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郭汝瑰起義後驚出一身冷汗:自己身邊的參謀長竟是軍統!

2024-07-13     文史風雲

1949年12月11日,72軍在宜賓地區通電起義,可策划起義的郭汝瑰事後卻驚出一身冷汗:自己身邊的參謀長竟然是軍統!自己差點馬失前蹄,將起義計劃透露給他......

1949年,全國解放的曙光就在眼前。

隨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圓滿結束,蔣介石的幾百萬兵力瞬間土崩瓦解,再也沒有抵禦解放軍的力量。

越是接近勝利,時任國民黨國防部第三廳廳長的郭汝瑰,就越是緊張不安。

看似很奇怪,郭汝瑰卻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他知道蔣介石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

戰場上的失利,蔣介石必定要遷怒於人。

自己身為第三廳廳長,主管制定作戰方案,肯定是首批懷疑的對象。

再者,杜聿明被俘之前就曾向蔣介石舉報過郭汝瑰,這便大大增加了郭汝瑰的嫌疑。

在郭汝瑰的回憶錄中,也提到:「蔣介石已開始對我不信任,我是深深了解特務手段的殘酷性。一想到萬一情況敗露,被嚴刑拷打,血肉橫飛的場景,確實有點不寒而慄。不如引咎辭職,離開南京這個是非之地。」

因此,郭汝瑰於1948年12月24日,趁著徐永昌接替國防部長之際,遞交了一份辭職報告。

搞笑的是,顧祝同這個郭汝瑰的上司,還傻乎乎地為下屬開脫,勸郭汝瑰:「你不過是承辦業務的廳長,重大決策都是上級決定,哪能讓你負責呢?」

幸運的是,前方的戰報就像一片片雪花,落在蔣介石的頭上,讓他無力、無空調查郭汝瑰。

在郭汝瑰的請求下,蔣介石任命郭汝瑰為22兵團司令,並組建了第72軍。

一來到西南地區,郭汝瑰就抓緊時間,謀划起義前的準備。

要想起義成功,首要就是清除起義部隊的不穩定因素。

在新三十四師柏恆的幫助下,郭汝瑰看清了100團團長許漢州的真面目,他是軍統的特務分子。

心思縝密的郭汝瑰先是按兵不動,以視察隊伍的由頭,親自來到了100團的駐地。

不查沒事,一查竟然發現100團缺少了一百多名士兵,還丟失了十幾條步槍和若干子彈。

明面上,郭汝瑰大發雷霆,心底里卻欣喜萬分,終於讓我抓著把柄了。

郭汝瑰隨即下令,以許漢州吃空餉、倒賣軍火的罪名將他關押了起來。

接著,郭汝瑰又派自己的親信參謀處第四科科長文濤,任100團團長。

除掉了許漢州,郭汝瑰不免有些大意,卻忽略了一個漏網之魚——72軍的參謀許亞殷。

許亞殷早年間曾畢業於南京中央軍校,也曾想開創一番功業。

可是現實,很快就重重打擊了這個畢業生。

國民黨內部貪腐橫行,要想升官加銜,不跑、不送、不請,是根本無法做到。

許亞殷一無背景,二無金錢,只能是看別人飛黃騰達。

漸漸的,許亞殷心底的不平衡促使他找到了第三條路,加入軍統。

一邊在軍隊熬資歷,一邊監視可疑人員。

這樣,便可以獲得戴笠的青睞,從而扶搖直上。

郭汝瑰起初並不清楚許亞殷的底細,可是許亞殷一再對自己的兵力布置存有異議。

在作戰會上,甚至還出面頂撞自己。

這種反常的舉動,讓郭汝瑰深感不安。

可由於實在是找不到許亞殷的把柄,無法對其懲處。

思來想去,郭汝瑰只好利用手中的職權,將許亞殷調離72軍,升任為兵團參謀。

不得不說,這種明升暗降的方式,的確避免了不可控的因素干擾起義。

事實也證明,郭汝瑰的謹慎穩妥,是起義順利的關鍵。

1949年12月11日,七十二軍在宜賓地區通電起義,破壞了蔣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計劃。

七十二軍的起義,在西南地區撕開了一個大口子,為劉鄧大軍進駐西南開了一個好兆頭。

消息傳到台灣,蔣介石得知郭汝瑰是臥底,竟然氣的大罵:「娘希匹,沒有想到他是最大的共諜。」

反觀許亞殷,也確實是一個機敏的特務。

七十二軍起義,許亞殷也知道翻盤再無可能,就灰溜溜逃到了香港,成了一個閒雲野鶴般的人物。

事後,郭汝瑰了解到許亞殷竟然是軍統特務,一邊驚出了一身冷汗,一邊又暗暗竊喜。

還好當時自己判斷得當,沒有讓這個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參考資料

《郭汝瑰回憶錄》

《潛伏:「紅色臥底」郭汝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f460f750275d95ed55beb5ceeac7a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