀的外表,成長為成熟穩重的中年人,而邊疆生活帶給他的一切,也被他寫進了自己的書里——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這邊風景》。這個把新疆當成自己第二故鄉的人就是榮獲「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作家王蒙。

王蒙近照

「謝謝小王的香油麵條」

王蒙曾數次發自內心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新疆的熱愛之情,身在新疆的16年中,他也和許多人結下了深切的友誼。1975年8月,王蒙自和田前往喀什,在喀什落腳時,他被朋友夏冠洲邀請到家吃飯。因盛情難卻,王蒙只好答應,但他要求「只吃些簡餐就好」。

王蒙在新疆

那時的新疆收成不好,糧油緊張,加上政策方面尚未明朗,物質上總是緊缺的。夏冠洲的家在當時也有些簡陋——一間不足十二平米的土平房裡,除了桌、床,家徒四壁,連一把像樣的椅子都沒有。夏冠洲只好拿來兩把單價一元兩角五分的小椅子請王蒙坐下。王蒙倒是沒有嫌棄的意思,還興致勃勃地參觀起夏冠洲的家,還想要幫夏冠洲蓋個小炭房。

王蒙在新疆

兩人在小房間聊了沒多久,飯就熟了。夏冠洲的妻子端上幾碗菠菜湯麵條來,配以醋瓶和辣子碟,雖然是再簡單不過的飯菜,但看上去也紅紅綠綠有些喜慶。王蒙和夏冠洲剛要下筷子吃面,就被夏冠洲的妻子喊住了,她走上前給兩人的碗里各自滴了幾滴小瓶芝麻香油,本來有些清淡的面頓時香氣四溢。

王蒙回新疆看望老朋友

再後來,王蒙每次見到夏冠洲時,都會特意提起這碗香油麵條,並且十分感謝夏冠洲的妻子小王。夏冠洲為此十分好奇——直到1990年底,王蒙都還記得這碗香油麵條,並且逢人就會把這次的吃飯經歷從頭講一遍。夏冠洲終於決定向王蒙討個明白。

王蒙為新疆題字

原來,王蒙那天吃完麵條沒多久就趕著回和田,一路上人煙稀少,餐館都沒開門,奔波勞碌了一天才到達目的地。如果沒有吃這碗麵條,他早就「餓得眼冒金星,四肢癱軟」了。

「耄耋肌肉男」的自我修養

耄耋之年的王蒙仍保持著繁盛的創作力,2019年7月初,在王蒙的新書《生死戀》發布會現場,王蒙感嘆道:「一個人要是80多歲還能寫小說,真是幸福。」的確,如今的王蒙,生活是幸福的,他嚮往的「上午寫作,下午游泳,晚上看電影」的生活終於實現了。

青年王蒙

85歲的王蒙堅持每周兩次游泳,每日散步,運動量的保持讓他在這個年紀擁有了令年輕人都羨慕的六塊腹肌。妻子單三婭因此還給他取了「耄耋肌肉男」的稱號,王蒙對這個稱呼很是享受。

老年王蒙游泳(單三婭攝)

每年,王蒙都要去北戴河住上一段時間,在北戴河的日子裡,他堅持天天游泳,游泳後寫作。游泳不僅讓他筋骨通透,還激發了他許多寫作上的靈感。實際上,在年輕時,王蒙曾因體弱被斷定「活不過30歲」,而對於現在的王蒙而言,健康而有趣地活著,就是他的日常。

王蒙近照

年輕人要向著光明走去

王蒙曾和一名嫁給了美國人的中國好友交談,他發現,中國父母常常會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做什麼,比如,「不要玩水」「不要爬高」「不要動這個」「這樣做很危險」等等。但美國父母常常會鼓勵孩子去做些什麼,他們常對孩子說「這樣很好,去做」,而不是像中國父母一般把孩子保護在自己的懷抱中。

王蒙全家福

王蒙對此十分感慨,年輕時,自己也曾被父母這樣管束過,但在新疆的16年里,他做了許多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並且從中發現了快樂——「每當我想起這些,我的內心都充滿了溫暖。」在王蒙看來,青年人應當多嘗試不同的體驗,在體驗當中增長見識,拓寬視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也是對「塔瑪夏兒」這個詞的最好詮釋。在一次《中國青年》的採訪中,王蒙說道:「光明、明朗,這是最重要的。有了光明的人格,才有光明的人生。」

王蒙近照

相信,中國的年輕人會如他所願,一直向著光明大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