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視主持人赴瑞士安樂死,從清醒到結束僅2分鐘,在兒子懷中去世

2024-01-02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台視主持人赴瑞士安樂死,從清醒到結束僅2分鐘,在兒子懷中去世

傅達仁幾經周折之後,終於來到了這個叫「安樂屋」的地方,他想求死。

周圍擺滿了酒杯,蛋糕,和一些溫馨的花束。屋子整個是淡紫色的,給人一種清爽,淡雅,且不失溫暖的感覺。傅達仁從台灣上飛機前到現在,都一直握著兒子的手,仿佛有太多的思念和不舍,沒來得及對他這個60歲才盼來的「老來子」傅俊豪說。

兒子也是一路的沉默,他回想起這些年,父親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和深深的期望。心裡充滿了對老父親的不舍與留戀。甚至在上飛機前,他都多次向父親確認,是不是非要去,或者,也許,可以再用其他方式治療父親的癌症?

又或者,還有其他辦法?但傅達仁非常決絕地表示,這是他最後的願望,希望兒子尊重。

終於父子倆默默地坐在「安樂屋」的沙發上。兒子紅著眼,什麼話也沒再多說。情人陳秋萍(兒子的媽媽)以及妻子鄭貽,都陪伴在傅達仁身邊。面對這三個陪伴了自己大半輩子,最親最愛的人,傅達仁心裡五味雜陳,好似有千言萬語,又好似連隻言片語也無需再說。

這時溫柔的護士小姐拿著兩瓶藥水走了進來,溫柔地對傅達仁說:「傅先生您好,我是「安樂屋」的護士小張,您的相關手續已經辦理完畢,今天就由我來送您。」

說完後,她先是給了傅達仁一瓶白色的藥水,她解釋說,這個是止吐藥,之前有病人因身體原因,不慎將「安樂藥水」吐出的情況,所以現在都要求在喝「安樂藥水」之前,喝一杯止吐藥。

待傅達仁喝完止吐藥後,護士便將黑色藥水遞給了傅達仁,繼續解釋到:「這個藥水,喝下去後,會很快失去知覺,不到一分鐘,就會不可逆死亡。所以,在喝下藥水前,如果還有什麼想要對家人朋友說的話,可以提前講。」

傅達仁微笑著接過了藥水。張護士繼續補充道:「最後再和您確認一次,這是您意識清晰下的最終選擇是吧。」傅達仁重重地點了下頭。

他將目光由兒子,妻子,陳秋萍,分別掃視了一番,久久地凝望著這幾個對他來講最重要的人,也許是在回味與他們之間共同的經歷,又也許是在做最後的告別。

看著親人凝重的表情,傅達仁突然說了句:「是一口悶嗎。」張護士職業地點著頭。這一次,傅達仁什麼也沒說,如釋重負般,將藥水一飲而盡。很快,他就倒在了兒子傅俊豪的懷裡。兒子失聲痛哭著說:「爸,我們愛你。」妻子鄭貽就像一位老朋友般說著:「終於不用再痛了。」

現在是瑞士時間2018年6月2日,下午18:00。護士宣告著傅達仁的死亡時間。

傅達仁,是亞洲第一個前往瑞士執行安樂死的亞洲人。他當時85歲。

哪些名人選擇了安樂死

接受安樂死的名人,除了傅達仁以外,其實還有很多:

導演戈達爾於2022年9月14日在家人同意下申請安樂死,享年91歲,這位知法國知名導演執行安樂死的原因是覺得自己太累了,想要休息;

美國歌手惠特妮休斯頓的女兒於2015年心臟病突發,搶救後一直處於腦死亡狀態,家人替她選擇了安樂死;

2018年5月10日,104歲的澳大利亞科學家大衛古德爾在瑞士接受了安樂死;

2022年3月,86歲巨星阿蘭德龍宣布自己決定安樂死。

能夠接受安樂死思想的人群,大多是年輕時受過較好的文化薰陶,人生觀相對開明,能夠看透生死直面死亡的一些人。他們中,不乏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也有家喻戶曉的明星。雖然大多是因晚年不堪疾病困擾,選擇了安樂死。也有一部分,是覺得人生的意義已經圓滿,自己活夠了也活累了,想要與世長辭。

