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遭全網群嘲的《遊戲王》,正在走上《三國殺》的爛路?

2022-05-12     隔夜說動漫

原標題:慘遭全網群嘲的《遊戲王》,正在走上《三國殺》的爛路?

現代流行語與表情包的誕生,對於各種事物的傳播起到了非同尋常的助推作用,即使是在一些亞文化領域的小圈子裡,只要某些事情的影響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變成一個熱梗從而火出圈子外。

像去年DOTA2的「為什麼不ban猛獁」,今年3月份假面騎士利維斯的「發生什麼事了」,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出圈案例。

而就在前兩天,網上又冒出了個名為「巨大噴流」的熱梗,出圈速度之快讓很多路人網友都一臉茫然。

這裡我跟大家解釋一下,「巨大噴流」指的是一種罕見的大氣放電現象,由雲層的閃電往高空上逆向放電,形成噴涌狀的瞬間發光現象。

。。。。。。

咳咳,不好意思講錯了,網友們所說的「巨大噴流」其實是遊戲王OCG不久前新出的一張強力卡牌,其原畫如下圖所示:

01.萬物皆可疊

4月23日,遊戲王官方數字盒發售了最新的1109數字盒卡牌「元素之力」,其中就包含一組「衛星閃靈」的系列卡牌,簡稱「雷精」,是該卡盒裡的本家終端。

新系列的雷精有一個強度非常高的卡組效果,它只需要在場上疊放兩張2星或是Link2的怪獸卡牌便可召喚出卡牌「巨大噴流 衛星閃靈」,也就是我們今天話題的主角。

召喚「巨大噴流」的玩家將具有如下效果:該卡在有融合、超量以及link作為疊放素材的情況下攻擊力會變成兩倍;場上的雙方直到回合結束都不能召喚2星以上的怪獸卡。

這個卡牌最變態的地方就在於召喚條件和強度特性之間不成比例,按照以往的遊戲規則,要召喚出高強度的卡牌需要在多個回合的情況下耗費大量資源展開卡組。

「巨大噴流」的出現,等於是直接改寫了這個遊戲的固有規則,僅需三步的發動條件,連對手都沒來得及作出反應,這場對戰基本已經可以宣布結果了。

一言蔽之就是:只要誰率先召喚出「巨大噴流」,那麼誰就離勝出還差一步之遙了。

掏出兩張2星卡,就可以提前鎖定勝局,這樣的好事大家怎麼可能會錯過呢,於是在卡盒發售後的一段時間裡,「巨大噴流」的出場頻率是迅速攀升。

根據網上發布的OCG上位率餅圖顯示,「巨大噴流」的占比率就已經過半,完全吊打同期卡組珠淚哀歌族和得到加強的救祓少女。

而在卡牌發售最先普及的日本市場裡,「巨大噴流」則已占據了70%以上,進一步拉開差距。

隨著越來越多玩家開始加入「巨大噴流」的陣營,這張卡牌便開始成為遊戲王圈子裡的一個新標誌,給不少玩家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陰影,同時也讓玩家們怨聲載道。

而這時候,一些牌佬為了吐槽這一設定便專門製作了一系列的表情包來表達不滿。

而前面我也講過,這兩樣東西都有著很強的傳播力,只要時機合適就能在不經意間走出圈子向外擴散,從而被外界人所熟知。

於是這段時間裡,我們便會看到這些類似四格漫畫形式的相關表情包---

由於召喚「巨大噴流」只需兩個2星卡,四捨五入一下就相當只要符合「2+2」這個條件,就可以製作成一張表情包了。

在廣大整活好手的企業級理解下,但凡能跟數字2有關聯的事物都可以用來召喚「巨大噴流」,於是網上開始了一系列內容縫合的系列表情包。

有LGD的兩屆亞軍疊放,還有黑魂3攻略part22的,電競選手烏茲曾連續兩屆拿第二的事跡,兩張爐石的兩費卡都可以疊放「巨大噴流」,就連麻將里的「二萬」和「二餅」都可以打出比「十三么」還要無敵的「巨大噴流」。

但網友們的創意可是無窮無盡的,在時間的推移下,大家的玩梗方式開始有了新的變化,不再局限於四格漫形式了。

隨著流程的「簡化」,現在連疊放兩條復讀消息都可以做到同樣的效果。

這其中最讓人嘖嘖稱奇的,還得數這張融合了JOJO梗的表情包,當「四蛋」合體成「巨大噴流」之後,看看迪奧到時還敢不敢揚言「四蛋都怕我」(笑~)

