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大院》的最大贏家,其實不是梅曉歌,而是下一任書記艾鮮枝
在《縣委大院》的大結局,要說哪個角色是最大贏家,很多人會覺得是梅曉歌,梅曉歌撿了個大便宜,明擺著就是來光明縣鍍金的,混個任期時間,回去後肯定能高升,再加上自己在任期間,呂青山替自己把路都給掃乾淨了,自己簡直就是躺著把官給升了,但是,我看不見得,事實上,整部劇裡面,要說哪個角色是贏家,我看是作為縣長的艾鮮枝。
為什麼我說艾鮮枝是最大贏家呢?首先,梅曉歌離任之後,是誰來接梅曉歌的班?不是別人,正是艾鮮枝,艾鮮枝當上了光明縣的縣委書記,艾鮮枝在任的結果就顯而易見了,因為梅曉歌離任前已經把路給她掃乾淨了,上邊爭取來的資金解決了光明縣的財政問題,至少是緩解了財政問題,經濟也因此得到了發展,這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地方發展。
而梅曉歌在任上做的這些事情,只有在下一任政府班子時才能體現出來,此時,梅曉歌的損失就有點大了,自己在光明縣沒有撈到這些政績,而這些政績大多數都會被算在下一任領導幹部頭上,而下一任是誰?沒錯,就是我們的艾鮮枝,她作為光明縣接下來的主政一把手,這些政績工程大多數都給了艾鮮枝,相當於艾鮮枝白撿了個大便宜。
除了政績外,艾鮮枝還能得到一些隱藏福利,比方說劇情裡面多次提到的幹部隊伍整訓,梅曉歌開了個好頭,手底下那些幹部,大多數是不太服原來的呂青山,可後來,隨著艾鮮枝上任,這些難纏的幹部大多數都被解決掉了,比方說自己的上級馬廣群,他落馬了,手底下的腐敗幹部也跟著完蛋了,那艾鮮枝就是躺贏的存在。
梅曉歌把路都給艾鮮枝鋪好了,這時候,艾鮮枝只要沿著梅曉歌給他鋪好的路走,接下來就能因此獲得不少的收益,當然,這裡的前提是艾鮮枝別作死,如果作死的話,那恐怕梅曉歌也救不了她了,但現在的情況來看,艾鮮枝的處境是非常好的,梅曉歌把所有難點都給解決了,艾鮮枝只要老老實實按照原來的規划走就可以了。
當然,相比之下,梅曉歌的處境恐怕就不太樂觀了,表面看,梅曉歌好像是升上去了,我看不一定,因為梅曉歌被接受問詢的過程中,細心的觀眾可能也發現了是三個人來的,按照組織原則來講,一般是兩個人來問是升職,三個人來問就是出事或者說梅曉歌出了什麼麻煩,考慮到劇情後期梅曉歌和馬廣群的矛盾,很有可能梅曉歌和曹立新一樣被撤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