他們的觀念也許不一定是最正確,也不能算是最勇敢和堅強的,但無疑對他們自己來講,也許是舒適和體面的。

傅達仁為什麼會走上「安樂死」

傅達仁1933年出身在山東濟南。父親名叫傅忠貴,曾任國民黨少將。在山東淪陷後,被臨危任命為魯北游擊司令,在1939年的一次戰役中,不幸戰死在山東黃河邊。

父親死後,母親獨自撫養傅達仁,因對父親的思念與常年的積勞成疾,沒過兩年,也相繼病逝。於是年幼的傅達仁就此成了孤兒。

小學畢業後的傅達仁,被當時的好心人送到國民黨專門為烈士遺孤建造的收容院,就讀于山東省抗戰烈士遺族中學。

新中國成立前,他輾轉被帶到了台灣省。到台灣後,他被安排到台北師大附中讀書,後因自己特別痴迷籃球,每天都苦練球技,經自己多番努力申請後,轉學到文山中學。

更是在1953年,成功加入台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校籃球隊,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籃球運動員。21歲時,他憑藉自己優秀的球技,加入了台灣省籃球隊,成為了職業籃球運動員。後隨隊參加運動會拿下銀牌。

少年時期的傅達仁雖然幼年喪父喪母,漂泊在外,但憑藉自身堅強不屈的意志,他得到了很多比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孩子更多的榮光和掌聲。幼年的不幸經歷,讓他很早便學會了獨立和自強。傅達仁,可以說是幼年立志奮進,少年一舉成名的典範。

破碎的籃球夢

本以為從此以後會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卻因為賽場上的一次意外受傷。讓傅達仁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從小的籃球夢想。

當時的他,真的是萬念俱灰。眼看一個嶄新的未來正在等著自己,卻從此美夢破碎。一個孤兒要想從殘酷的底層社會裡脫穎而出,並且還贏得比別人更多的光榮與驕傲,天曉得這裡面傅達仁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淚水。

看著重傷未愈的腿,傅達仁一時間百感交集,悲從中來。彷佛又回到了那個父母相繼離世的夜晚。但他很快就打起了精神,因為他的身後,沒有可以依靠,除了他自己。

於是傅達仁很快調整了心態,開始為自己今後的職業道路謀劃。也許是對籃球執著的熱愛之情,他一直在思考,除了打球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和籃球有關的工作。

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籃球廣播員這個職業。畢竟他曾經也是紅極一時的籃球運動員,在他真誠的態度下,電視台方很快就決定讓他試講。沒成想,這一講,居然一炮而紅。從此,他和主持人這個職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就是傅達仁,一個幼年喪父喪母,青年被迫放棄夢想,最終依然靠著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給自己開闢了另一番天地的男人。可以說傅達仁的故事,是非常值得大多數普通人學習和敬佩的,因為他的起點實在太低,遭遇也實在太坎坷。

中年風流的傅達仁

第一任妻子叫饒麗珍,兩人因共同的愛好籃球結緣,婚後也是十分恩愛。但這一切直到妻子接到去敘利亞醫療隊的通知後,發生了改變。

妻子饒麗珍是一名優秀的護士,她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哪怕面臨與丈夫千里之遙的海外,她也毅然決定前去。常年的兩地分居,兩人8年的婚姻最終也迎來了結束。

離婚後的傅達仁,還沒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就遇到了同為主持人的鄭貽。他感覺自己仿佛遇到了「靈魂伴侶」,兩人總是有訴說不完的共同話題。

雖然當時鄭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依然沒有阻止她奔赴愛情的決心。於是很快,鄭貽頂著拋夫棄子的名聲,和傅達仁組建了新的家庭。婚後的兩人更是如膠似漆。但結婚多年後,他們都沒有生育子女,這也是傅達仁這個孤兒心裡很大的遺憾。

本以為傅達仁會就這樣,和鄭貽過著神仙伴侶的二人世界生活。

然而在傅達仁50歲的時候,卻遇到了他的「紅顏知己」,她叫陳秋萍。那時的陳秋萍年芳17歲。是傅達仁的粉絲。瘋狂地愛慕著這位「名嘴」。一來二去,傅達仁也被對方的美貌和青春所打動,二人開始了公開的關係。

在傅達仁60歲那年,陳秋萍為他生下了他期盼已久的兒子,傅俊豪。從此,傅達仁攜鄭貽,陳秋萍和兒子傅俊豪,開啟了四口之家生活。

此時的傅達仁,已經成為台灣省家喻戶曉的著名主持人,其地位毫不遜色如今的主持界大咖。

《大家樂》《旅遊玩家》等知名綜藝節目,更是成了當時的台灣民眾茶餘飯後的談資。可謂是事業愛情雙豐收的傅達仁,渡過了人生中最快樂和愜意的23年,相信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本以為可以就這樣無憂無慮地安度晚年的他,卻怎麼也沒有想到。

晚年在「癌症」中苦苦掙扎的傅達仁

在自己83歲高齡的時候,會遭遇世界最可怕的癌症—胰腺癌的折磨。胰腺癌又被稱為「癌症之王」。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數據統計,胰腺癌是生存率最低的癌症。它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7%。

發病率第8、死亡率第6,目前全球範圍內並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

2011年,「改變了世界」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也是身患胰腺癌,在與癌症苦苦抗爭8年後病逝。