不過言歸正傳,就算大夥們一個個地玩得不亦樂乎,但那份快樂也終究只屬於那些路人群眾,對於OCG玩家來說,也許是難過大於開心。

這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作為一部番劇影響力式微的人氣動漫IP,遊戲王難得又迎來了一次出圈的機會,可結果出圈的緣由卻讓他們很難笑得起來。

歸根到底,「巨大噴流」的出圈是源於玩家們的不滿意見,而不滿的原因就是卡牌的效果設定過於離譜,讓很多人都覺得KONAMI開發商(K社)的腦子是不是抽風了。

其實,如果你有一直了解過K社過往的賣卡行為,相信你也能明白到大夥們這種怨言式玩梗。

02.賣卡雖可恥,但是能賺錢

「巨大噴流」今天的轟動效應,離不開OCG原本的環境作為前提,以前看過動畫、玩過桌遊的朋友都知道,雙方在對局的時候都很講究抽卡的策略,利用卡組之間的效果來組建陣型、形成打法,以壓制、化解對手的進攻。

在如今遊戲王卡組依然在推陳出新的環境下,這樣的對戰策略早已構建成了一套完整且緊密的組合套路。

但無論卡牌數量種類有多複雜,要想「放大招」---即打出一張帶有壓倒性效果的卡牌,前期的卡組肯定需要謹慎布置,同時還要嚴加防範對手以同樣的手段來阻撓。

就跟早期要招出無敵的「黑暗大法師」來直接取勝,也得事先在場上完全布置好五張無特殊效果的「被封印者」組合卡牌。

但遊戲運營的目的始終都是為了盈利,而OCG的主要營銷方式就是不斷推出新卡組,而且新的卡組強度不能比舊的差,這也是很多卡牌遊戲的常識設定。

而且,遊戲王的卡牌一經發售,後期就不能再改了,新卡牌的強度上升也將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等這種強度上升達到一個臨界值的時候,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了。

現在的遊戲王圈子裡,就有一個詞語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強度超模的卡牌---陀螺。

該含義源於一張名為「疾行機人 貝陀螺集合體」的怪獸卡,該卡的特殊效果一是己方場上沒有怪獸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特招,二是從卡組中抽取一張除自己以外的其他「疾行機人」怪獸卡。

這樣的效果強度使「陀螺」在OCG的遊戲環境中如同那些假卡一樣不合理,尤其是當人家還在全靠手氣來抽卡時,你便已經可以直接抽到特定卡組的卡牌,相當的不公平。

也正是如此,「疾行機人 貝陀螺集合體」至今仍被玩家們列入禁限卡組,然而大家也沒有想到,「陀螺」的出現其實只是K社後續強推新卡組行為的一個開始......

從那以後,K社發售的新卡組裡開始有越來越多強度相近的卡組,這也便有了「陀螺」這個黑話。

而「巨大噴流」所在的雷精卡組,則幾乎都是這種強度超模的「陀螺」卡,其中有一個特性就是,它可以從卡組裡特殊召喚體系內的怪獸卡、魔法卡或陷阱卡。

這裡值得補充的一點是,在「巨大噴流」出現之前,OCG里強度最逆天的卡牌是「原始生命態尼比魯」,簡稱隕石。

隕石的卡牌效果是在對手召喚或特招出5張卡後,可以將雙方場上的全部怪獸送進墓地,並特殊召喚出「原始生命態衍生物」。

這個效果的最大用處就是將對手場上展開的卡組全部解除,以此給對方造成戰局上的極大阻礙,同時大大提高自己的勝率。

然而「巨大噴流」的卡牌效果,卻剛好能直接廢掉隕石的發動條件,進一步改寫了OCG的遊戲規則,也給原有卡組的平衡性造成更大的破壞。

當玩家們為了能在這個不公平的對戰中獲勝,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買K社新推的卡組,這樣才有更大的勝算,不然餅圖上「巨大噴流」的出場率也不會這麼高。