該病不易發現,很多發現已經是中晚期。而且發病快,病症惡化迅速,且極易轉移。所以很多哪怕發現及時做了手術,術後轉移的幾率也非常大。

患上胰腺癌的三大特徵:

腹部疼痛:尤其是上腹疼痛。剛開始是間斷性,後來就會變成持續性。很容易和胃痛混淆。

眼睛/皮膚變黃:膽道阻塞,膽紅素異常會導致眼睛,皮膚變黃。

身體消瘦:癌細胞會大量搶奪正常細胞營養。所以身體體重急速下降。

可以看出,不論是傅達仁還是喬布斯,患病後,都異常消瘦。

傅達仁知道自己得病後,剛開始還是配合治療,調整好心態。在各個平台發言表示要和病魔做頑強抗爭,畢竟他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樂觀,且意志力堅強的人。

安樂死最好的理由就是—生不如死

看著自己剛滿26歲的老來子,傅達仁心裡充滿了不舍。他想著,就算為了兒子。我也要努力活下去。儘管化療和各種藥物讓傅達仁每天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他依然默默堅持了下來。

時間慢慢地流逝著,傅達仁的身體狀況卻並沒有因為先進的治療手段而有太多的改善。反而日趨惡化。

直到一個下著大雨的夜晚。傅達仁突然想去洗手間。因為已經是深夜,他不想吵醒身邊的家人,於是他獨自緩慢地朝洗手間走去。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長期虛弱的身體已經衰弱到每走一步都讓他異常吃力的地步。顫顫巍巍從洗手間準備回房間的他,竟然一不小心摔倒了,更讓他不能接受的是,摔倒之後,他居然無法獨自爬起來。

這讓曾經作為運動健將的傅達仁,第一次產生了「生不如死」的念頭。

嘗試了無數次想要自己爬起來無果後,他沒有叫醒還在睡夢中的家人,而是緩緩移動身體坐在了走廊上。任憑一股股涼風從身體邊吹過。傅達仁從未有過的清醒和堅定。

他決定親自結束這個已經支離破碎的身軀。等兒子和妻子趕到的時候,他很平靜地告知了他們自己的決定。作為陪著她風雨同舟了一輩子的女人,妻子第一個支持了他的想法。兒子雖然各種不舍,但最終也沒有違背父親的意願。

很快,傅達仁向政府書面申請了安樂死的請求,但因政策原因被駁回。眼見安樂死無法實施。傅達仁通過多方打聽,得知了,目前瑞士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接受外國人安樂死的國家。

囑咐兒子幫忙辦理了相關的安樂死手續後,定下來最終的日期。他戴上自己最喜歡的的圍巾,穿著黑色西裝,莊嚴而肅穆地,在他最愛的一群人的陪同下,來到了瑞士,這個叫蘇黎世的城市。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個美麗的城市,也是最後一次。

安樂死前的真實想法

最後一次面對採訪的時候,傅達仁是這樣說的:

「笑,代表不了我此刻的喜悅,哭,也喊不出來的我感覺。」

最後他微笑著,和他用大半輩子熱愛和服務的觀眾說了句「再見「。

這句再見,是期望再見的意思,更是再也不見的意思。

傅達仁的遺書里這樣寫到:

「如果你心裡有我,死亡就不是離別!」

從傅達仁的坎坷人生,以及他不畏艱難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就可以看出,他是個非常熱愛生命的人。況且他在80高齡的時候,名利雙收,有妻陪伴,有人照顧,還有一個才26歲的兒子讓他牽掛。

所以,在面對胰腺癌的時候,他應該是那個最想活下去的人吧。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安樂死。而且在此之前,他協同瓊瑤等知名人士致力於推動安樂善終法案。

他曾說:「如果台灣可以讓我安樂死,我就不用花光300萬積蓄去瑞士了。更不用死在異鄉了。」

傅達仁在臨死之前,決定公布自己安樂死的全過程。他希望用自己最後的生命,為像他一樣,遭受著病痛折磨,卻無法自主選擇死亡的同伴們做最後一件事。

我國現在的癌症患病率在十四萬分之一。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3.8%的速度增幅。癌症死亡率在1/2。且患者患病後,需要承受一般人無法承受的痛苦。

這種疾病,並不是傅達樂,或者個別的明星才遇到的。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更是數以萬計的在和癌症做鬥爭。他們沒有傅達樂的經濟能力,可以選擇體面的死亡方式。畢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已經是讓人很絕望的事情。

生命的質量和生命的長度,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是清晰的。有時勇敢的面對死亡,也許真的比痛苦地活著,更讓人感到快樂和幸福。

[1]鳳凰網:《安樂死的癌症病人:花光百萬家產,客死他鄉》

[2]百度百科:《傅達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