這樣一來,K社的做法就有些圖窮匕見了,為了能騙氪,選擇在新卡組不停地強推這些高強度的「陀螺」卡,那樣一來即使玩家們心有不滿,但為了能贏也只能罵罵咧咧地購買了。

早在幾年前,論壇上的玩家們便一直在吐槽K社賣卡的吃相問題,比如老是在卡組裡無腦出印卡技能之類的。

其中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K社才不關心這些,他們只關心今天又賣了多少卡。

誠然,K社的騙氪行為無異於殺雞取卵,雖然這樣做的確可以賣出更多的卡牌來賺錢,但這也會給OCG的遊戲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

老玩家看到新卡這麼強,為了取勝肯定會去買,導致整體強度一步步攀升,從而拔高了新人入坑的門檻,以後遊戲的新鮮血液只會越來越少了。

《三國殺》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自從「武將收費」的制度推出之後,策劃為了保證每一次新出的武將都可以很多人來氪金獲取,往往會把新角色的強度抬升至比所有老角色都要厲害的程度。

開弓沒有回頭箭,當這個氪金模式出來了,後面的新角色只會變得越來越強,花的錢自然也會增加,等時間一長,就會變成那種「不充錢就沒法體驗」的存在。

玩家們氪了上萬元才抽到的一個神級武將,只需幾次版本更新就能被新的武將給一腳踩在底下,嚴重破壞遊戲的平衡性。

除了武將多要花的錢也多之外,新武將的機制強度也很顛覆遊戲的原有邏輯,像靠身份判斷規律的「通用技巧」也基本形同虛設,使得遊戲的基礎規則崩潰。

新人因難以上手望而卻步,老玩家也因情懷被消耗殆盡而選擇脫坑,最終使該遊戲成為了遊戲圈裡「蒸蒸日上」的笑柄。

回到OCG,禁限卡的作用本身就是用來控制強度超模的卡破壞平衡,現在卻演變成了K社藉機強推「陀螺」賣新卡的操縱杆。

如同很多喜歡騙氪的長線運營遊戲那樣,度過了前期的口碑積累階段,馬上就開始著急變現,甚至不惜抄底撈取忠實老玩家的錢包,可以看出兩者的行為其實是如出一轍的。

說來也諷刺,三國殺的創始人黃凱當初也是因為迷上了遊戲王的卡牌才走上這條道路,在某種意義上講,他還是學到了「精髓」。

無論是「三國殺」還是「遊戲王」,今後它倆肯定都會走上同一條道路......

最後說回「巨大噴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當下這個卡牌桌遊逐漸過氣的年代裡,這個圈子早已變得小眾,遊戲王的IP影響力也在不斷地被其他新生事物所取代。

可每當你以為這遊戲已經沒什麼人玩的時候,它又總能以一種讓你意想不到的破圈勢頭在短時間內就引起同齡群體的注意,由此成為小夥伴們亞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我想,大家這麼喜歡過來圍觀吃瓜,或許就是因為它---曾經是我們共同的童年回憶吧。

(我的回合,抽卡!)

「巨大噴流」的事件影響,顯然不是一件好事,但......那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03.話題延伸

其實在「巨大噴流」表情包走紅網絡的時候,它們也在無意中讓另一個梗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里,就是他們早期做表情包時所用的四格漫模板。

看過《星球大戰》的朋友都知道,這圖片上兩人對話的場景正是取自於該系列電影的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

影片中有個橋段,就是男主角安納金與女主角帕德梅在納布星球上野餐,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感情也在慢慢地醞釀。

去年不知哪位網友拿兩人對話的橋段作為素材,做成了四格漫形式的表情,並在去年開始流行於網上。

梗圖內容的表達方式有點意思,首先讓安納金拋出一個模稜兩可的觀點,然後帕德梅會從好的角度來猜想他的用意,接著看對方的表情變得微妙後,便開始產生質疑。

這個梗最開始的源頭內容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因為星戰迷都知道這句話與安納金所做的事情恰恰相反,所以就製造出了笑點的效果,從而被越來越多人紛紛效仿。

雖然玩這個梗圖的人很多,但貌似沒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出自星戰的,而本身星戰在國內人氣就相對低迷,與國外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

所以,在那之後有網友也曾用這個表情包來吐槽國內這種尷尬的境況。

但不管怎麼說,這好歹也算是讓星戰在國內稍微又提升了一點知名度,就像「巨大噴流」讓遊戲王又一次出圈了,對吧......對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e83b71b13d76653c0dfbee4b115c980.html